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容易被误诊的、以身体感觉异常为主诉的心理病

      停诊温馨提示:5月19日、5月23日、5月26日!


案例1-强迫症:容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身体感觉异常


       一名13岁女生,主诉:总是感觉眼睛要被各种东西给戳瞎了。例如:

     A 吃饭时家人拿筷子夹菜、感觉筷子要戳瞎自己眼睛;

     B 早上自己拿牙刷刷牙时,觉得牙刷会从嘴里戳到自己的眼睛;

     C 看电视的时候,觉得子弹会射中自己的眼睛;


      上述症状非常怪异,让人难以理解,被很多医生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但是细问后得知:患儿主诉的这种感觉,是担心,担心自己的眼睛,被各种情境下的东西所伤。其年龄小,所以会习惯性的称“感觉”眼睛要被,,,。


     患儿也明明知道她的这种担心或感觉是不切实际的,是没有必要的,但就是控制不住的总这样担心;自己想控制,但常常失败。甚至会经常用手挡住自己的眼睛,或拒绝刷牙,或拒绝看电视。


     同时,会拿圆的东西、不带有棱角的、不具有伤害性的物品,例如圆柱形的杯子、柔软的纸巾等,反复检验自己的眼睛是否没有瞎。



    这名患儿的主要表现是强迫思维、强迫表象和强迫行为,所以诊断应该是强迫症。先前各家医院、很多医生按照精神分裂症来治疗,疗效均不够好。本次按照强迫症来系统充分的治疗后,病情显著缓解。对患儿和家属似乎更为重要的是:摘掉了精神病的标签。


案例2-惊恐障碍:容易误诊为急性心梗的身体感觉异常


     一名45岁的男性患者,主诉:发作性的心慌、喘憋、胸闷、出汗、头晕、发抖、要发疯感、濒死感等。出现之前经常毫无预兆或诱因,打了很多次120或999,要求急救,等送至医院急诊科后,尚未给予治疗、或者给一点吸氧、输液等,患者上述身体异常居然就消失了。



     查遍了各个身体部位、找遍了各个专家,均未发现有明确的身体异常,或即使有某些躯体病,但不足以解释出现上述如此严重的身体症状。患者因总是担心发作,不敢外出,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不管到哪儿,第一个要求就是:必须离医院很近。


     找过很多民间高手,例如驱魔、跳大仙、中医、中药、太极等,均疗效不好。

  

     这位患者属于惊恐障碍,是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给予抗焦虑治疗后,病情即明显缓解,身体发作异常的频率显著减轻,现已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了。


案例3-抑郁症:容易误诊为心肺疾病的身体感觉异常


     一名55岁的女性患者,主诉:阵发性全身各种不适、头晕、心悸、出汗、心烦,坐立不安、坐卧不宁、恶心等。


    到很多医院就诊,心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等各种检查都做了,除了有一些年龄大了以后都容易出现的身体毛病以外,没有发现特异性的疾病,各种治疗也都效果不好。目前的身体问题无法解释其上述严重的身体感觉异常。



     入院后发现,患者除了上述身体感觉的难受以外,还有严重的心情差、高兴不起来、兴趣减退、精力不足、易疲劳、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等精神症状。


     本患者属于抑郁症,是临床上经常会有的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患者虽然有抑郁体验,但让这类患者最难以忍受、最希望迫切解决的,是焦虑症状。很多抑郁症的患者,对心情糟糕尚能坚持,但一旦出现严重的焦虑,则会忍不住的想以自杀来解脱。


     老年人和青少年儿童的抑郁症,经常容易出现各种躯体症状,这两类人群,同时也是躯体疾病高发的年龄阶段,很容易误诊,延误治疗。


案例4-躯体形式障碍:容易误诊为胃肠疾病的身体感觉异常


     一名35岁女士,主诉:持续性的胃部紧缩感、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感觉,或皮肤发痒、刺痛、麻木、酸痛等。


