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夜听】《忆王孙·春词》宋代,李重元

忆王孙·春词

【宋代】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

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译文

暮春时的萋萋芳草总是让人想起久去不归的游子。杨柳树外楼阁高耸,她终日徒劳地伫望伤神。杜鹃声声悲凄,令人不忍听闻。眼看又即将到黄昏,暮雨打得梨花零落,深深闭紧闺门。

注释

萋萋:形容春草茂盛的样子。

王孙:这里指游子,行人。

杜宇:即杜鹃鸟,鸣声凄厉,好像在劝说行人“不如归去”。

作者简介

诗人约1122(宋徽宗宣和)前后在世。南宋黄升编《花庵词选》,及《全宋词》收其《忆王孙》词4首,分别咏春、夏、秋、冬四季。《婉约词》中收2首 。

赏析

作者李重元共有四首《忆王孙》,分别题作“春词”“夏词”“秋词”“冬词”。此词是第一篇。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古老的主题:春愁闺怨。就其所用字面看,也无非是宋词中惯用的语汇,如柳外高楼、芳草斜阳、梨花带雨、黄昏杜鹃。但是正像有才情的作曲家凭借七个音符的不同组合就能构成无数美妙的乐章一样,这首词也以其富有感发力的意象组合和不露痕迹的精巧浑成的构思,完成了一个独立自足、不可替代的艺术形象。

我们先看一看这首词的结构。这首词主要是写景,通过写景传达出一种伤春怀人的意绪,那一份杳眇深微的情思是通过景色的转换而逐步加深加浓,逐步显示的。在场景的转换上,词作又呈为一种由大到小,逐步收敛,终而趋于封闭性心态的特征。

开头展示的是一种开阔的伤心碧色:连天芳草,千里萋萋,极目所望,古道晴翠,而思念的人更在天涯芳草外,闺中人的心也徜徉到天尽头了。这一句,情与景都呈现出一种深远渺邈的特征。

接下来,场景收缩为陌头杨柳、柳外高楼。继而,在杜鹃声声中,消魂黄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再次收缩为小院梨花带春雨的景观。最后,暝色入庭院,场景收缩为一个无言深闭门的近镜头。可以想见,闭门人游荡在千里外的芳心,也将最后回到日常紧闭的心扉内。词作结构由大而小,由外而内,由景而情,总体上表现为收敛的特征,这一特征又确切地表现了古代妇女那种收敛型内向型的心态。尾句“雨打梨花深闭门”,让人联想起唐伯虎《一剪梅》中首句“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这首词的另一个特点是,不以锤炼奇字警句为能,词中选用的都是一些最常见的意象。这些意象大多在前人诗词中反复出现过,积淀了丰富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的情感,意象本身就有很强的美的张力,足以调动人们的生活文化积累,从而帮助读者构筑起美的境界。

比如,词中写到的芳草、杨柳、高楼、杜宇、梨花,无一不是中国雅文学中的基本意象,经过千百年来诗人们的传唱,已具有一触即发,闻声响应的高度感发能力。就像人们读到“柳”字,就会随着各自的文化积累或深或浅地感受到那种荡漾在心头的忧怨的美感。

这首词中的其他物象也大多具有这种美的联想性。因此,当作者把这些物象巧妙组合到一起时,就构成了一种具有更丰富的启发性的境界,人们在熟悉中发现了陌生,有限中找到了无限。

读这样的词,应当是回味大于思索,联想重于分析,这样可以得到比几句词的字面意义更多的东西。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词三百首】李重元《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欣赏
忆王孙 春词(萋萋芳草忆王孙)李重元 你在他乡还好吗
李重元词作鉴赏 - 诗词理论 - 国学论坛
宋词三百首译注评147--忆王孙 李重元
李重元写的“雨打梨花深闭门”如嚼蕊含香,意蕴悠然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南宋 李重元《忆王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