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生爱好是天然 | 苏轼的诗酒人生

与中国的大部分文人一样,酒与诗,承载着苏轼全部的人生情感与寄托。苏轼性情舒朗豪放,豁达开阔,常常以酒为趣,助兴歌咏,体悟苦难人生,洞彻世间百态,用酒来调节人生的喜怒哀乐,用酒来平衡心灵与理想的失衡,在酒中达其所适,乐其所足。

如曹操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如陶渊明之“天云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如李白之“人生得意须尽欢 , 莫使金樽空对月”。诗与酒,是古代文人宽慰心灵的良药,是使人们寄托情感的高雅形式。





苏轼的一生,宦海浮沉,逆境不断,即使他豁达疏阔,也不免会心中积郁。他用酒来调节人生的喜怒哀乐,用酒来平衡心灵与理想的失衡,在酒中达其所适,乐其所足,“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酒给了苏轼情思与灵感,又化入他的愁肠,化作一首首瑰丽的诗篇。


作品:赤壁赋

作者:苏轼(宋)


01   酒

苏轼,擅文更嗜酒,可以说是到了无酒不欢的地步。苏轼出生在一个“饮酒世家”,其祖父、父亲均嗜酒,苏轼继承了父辈们的这一爱好。

苏轼在《书东臬子传后》中自白曰 :“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然喜人饮酒,见客举杯徐引,则余胸中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适之味,乃过于客,闲居未尝一日无客,客至则未尝不置酒,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

可见,苏轼的酒量并不算大,但他特别善于玩味喝酒的意趣。苏轼看到别人徐徐而饮,自己就尤其愉悦,甚至比喝酒的人还要畅快舒爽。苏轼在《和陶饮酒二十首》的序言中也写到了自己的喝酒日常:“吾饮酒至少,尝以把盏为乐,往往颓然坐睡,人见其醉,而吾中了然,盖莫能名其为醉其为醒也。”

作品:渡海帖

作者:苏轼(北宋)


在日常生活中,苏轼时常把盏品酌,不知不觉就闭上眼睛,坐在那里就像睡着了一样,以至于别人见到他还以为他喝醉了,实际上他的内心是十分清醒的,也说不清楚到底是醉了还是醒着。苏轼在其书法作品《爱酒歌》中更是直白地写道:“诗翁爱酒长如渴,瓶尽欲沽囊已竭。”

苏东坡爱酒,但不是沉溺于酒。在他的诗文中,借酒浇愁的内容很少。苏轼一生坎坷,几经艰难,浪迹半生。他性情舒朗豪放,豁达开阔,这样的性情与他的诗文他的嗜酒完美融合,诗人以酒为趣,助兴歌咏,体悟苦难人生,洞彻世间百态,达到了一种冥冥乎与宇宙同观,飘飘然与万物为一的精神状态。

“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坡。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虞美人》)诗人端着酒杯远远地劝解着天边的月亮,劝着花枝,又端着酒杯醉饮在花前,不问阴晴圆缺,不问花开花落,只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02 诗

苏轼的许多流传千古的名篇,都是酒后之作。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如《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对于苏轼来说,饮酒可能只是一种生命的需要。

他在《浊醪有妙理赋》中写道:“伊人之生,以酒为命。常因既醉之适,方识此心正也。”他认为人的生活应该以酒为命,时常于喝醉之时才发现这个道理。在苏轼看来,酒的妙理在于既可以使人忘却烦恼,又可以“座上客长满”,以酒招待朋友,还可以借酒佯狂远害全身,有了酒,就有了生命的自由和尊严。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当时苏轼正在密州任知府。

作品:黄州寒食帖

作者:苏轼(北宋)


中秋月夜,皓月当空,词人举杯望月,触景生情,想起了分别了七年的弟弟苏辙。他“把酒问天”,在酒精的作用下,诗人似乎身处瑶池仙境中,与嫦娥共舞,不真实的酒后轻狂,暂时带走了词人心中的不快,因而发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呼喊。中秋节诗人欢饮达旦,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苏轼似乎在酒后求得了出路,离合的悲欢,仕途的苦闷,都在“欢饮达旦”中实现了自宽自慰。

苏轼不喜欢喝闷酒,他常借酒来抒怀,来排遣,酒与诗是苏轼解忧忘愁的良药。“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望江南·超然台作》)


03 东篱

苏轼十分推崇陶渊明。他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如其为人,实有感焉。”他在扬州的外任时期,作《和陶饮酒二十首》。

《饮酒二十首》是晋末宋初陶渊明写就的一组诗歌。诗人以饮酒为题,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借醉酒来逃避当时社会上的政治迫害。陶渊明在《饮酒二十首》的序言中曰:“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陶渊明把这一组诗题为《饮酒二十首》,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有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有闲适的田园生活,有诗人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自然地展现出诗人的本然状态,体现出独特的审美境界。

作品:江上帖

作者:苏轼(北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诗人不喝酒,小时候背的“唐诗三百首”可能就不用背了!
对陶渊明喝酒的看法 陶渊明和酒的故事介绍
中华酒文化与中国古代诗画
历代诗人与酒 |历史天空 - 雅虎论坛
中国酒文化.....喝中国酒
握十次手,不如喝一顿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