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如龙 | 闽南方言来历与演变

【往期回顾】


读前自测



为什么说语言是活的化石?

闽南方言的5个文化特征是什么?

福建为什么叫唐山?

罗常培《厦门音系》是怎样一本书?

福建为什么简称“闽”?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保护地方语言文化?

怎样理解中华文化自信?

小编
感言

保护方言文化

理解中华文化


好看+转发

闽南方言的来历和演变
*1
“闽”的历史文化意义

《说文解字》:“闽,东南越,蛇种”。《东越列传》:“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顾炎武引潮州志:“以南蛮为蛇种,观其蜑家神宫蛇像可知”。后来畲族也有崇拜蛇神的习俗。闽地多有“蛇神庙',敬奉”蛇郎君“。

武夷山应是闽越族的故地,山间的悬棺葬、地下发掘的汉城和带”拿、湳“字的地名证明,古闽越族与现代的壮侗语族有渊源关系。闽方言中至今还有古壮侗语的”底层“。 

绝大多数的闽方言地区都把“闽”读为阳平调(与“蛮”同音)in和an是文白南蛮为蛇种,观其蜑家神宫蛇像可知”。后来畲族也有崇拜蛇神的习俗。闽地多有“蛇神庙',敬奉”蛇郎君“。

武夷山应是闽越族的故地,山间的悬棺葬、地下发掘的汉城和带”拿、湳“字的地名证明,古闽越族与现代的壮侗语族有渊源关系。闽方言中至今还有古壮侗语的”底层“。

绝大多数的闽方言地区都把“闽”读为阳平调(与“蛮”同音)in和an是文白异读(如“趁、衬),多数闽方言不把”闽“读为上声的”敏“,这种变读是非闽语区的误读。 

*2
闽语的形成与三分

汉人移居闽地最早是东晋时期。“晋江”应是思念故国而命名。据《福建历代人口论考》,从南朝(479)到唐代(783)三百年间,福建人口自3.7万增至53万(“东晋南迁”大增14倍);经过唐五代至宋嘉定(1223),四百年间又增了6.2倍,达323万。这是“二王”和“两陈“垦发闽地的贡献。至此,沿海闽语已经形成,后来吴人自海路入闽东,三套鼻音尾逐渐合一,”坐、前、糍、稠”等变读为 [s-],与闽南方言分手。闽北则因客赣语者流入而发生巨变(人不说农,汝说你,伊说渠, 稻说禾),变得更不像闽语。闽方言成了闽东、闽北、闽南“三分天下”的局面。

可见,闽方言是多来源的移民和多层次的语言间的相互影响而形成和演变的。

闽南方言与文化的前途和命运
*1
闽南方言与文化的全盛期

80-100年前,闽南话及其文化可谓处在全盛时期。五六种地方戏曲曲艺各有脚本,歌舞、说唱遍布城乡,“侨批”畅通闽南、粤东,通语与方言在城镇与乡村、海内海外,都是畅通无阻、并行不悖。学校教育在民国之后的小学普遍开始教注音字母来认识汉字,(用“国语”理解字义和联词造句),如果国语和方言用字不同,便用方言词来解释字义(如说“高”就是本地话的“悬”)。小学毕业时就大体能粗通普通话。抗战时期小学生还在乡间办的夜校教农民识字、唱抗战歌曲,初解放时,中学生也在家乡办扫盲班、参加宣传队和回乡工作队。南下干部、本地基层干部和学生一起用普通话和方言学文化。到解放时,闽南方言地区已经基本普及了普通话。

*2
闽南方言与文化的衰落期

1958年推广普通话为普及教育和发展文化事业做出重大关系,但是认识上有片面性,以为普通话和方言只是对立面。后来为了普及普通话,在学校里不准说方言,机关和社会上也强调普通话,“方言”成了落后、保守的代名词。再后来,文教事业和交通、工商业迅速发展,城市化、现代化加快了步伐,社会和家庭都逐渐增加了异方言的组合,方言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于是走上淡化、萎缩的道路。有些小方言甚至变得濒危了。

*3
无可奈何花落去

城镇化、现代化、网络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标志,是进步的表现。方言是历史上存在的现象,地域文化形成于一定的时代,它们所适应的社会生活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这是历史的变革、社会的进步。方言的萎缩和地域文化的淡化,这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我们大可不必为此而忧伤或愤怒。

*4
似曾相识燕归来

历史的存在是既定的事实,事实必定有合理的光辉,或成为启发后人的智慧,或为后人提供温馨的享受。事实也必定有消极的黑暗面,造成后来者的叹息。方言和地域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历史遗产,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研究,理清其可继承的有益成分,扬弃其无用的渣滓。作为古代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过的人文创造,我们应该选取重要的方言,发掘其优秀成分作为文化遗产保存下来。小方言消亡的颓势是无可挽救的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重要方言的富有哲学和文学意味的词语(尤其是成语、谚语、歌谣、传说等)及其文献、文学名著以及所演绎的艺术形式(诗歌、舞蹈、戏曲、说唱等),经过整理和加工,完全可以让后代了解和欣赏。自然,在继承的过程中必定有竞争,优胜劣汰的选择。 

5、
结语

人类文明史已经历过数千年,语言文化的更替也发生过好多次了。这一次可能还不是终结。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处理好。在繁忙的劳作中有点松快,在统一的语言生活中保留点多样的色彩,让大家体会人类千辛万苦的历程中经历过哪些坎坷,有什么不好呢?  ·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振鹤丨许多不易理解的语言和文化现象,都可以用方言解释
闽北方言的“方言岛”现象及差异性比较
中国十大最难懂的方言有哪些?
福州话“消失”过?关于福州话你知道多少 丨回到福州1990
为什么要搞方言创作?我们和几位很敢讲的闽南语UP主聊了聊
旅游忆享 [28]福建省 [fú jiàn shě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1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