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几句话试图说清的《道德经》智慧,越有格局的人越有共鸣!

老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是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一直被认为是玄奥无比的著作,但看你如何解读,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认为道德经并不遥远,他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恕我斗胆挑些句子来简单串联一下《道德经》的思想,若您共鸣,世界光明。

图片来自网络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事物强壮以后就衰老了,这种盛极而衰的规律是不符合道的,因为道是生生不息的,不符合道的东西就会早早的结束掉。老子在这句里面是劝告我们不要用强,因为强则早衰。老子认为,柔胜刚,弱胜强,才是符合规律的做法。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天下最柔软的东西,是控制掌握天下最坚硬的事物的,这里承接了上一句的道理,老子认为用柔,用虚,用静都是符合“道”的,所以又有“柔胜刚,虚胜实,静为躁君”的说法,这是老子一再强调的一种道,在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如果能静下心来体会的话,必然大有裨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认为这个世界上最接近完美和最值得学习的东西是水,他说:水利于万物却不跟万物争夺,因为他不跟万物争夺,所以天下没有对手,赢得全天下。不管在商业合作中,人际交往中,都与我们所谓的一些大格局想法不谋而合,比如“多赢”,比如天使投资给你资金与资源,比如先烧钱做电商平台,烧起消费者习惯再说,所以老子又说“将予取之,必先予之”,而这个比水的“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又高下立显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道德经》中解读“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如水的智慧
【为什么老子认为水“几于道”?】“水善利...
老子《道德经》的几个主要观点
慢读|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
《道德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