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夜听】《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宋,晏几道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看飞云过尽,归鸿无信,

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

红笺为无色。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译文

林叶转红,黄菊开遍,又是晚秋时节,我不禁想念起千里之外的游子来了。

天边的云彩不断向远处飘去,归来的大雁也没有捎来他的消息,不知道游子的去处,能往何处寄书呢?

我越失望越思念,伤心得临窗挥泪,泪流不止,滴到砚台上,就用它研墨写信吧。

点点滴滴,一直写到离别后,情到深处,泪水更是一发不可收,滴到信笺上,竟然把红笺的颜色给染褪了。

注释

  1. 思远人:晏几道创调。词中有“千念行客”句,取其意为调名,选自《小山词》。

  2. 红叶:枫叶。黄花:菊花。

  3. 千里念行客:思念千里之外的行客。

  4. 就砚旋研墨:眼泪滴到砚中,就用它来研墨。

  5. 别来:别后。

  6. 红笺:女子写情书的信纸,是红色的

作者简介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赏析

此首调名与词题合。小晏词多用直笔朴语,不加掩饰,不事雕琢,真情自然流露,此词则用笔甚曲,下字甚丽,宛转入微,味深意厚,于小晏为另一机抒。其实,无论是淡语浅语,还是丽句秾辞,只要有一片真情充溢其中,便可具回肠荡气的情致,何况小晏在含蓄委婉之中仍保持其纯朴真挚的特色呢!

  起两句,写林叶转红,菊花开遍,又到了晚秋时候,闺中人不禁想念起远隔千里的行客来了。因感秋而怀远,点出主题。——“晚”字,暗示别离之久,“千里”,点明相隔之远。两句交代了时间和空间,给下文留了铺展的余地。“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两句是客;“何处寄书得”,此句是主。鸿雁,随着天际的浮云,自北向南飞去。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过尽”,已极写其失望之意了,由于“无信”,便不知游子而今所在,自己纵欲寄书也无从寄与。愈是失望,怀念愈是深切。

过片二句,语虽承上而意忽转折。弹洒不尽的那两行珠泪,还当窗滴下来——滴进了砚台中,就用它来研磨香墨。本来上片说到无处寄书,似乎已把话讲死了,下片一转,出人意表,另开思路。而这转折,却又是顺理成章的:正因无处寄书,更增悲感而弹泪,弹泪不尽,而临窗滴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明知书不得寄,仍是要寄,一片痴情,惘惘不甘,用意尤其深厚。孟郊《归信吟》有“泪墨洒为书”之语,炼意极精,每为后人所袭用,小晏词亦本此,而情真意足,写出小儿女的情态,巧而不纤,较诸“和泪濡墨”的套语自有深浅真伪之别。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收语尤令人叫绝。闺人此时作书,纯是自我遣怀,她把自己全部的内心本质力量投进其中,感情也升华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渐”字极宛转,却激切。墨中纸上,情与泪粘合为一,不辨何者为泪,何者为情。故不谓笺色之红因泪而淡,却谓红笺之色因情深而无。无论是泪、墨、红笺,都融入闺人的深情之中,物与情已浑然一体。

全词就“寄书”二字发挥,写以泪研墨,泪滴红笺,情愈悲而泪益多,竟至笺上的红色褪尽。语似极无理,然将闺人心事,扑入毫端,于无理之中有至理存焉。用夸张的修辞方法,逐步托出感情的深化过程,这种手法在小晏词中并不多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诗词 |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晏几道《思远人》审美赏析
诗词鉴赏红叶黄花秋意晚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诗歌鉴赏:《思远人》晏几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