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创世之神到柔弱仙子——从中国古代神话看女性身份认知的变化

引言:

上古时期原始居民的生存环境恶劣,在那个生产资料极端低下的年代,人们无法理解生老病死以及一些自然现象,在面对危机四伏的自然环境时人们无法不期待着一些超自然的力量来给予人们庇护,远古时期的神话崇拜应运而生。

加之远古时期是母系氏族时期,先民崇拜母亲,崇拜子嗣繁衍,故而多数神为女神。随着先民对自然了解的加深以及对自身个体认知的深入,女神的职能也不断的在发生着变化。随着时代和社会制度的转变,女神逐渐让位与男神,身份也逐渐由主导者变为了依附者。

从神话中的身份认知变化,我们不仅能看出女性在历史中的地位及其演变过程,还能看到女性在千年男权社会中的悲剧特征。

群星闪耀的女神世代:

上古时期时,先民处于母系氏族时期,先民在崇拜着未知的大自然的同时也崇拜母性、崇拜生殖,是以早期的神祗都是女神或者是女神之子。

创世之神:女娲

《说文解字》:'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女娲是我国传统神话中的造物神,亦被称为母神,她主要功绩有是抟土造人和炼石补天。神话有言,天地混沌初始并无人类存在,女娲抟黄土造人,她用柳枝蘸着泥水向四处挥洒,就这样人类诞生于天地之间。

水神共工与颛顼争帝位而不胜,共工战败之后怒触不周山,致天塌陷,人间洪水肆虐,女娲不忍生灵受灾便炼五色石以补天漏。

女娲作为人类始祖神,在神话中处于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也是古代神话中女性角色具有最崇高的地位女神。

反抗之神:精卫

《山海经·北山经》:'其状如鸟,白嚎,赤足,名曰精卫......常街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

其实与之类似的《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折射的都是人类先民在对抗大自然时的顽强斗争的反抗精神,但此时男神女神无论在外在形象还是抗争精神上都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异。

首先是外形上,精卫是娇小柔弱的小鸟,而夸父则是高大威猛的男性。然后是在抗争的理由和方式上,精卫是受到迫害之后的反抗,而夸父则是主动向权威发起挑战。

背德之神:嫦娥

《归妹》:昔者恒我(姮娥)窃母死之药于西王母,服之以(奔)月。

《嫦娥奔月》最广为流传的版本是后裔自西王母处求来了长生不老药,嫦娥趁着后裔不在便窃而食之,飞入月宫。

嫦娥所代表的便是嫁入夫家后被夫家虐待愤而回归母系家的女性,嫦娥生活的时期正是父系氏族兴起的时期,但幸运的是此时的母系氏族依旧有较大的权力,嫦娥还有退路。但此时的女神形象已经不再像女娲那样完美无缺,嫦娥更是背着背负无德的罪名。

女神形象转变:氏族过渡导致的身份认知变化

神话中男神女神的比例直接反应着当时人们的身份认知的转变。除了早期神话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以女神形象为主导,后来的神话则多为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如炎黄之战,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等,神话世界开始变为由男神主导。

中国神话体系中,要么是女神主导,那么是男神主导,从未有过男女平等的局面,而且呈现的是女性逐渐衰弱,而男性逐渐占据主导的趋势。

人类社会产生的早期社会形势是母系氏族,同时也是产生上古神话的重要时期,女性在这一阶段处于主导地位,女性地位更高,所以产生了上古女神神话,得到的独立神格职能也突出得多。因为彼时生存环境严苛,人类的存活率低,能够为部族扩大势力的女性因为自然赋予的天赋——生殖而在部族中地位高崇。

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母系氏族逐渐向父系氏族过度,男性地位上升,父权随之变得强大,上古女神的独立个性也渐渐走向没落,女神的神格出现降格现象,女神逐渐依附于男神,女神的神性也逐渐被男神所替代。

正如女性与男性的关系一般,女性逐渐沦为男性的附属品,就连曾经为部族所尊崇的生育功能也成为了男性歧视女性的根源之一(女性生育期时行动不便,工作效率降低,行为易被人控制等),且生育繁殖的控制权也由女性转移到了男性身上。

女神(女性)生理上的特征决定了她们在与恶劣的自然斗争中会被'夸父'类的强壮父权所取代,她们只能让这些'夸父'类的男性充当主角,当然退让必然会换来必然的悲剧性结局。

