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鼠王邱满囤:曾一次灭鼠82吨,却被5位专家起诉,秘方至死未公开

“你是不是有病?家里就这点粮食!谁都舍不得多吃一口!你可倒好,拿着去喂老鼠?这日子没法过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天,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的一户农家院落里,妻子正冲着丈夫大声呵斥。

“你这个老鼠精!一天到晚该干的活不干,就伺候你那堆臭老鼠!离婚!你和你的老鼠过日子去吧!”

图片源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农村里的人大都会饲养家禽家畜,也就是鸡鸭鹅牛马羊等等。

不过,这个男人养的东西和别人可不一样——他养的是一大群老鼠!

这一天,妻子看见丈夫又拿着家里的粮食去喂老鼠,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这一番争吵。

“灭鼠大王”

这名男子叫做邱满囤,他的妻子之所以会生气甚至以离婚相威胁,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农村里的农民更是如此,能够吃饱肚子就不错了。

邱满囤拿着家里为数不多的粮食去喂老鼠,换了谁也想不通。

不过,邱满囤之所以拿粮食去喂老鼠,倒也不是发了疯。

他只是想研究老鼠药而已,而且他坚定地认为自己肯定能研究出最有效的老鼠药。

邱满囤,1934年出生于河北省无极县郝庄乡,家里非常贫困,能够吃饱饭就是全家人最大的奢望。

所以父母给他起了个“满囤”的名字,就希望将来他能有足够的粮食填饱肚子。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不过邱满囤的童年过得非常艰辛,家中没有粮食满仓,为了活下去,他曾经不得不外出讨饭。

因为家中非常贫困,所以邱满囤没上过什么学,只在一所小学中勉强读过两个半月,认识的字也极其有限。

在这样贫困的家庭中长大,对于偷盗食物的老鼠,邱满囤自然深恶痛绝。

1957年,邱满囤当兵四年后复员回家。

当时“除四害”的运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已经成家的邱满囤下定决心,要和老鼠斗争到底。

尽管自己没什么文化,但是他坚定地认为,只要有决心,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此后他就专心开始研究老鼠药,为此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妻子对于邱满囤的所作所为很不满意,夫妻俩为了此事爆发过无数次争执。

不管妻子如何,邱满囤都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心。

终于妻子忍无可忍,和邱满囤离了婚。

离了婚,邱满囤索性离开家乡四处流浪。

他一边把自己试验中的老鼠药拿来贩卖,一边开始尝试研发可以把老鼠引出来的东西。

邱满囤的功夫没有白费——1981年他终于从自己研制过的所有诱鼠剂中筛选出了最有效的9种,此时他已经48岁。

他在全国各地表演灭鼠,终于在陕西省大荔县一炮而红。

大荔县的一位新闻工作者专门为邱满囤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中将邱满囤的灭鼠药描述得神乎其乎,邱满囤顿时得到了许多荣誉称号。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在广西南宁的灭鼠运动中,邱满囤利用自己的诱鼠剂和老鼠药,累计灭鼠35万只,这些老鼠的尸体加起来总重82.6吨。

在安徽亳州,邱满囤光是老鼠药就用了10吨,灭鼠率高达91.9%。

很快,邱满囤就获得了“鼠王”的称号。

有了名气之后,他也重新成了家,娶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妻子。

1987年,邱满囤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无极县,他决定以自己的灭鼠药在老家大展拳脚。

当地政府对此异常欣喜,他们立即为邱满囤找了住房让他暂时住下来,随即开始规划灭鼠研究所和鼠药厂。

当时的县委书记告诉邱满囤,让他只需要负责技术问题,其他的事情都由政府去办。

6月,邱满囤成为了灭鼠研究所的所长,紧接着鼠药厂也开始施工。

当年落魄的流浪汉已今非昔比——邱满囤的鼠药开始大规模投产,他本人也在1988年5月成为了河北省政协委员。

1989年,相关部门公布了鉴定结果,给予了邱满囤的诱鼠剂相当高的评价,他也得到了科技成果鉴定书。

到1990年7月,邱满囤的河北邱氏鼠药厂一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鼠药厂,省地两级都对这家鼠药厂进行了投资。