     同样的,除了浅表性胃炎和湿疹,在各大医院均未发现可以解释上述身体异常感觉的躯体病。


     这类患者会反复诉苦躯体症状,开始的时候会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并可能怀疑医生漏诊、或技术水平不够高。当有人提醒她们,上述症状的出现,好像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压力、某些冲突等有关时,刚开始她们可能也会拒绝心理成因的探讨。


    随着无论如何也查不出可以解释身体异常感觉的躯体毛病时,她们会动摇,开始求助精神科、心理科,某些人会只做心理咨询,尤其常见做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治疗,但疗效常常不大满意。


    这名患者属于躯体形式障碍。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后,病情显著缓解,已经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了。


   某些患者从始至终都坚信自己有某种身体毛病,只是没有查出来,拒绝不同医生给出的医学解释。那么这类患者很可能属于疑病障碍。虽然也属于躯体形式障碍中的一种,但是治疗上和上述这名患者,会有所不同。


案例5-学校恐怖症:容易误诊为装病的身体感觉异常


      一名10岁男孩,主诉:每次准备上学前,都会腹痛、紧张、出汗等。周末不上学的时候,则什么事都没有。



      在儿科充分检查后,未发现有身体毛病。家长认为孩子就是装病,借此不想上学,打骂、没收ipod、不准看电视等各种惩罚,或者买东西、带出去旅游放松等各种奖励,均没有效果。


      于是家长就逼着他进入学校,但是孩子即使进了学校,也极其不愿意走进教室,即使进了教室,上课也不在状态,注意力不能集中,心慌、坐立不安,想要出去等。


      这名患者被诊断为学校恐怖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给予相关的药物治疗、一对一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后,病情显著缓解。


案例6-神经衰弱:容易误诊为强迫症的身体感觉异常


       一名24岁女士,主诉:总是持续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总是被身体各种不适所干扰,例如瘙痒、头昏、头痛等,或者被周围环境的各种声响、光线、气味等干扰,别人不怎么关注,但患者却偏偏会觉得声响太大、光线太强、气味刺鼻等。


      头脑中也会不自主的联想或回忆各种不适感,或各种不愉快的事件等,从而无法专心工作,或用脑后倍感疲倦,或做家务等体力活动后也很容易疲倦。


      此患者在外院被诊断为强迫症,因患者尚能坚持做一些工作,一直做心理咨询,但是疗效不够好,患者的焦虑、失眠有加重趋势。


      这名患者属于神经衰弱。脑力活动易兴奋和易疲劳共存,可能伴有体力活动易疲劳,情绪低落、易激惹、爱发脾气、整体的精神衰弱。


案例7:容易误诊为癔症的身体感觉异常


      上述每个案例的患者,如果躯体症状的发生发展,与心理因素有着显著的相关性,那么很多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很可能会误诊癔症。


      理由是:患者的躯体症状,经常受心理因素或应激事件的影响很大,患者将某些内心烦恼、冲突等,以身体不适的形式来表达,叫躯体化,或者叫转换症状。


      这种诊断考虑,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鉴别的关键是:患者出现各种躯体不适的时候,心理的难受、焦虑等不愉快情感是否继续存在。如果继续显著存在,一般就不能诊断癔症了。即使不存在,也不能就一定诊断为癔症,很多其它精神疾病也可以出现。


      还有很多其它精神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酒依赖、抽动症等,也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身体感觉异常,上述案例只是一部分,希望大家不要对号入座,具体的涉及某个患者的诊断,依然还是需要亲自找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就诊才行。


欢迎把文章转发给更多可能受益的朋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的这些身体感觉异常容易被误诊,实为心理病!
过分怀疑担心自己身体也是“病
惊恐障碍的识别
遇到「死缠烂打」的患者,你该怎么办?
感觉全身都是病,查遍全身又查不出问题,也许是得了这个病……
躯体化及其意义的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