除此之外,中国神话从来都不是强调爱情等自我情感表达的神话世界。女娲与伏羲的结合是为了繁衍子嗣,舜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也是尧出于缓和家庭矛盾的目的而赏赐给他的。

中国的上古神话对爱情及其功利,是因为先民求生存已十分不易,故而压抑了感情,使得后来地位降低的女性的情感更是受到了千年的压迫,充满了悲剧色彩。

早期神话多以女性为主导为主,但随着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男性的自身优势越发扩大,打猎成为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男性成为重要劳动力,地位也因之上涨。文学形象也由男性占主导,主导中国几千年的伦理宗法制度也逐渐建立稳固,书写整理文学遗迹的权力也被男性所掌握,开始有意识的对民众进行引导,形成了压迫女性的体制性认知。

盛行千年的尊卑之道,父权倾轧下的女性

上古神话诞生于旧石器时代,而渐渐在奴隶社会中衰落,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岁月,神话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描述自然现象为主的自然神话阶段。这个时期的神话情节简单,形象单薄,体现出较为幼稚的一面,如羲和照管太阳,江妃赠玉与奇相等。此时的神话并没有过多的涉及社会斗争,而是体现出了先民对自然的感情,在这样一个淳朴的神话世界里,男神与女神的性别差异并不明显。

第二阶段是以描述人类与大自然的斗争为主的自然社会神话阶段。其中的神都带着浓烈英雄色彩,此时父系氏族已开始逐渐代替母系氏族。在这一阶段,男女神都带有反抗色彩,但男性逐渐占据主导位置。比如前文所提出的精卫与夸父,女神斗争的悲剧结局已经初见端倪。

第三阶段便是以社会斗争为主的社会神话阶段。在此时及以后,男神已完全占据主导地位成为绝对的主角,女神也由主角逐渐沦为配角。女性逐渐从女王变成了后、妃、妾的存在,便是创世之神女娲也难逃此劫,女娲虽然有着很多的功绩却也最后转化成了一个社会角色——伏羲之妻,女神地位的降低也可见一斑。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两子,其后皆有天下。'

此时的嫘祖已经没有了女娲的地位,而是彻底变成了一个'贤妻'的形象,只会默默照顾丈夫和子嗣的生活然后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的死去。

此外,女神们除了成为男神的妻妾外,还有大量的女神成为了男神的女儿,比如精卫是炎帝的女儿,湘妃是帝尧的女儿。与之相反的,男神们则继承了如夸父般的勇猛:战争神话、治水神话、斗争神话应运而生,凸显出了一派王者气派。

此时的男神已经完全取代了女神在神话世界的领导地位,女神也逐渐失去了女性天性所带的情感追求。

从神话世界开始,中国女性便开始堕入了这样一个永恒的悲剧轮回,女神成为后妃,成为抚育子孙的'贤妻',教化功能和生育工具便是男性赋予女性的'历史重任'。因为女性缺少经济独立的能力,所以她们必须依附男性、服从男性才能获得生存机会和社会地位,总是依附于男性的女性会变得越来越柔弱、越来越娇媚,以逢迎、讨好、谄媚、甜言蜜语来谋得一方生存之地。

结语:

无论是元代关汉卿笔下的窦娥、清代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还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她们的悲剧命运其实自上古神话中女神形象的演变中便已冥冥注定。

而那些不为男性所喜的'荡妇','恶妇'便成为了反面形象并为男权所羞辱严惩,在后世的文学作品里,女性形象也大多悲剧结尾。女性的悲剧还在于她们生存在一个以男性为中心,充斥着性别歧视的社会里,女性沦为男性消费玩弄的玩物,这也正是上古神话女神形象悲剧性的延续和体现。

中国古代神话的形象演变体现了人们自古以来的两性关系的观念发展,男女两性关系上的不平等也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产生的,也必然会随着历史的进程而逐渐缩小,为了达到男女角色能共同发展的社会,男性和女性都应该做出共同的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圣杯与剑》结合女娲传说,浅谈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过程
华夏民族之母华胥氏女儿,伏羲妻子
“女娲补天”与生殖崇拜
这些上古人神,看看你都认识吗?
古籍中发现上古时期女娲就曾被人秘密囚禁,历史真相或将颠覆认知
浅谈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