数不清的各种荣誉砸到了邱满囤头上,由他所创立的各种主要商标也都成为省著名商标。

与此同时,他也成为无极县政协副主席。

这段时间邱满囤的名誉和生意都达到了巅峰,报纸等媒体对他大加报道,赞不绝口。

许多来自外国的客户和厂家都纷纷找上门来,提出以重金购买邱满囤的鼠药配方。

国内的有关部门和企业更是络绎不绝的到访,希望得到邱满囤的帮助。

此时,邱满囤也在想方设法扩张自己的技术团队,他特意邀请了国内著名的专家汪诚信担任技术顾问。

汪诚信是江西人,是我国著名的生物防治专家,同时也是鼠类防治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带头人,在灭鼠领域堪称权威。

照理说邱满囤本人研发了灭鼠药,能够得到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应该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科学之争

邱满囤没受过多少教育,对于书本上的知识也不觉得有多重要。

他自己没什么文化,但是仍然研发出了有效的灭鼠药,这一点让他变得越来越自信,甚至有些过了头。

据说汪诚信在担任技术顾问时,曾经送给他论文集,但是邱满囤对资料置之不理。

河南省曾经给邱氏鼠药颁发了“科技进步三等奖”。

邱满囤不想要这个奖励,并不是因为谦虚或者其他,而是他认为这个奖配不上他的发明,他认为自己应该是要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毫无疑问,在科学研究上,任何人如果秉持着这样傲慢自得的态度,那么终将遇到挫折。

许多年后,邱满囤承认自己曾经错了,但是他并不认为那是由于过分骄傲。

他说其实那些论文上写得都不对,自己的理论才是正确的。

据说邱满囤还执着地认为,他的发明创造是可以与袁隆平的成就相媲美的。

邱满囤对自己的配方看管相当严实,就算有专家提出想要研究他的鼠药,他也不肯交出配方。

鼠药其实也是一种毒药,用得好能够灭除鼠害,但是如果用得不好,可能会对其他生物以及环境造成很大危害。

邱满囤的鼠药虽然相当有效,但实际上也有一些副作用,很快专家们就对此提出质疑。

与此同时,很多媒体在对邱氏鼠药进行宣传时的用词颇为夸张,宣称邱氏鼠药能以老鼠的性别进行针对性毒杀。

媒体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引导大众的科学观,过于夸张的描述当然能够产生商业价值,但也会误导大众的认知,这同样引起了许多科学家们的关注。

1992年6月,五名科学家共同署名在一家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是呼吁新闻媒体在宣传灭鼠时要遵循科学规律,而且还指出了一些邱氏鼠药的弊端,这五名科学家其中之一就是汪诚信。

汪诚信在接受一家报刊采访时表示,他发现在邱氏鼠药中含有一种被国家明令禁止的剧毒药——氟乙酰胺。

而且很多地方也在反馈,邱氏鼠药引起了不少人畜中毒案,在安徽省,由于牛误食邱氏鼠药或者二次中毒,造成了几千头牛中毒的损失。

汪诚信等人提供的数据当然不是凭空得来,他们曾经对邱氏鼠药的11个样品进行严格的化验分析。

在他们的化验结果中,这11个样品中都含有剧毒物质氟乙酰胺。

本着对科学负责的态度,汪诚信等5名科学家联名写信到国务院,将这件事向上反映。

此事在全国范围内激起了热议,这也引起了很多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北京天津等地开始禁止出售邱氏鼠药。

邱满囤非常愤怒,他认为自己辛苦多年的研究,绝不是科学家们所说的那样。

在邱满囤看来,这样的文章是对于自己的诽谤和侮辱,是在败坏自己的名誉!

