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剥极而复的急道之思:《易》解《诗经·摽有梅》
今晚的画卦读易网课计划读剥卦(本来昨晚要读的,奈何要哄娃睡觉。这个网课还可报入,链接请见文末),想到《诗经》中的《摽有梅》即剥卦之象,可相互发明,故贴出拙著《诗之为诗》中解《摽有梅》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文中隐而未彰的一点是,剥卦上九“硕果不食”的意义在于,梅子落地之后可以重新发芽,这便是一阳来复的复卦之义。所以,无论《诗经·摽有梅》还是《易经》的剥、复,都是“成性存存”的生命工夫。

网友说,《诗之为诗》象线装书一样温柔,可以自由摊开

贴广告只是方便大家,我没有版税稿费


剥极而复的急道之思:读《摽有梅》

柯小刚(无竟寓)

见收《诗之为诗:诗经大义发微卷一》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二南多采撷,而二十五篇中,这是唯一一篇非主动采摘,而是等待所采之物自然落下的诗篇。然而,这恰恰又是一篇最急于采摘或者说是急于被采摘的诗篇。完全被动的看梅子落下和非常主动的急于求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由之可见,在表面的急迫之下,其实有一种从容不迫的静观梅落,虽“顷筐塈之”“迨其谓之”而犹然守身如玉,并没有结束她的等待。所以,与其说《摽有梅》是一篇急迫之诗,还不如说是一篇等待之诗。
《摽有梅》的诗人一边静观梅子熟透后的自然坠落,仿佛从容不迫;一边希望“求我庶士,迨其吉兮”,乃至“迨其今兮”“迨其谓之”,仿佛一刻都等不及了。貌似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存于一篇之中。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急的,念兹在兹,无一刻之停留,但为什么求我者甚众而至于“其实七兮”“其实三兮”“顷筐塈之”却并不出嫁?可见《摽有梅》之急,礼之急也,道之急也,非情欲之急也。道之急者,“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易》乾九三),“丘之祷久矣”(《论语·述而》),皆道之急也。礼之急者,则有《礼运》载言偃问孔子:“如之何礼之急也?”《摽有梅》之急,非《礼运》不能发其微言大义也。
《礼运》之意,“天下为公”时行道,“天下为家”时行礼。礼之所以急,根本原因并不是要通过礼来固化等级特权,而是因为礼之运关乎道之行。其中关节,我曾在《年龄的临界》文中分析道:“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王道乃兴。王道之义,不在私天下,而在于:如果不得不立足于家天下前提之上的话,如何在欲私天下之家中楔入一个大道的遗存,以便把这个欲私天下之家撑开为天下为公之家。这便是为什么在大道既隐的家天下格局中,‘莫急乎礼’。”[ 参拙著《道学导论(外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页59。]

其实,与文明史相似,每个个人的成长历程也都经历了《礼运》所述的变化。人生于世,无知无识,长于父母之怀时,相当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那时虽不懂礼而天真无邪。此后,随着知识和情欲的增长,道德和礼义的学习也在完善。在这个过程中,人逐渐脱离天真未凿的个人史前史,进入礼的世界,开始有了“人生履历”。谈婚论嫁、成立家庭之于个人历史,正好相当于“天下为家”之于三代历史的起点。在这个关口,最要紧的是夫妇之礼和男女之情的关系,即家何以成立的基础问题;正如在“天下为家”中,最要紧的是社稷和宗庙的关系,或天下王道与国家理由之间的关系,即国何以成立的基础问题。[ 关于此点的更多分析,可参拙文《儒法关系的共和意义:阅读<资治通鉴>的开篇》,见收拙著《道学导论(外篇)》页106:“五行循环制约体系的结构保证了中华人民帝国两千余年的开明强盛。但是这个结构蕴含着根本的自相矛盾:即,民情天意的大公恰恰是委托给一个独一的封建家族之私来实行的。这个基本矛盾在立后、立嗣问题、内外臣问题(宦官问题)、外戚问题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表现。这些问题究竟只是皇帝家事,还是天下公事,往往处在混乱之中。固然,天子无私事,但这个‘无’如何落实是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无论左社右庙还是右社左庙,人民之社与皇家之庙相提并论,皇帝同时是天之子与先王之子,直接表现了人民帝国的基本内在矛盾。社与庙是立国之本,但这是两个本,两个基础。基础的分裂导致国家的分裂:一个人民帝国实际上是两个国家,一个是社的国(家),一个是庙的(国)家,一个是人民的国(家),一个是君主的(国)家。所谓明君,就是能够把这两个国-家合成一个国家的君主,这时就出现治世;所谓昏君,就是制造和加剧了这两个国-家之分裂的君主,这时就出现乱世。”] 个人史和文明史,有着《诗》一般的比兴关系。《诗经》为什么总是通过个人和家庭叙事来蕴含天下之义的远思?《礼运》或许可以从礼教的角度出发,为诗教提供启发。
礼有“礼运”,诗亦有“诗运”。礼运乎大道之隐,诗运乎梅子之摽,皆无非《易》道“剥极而复”之思也。故礼之急,《摽有梅》之急,非剥之急也,乃欲有所复之急也。剥卦“君子重消息盈虚,天行也”(《彖传》),是被动的看天,有类《摽有梅》之静观梅子剥落;而《摽有梅》主动的求嫁则是剥中蕴含的复之初九。所以,无论汉代四家诗说以《摽有梅》为男女及时,还是明清诸家以为文王求贤,[ 此说较有代表性的分析参见《诗经原始》页109。] 皆无非剥极而复之急时也,“诗运”之急道也。《摽有梅》之急,急乎此者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庸》原文及译文
朱自清:《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礼》《春秋》三传
论语连载(48)《八佾篇》第8章,“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太玄本旨》卷四
【第15期】音频学《论语·学而篇第15章》孔子因何夸赞子贡“可与言诗”?
53-剥极而复(复卦 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