1992年8月,邱满囤向法院提出上诉,要求汪诚信等5人赔礼道歉,并且赔偿经济损失。

不过,科学家们认为发表这样的文章并非针对邱满囤个人,是他们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职责所在。

而且他们确定邱满囤的鼠药的确有一些问题,所以请求法院取缔邱满囤的一些生产和销售资格,并且追究其相关经济、法律责任。

1993年10月,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据当时的庭审情况来看,控辩双方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两个:

第一,在邱氏鼠药中是否含有剧毒物质氟乙酰胺;

第二,汪诚信等科学家到底有没有侵害邱满囤的名誉权。

在庭审中,双方你来我往,“战况”相当激烈。

一直到下午五六点钟,庭审才结束,而且并未当庭宣判,而是择日宣判。

12月,法院宣判了此案,而在此之前法院已经委托公安相关部门和北京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对邱氏鼠药进行检查鉴定。

就这两个部门得出的鉴定结果来看,无法确定邱氏鼠药中是否含有氟乙酰胺。

这5名专家虽然曾经收集了11个样品,对其进行了详细鉴定并出具了鉴定报告,但是他们不能提供充足的证明确定这些样品全部都是邱氏鼠药厂生产的产品。

所以不能以这次鉴定结果证明邱氏鼠药厂生产的鼠药含有氟乙酰胺。

此外法院还认为,5名科学家联名所书文章,并没有接受任何单位或者领导的明确委托,应该认定为个人行为。

综上所述,法庭在12月宣判了此案的审理结果——邱满囤胜诉。

全国各大媒体对于此案都进行了报道,宣判结果令5位科学家十分失望。

很多科研人员认为这是对科学的漠视和不尊重,决定全力支持汪诚信等人继续打官司。

1994年1月,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特意为此事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

这5位科学家所在的单位全部发表了正式声明,表示此前他们发表的文章是职务行为而并非个人行为,同时还对科学家们上述表示支持。

此外还有许多专家教授也纷纷对此事发声,他们认为此事不仅仅关系到鼠药的生产规范,也关系到科学家们按照科学事实说话的权利。

他们表示,绝不能让愚昧战胜科学这种事发生。

此事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就在这一年有290多名政协委员针对此事提案,他们都希望能够通过合法途径恢复科学的权威和尊严。

在1994年,由300多位两院院士评出的年度十大科技新闻中,就包括了“邱氏鼠药案”。

败诉之后

1994年12月,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再次开庭审理此案,与一审相同,这次审理同样没有当庭宣判。

1995年2月,法院宣布了审理结果,这一次,邱满囤败诉。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法院认为,邱氏鼠药中是否含有氟乙酰胺不在本案中认定和处理,需要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调查确认后再行处理。

邱满囤与专家们之间关于诱鼠剂是否有效属于学术观点争鸣的范畴,也不存在科学家对邱满囤的侵权问题。

在宣判结果出来之后,记者一瞬间包围了邱满囤,对他进行了采访。

邱满囤表达了三个意思,自己败诉的这一天将成为老鼠的节日。

虽然他觉得很冤枉,但他以后无论如何也不会再上诉,他说自己从未做伤天害理的事,只是想灭鼠。

这场官司败诉,给邱满囤带来了命运的转折。

其实在二审开庭之前,邱氏鼠药厂就已经在接受中央派下来的调查组的全面调查,这个调查组由5个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

调查组的任务是,确定邱氏鼠药中到底有没有氟乙酰胺。

1995年调查组将调查结果上报国务院,这份调查结果显示鼠药厂存在违章生产鼠药的情况,且鼠药中含有氟乙酰胺。

4月,工商行政部门也指出,邱氏鼠药对人畜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将市场上所有的邱氏鼠药都没收和销毁。

邱氏鼠药厂面临灭顶之灾,“氟乙酰胺”这四个字更是将邱满囤推上了风口浪尖。

当时有报道说,就在邱满囤接受调查时,家中还有氟乙酰胺,而且他曾经向调查组承认,自己在济南化工厂买过这种化学品,而且还在灭鼠表演中使用过。

但是另外的记者在实地查证后发现此事可能有误——邱满囤曾经在接受调查的时候说,自己在要饭的时候曾经用过氟乙酰胺,家里有一点当年剩下的,不足一两。

如果这是事实,那么这样的“用过”和在邱氏鼠药中使用氟乙酰胺显然不是一回事。

不管怎么说,二审结果宣判后,邱满囤的鼠药事业跌至谷底。

就在无极县,人们绘声绘色地说着邱满囤的现状,甚至有人说,他已经被抓起来判了无期。

此时的邱满囤,由于工厂停产,还背上了债务。

2003年秋天,他卖掉了自己的房子——这是他仅有的资产。

随后,邱满囤的妻子和孩子们都去了陕西,邱满囤一个人住在无极的朋友家中。

虽然邱满囤沉寂了下来,但是他并没有放弃灭鼠事业。

既然不能生产鼠药了,他就开始研究起粘鼠板来。

一些商人得知此事后,敏感地意识到其中依然有商机,于是找到邱满囤想要合作,刘斌就是其中之一。

2004年8月,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斌认识了邱满囤。

当时刘斌37岁,邱满囤70多岁,尽管刘斌早就听说过“怪老头”邱满囤的故事,但是两人此前从未见过面。

刘斌也想和邱满囤合作粘鼠板,但是作为投资方,他肯定想要先确认一下粘鼠板的效果如何。

两人来到一座食品城附近的空地上,邱满囤在这里放上了一些粘鼠板。

粘鼠板好用不好用,关键在于诱鼠剂,如果诱鼠剂没有效果,那么再好的粘鼠胶也没什么用。

邱满囤和刘斌两人就在粘鼠板附近等着,刘斌期待着粘鼠板出现奇效,但是他失望了。

两人等了40多分钟,也没有看见一只老鼠,刘斌摇摇头,准备离开,也准备放弃这次合作。

此时,一只硕大的老鼠跑了出来,一下子就被粘鼠板粘住了。

紧接着一只又一只的老鼠窜了出来,连接有七八只老鼠都被粘鼠板死死粘住。

这个结果让刘斌很满意,于是他与邱满囤达成合作意向,买下了邱满囤的发明以及肖像权和社会活动权。

此后邱满囤开始四处推广粘鼠板,他告诉人们,自己所使用的诱鼠剂和从前是一样的,只是不再使用杀鼠药。

为了证明自己的诱鼠剂对其他牲畜和人类无害,邱满囤曾经在一个公开场合,撕开一袋诱鼠剂当众吃下。

邱满囤一直在灭鼠产品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他也没想过要放弃。

2005年,他还在青海灭鼠200多万只。

后来,他进一步研发出了采用全新的灭鼠药。

也许邱满囤还有更远的路想走,但是岁月不饶人,年事已高的他身体渐渐衰弱。

他一直患有哮喘病,2017年3月开始,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

2018年1月2日,邱满囤在陕西省大荔县去世,享年83岁。

相比于当年的辉煌,邱满囤如今已经寂寂无名。

不过直到去世,他也没有把自己灭鼠药的配方说出来。

-完-

参考资料

1.燕赵晚报:《河北籍传奇“灭鼠大王”邱满囤去世》

2.无极县司法局官方账号:《出自无极的灭鼠大王,你一路走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轰动全国的灭鼠大案:他拒绝卖给美国配方,被专家告到身败名裂......
灭鼠35万只,灭鼠大王邱满囤,真的被专家打压吗
“灭鼠大王”邱满囤:一次灭鼠80吨,却被5位专家炮轰破产,为何
鼠王邱满囤:一次灭鼠80多吨,却被专家炮轰破产,秘方至死未公开
鼠王邱满囤:被专家炮轰破产,再出山灭鼠200万,将秘方带进坟墓
怎么选购灭鼠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