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心得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上之,而不知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六章

“海纳百川”是我看此章的第一反应,江海在自然界的“大”是人们公认的。江海为什么这么大呢?有容乃大。江海处卑下之地,聚四面八方、迢迢千里之水。人们应该好好参悟其中的妙理,一心想大的没能成大,谦下不争的反而为大,江海就是最好的例证。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这段经文比较难理解,有注释家认为似乎是圣人想居高位,但必须自我谦下,谦下只是心理姿态而已。这是对《道德经》主旨的错会。

老子上一章还在宣说玄德,这一章怎么可能“为之而有以为”呢,显然是错误理解了经义。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玄德无恩主理论是老子一贯的主张。“欲上民,欲先民”是以济世救人为体,以“无为而无以为”为用的思想体系。不能断章取义,以简单的带偏执的见解下结论。

圣人行道,留玄德于世,造福万物,不现其形,不载其事,不传其名。这是真正的圣人,万民只能在心中默默祝福。

圣人以无事取天下,无形无名无心无欲,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如此处上,民不感其重。这就是道的化现,所以引领万民,万民心悦诚服。

上民不是圣人所欲,天下绝不推霸凌者,而是“天下乐推而上之”,而且一直推举,不肯停息。

不争是《道德经》重要的理论,是无为法则的具体体现。而争是世人处世原则,因为世人有我。想要不争之德,必须修无我之法。

修行即修心,圣人以百姓心为心,修的是无心,以无心为心,所以无我无执。世人以己心为心,是有为之心,有我就有欲,有欲就有执,有执即有争。

不争、谦下以无我为基础,有我就不可能做到不争谦下。不争之德不可思议,圣人容色卑下,言辞谦逊如同仆人,把自己当做地,把百姓敬如天。这样就真正学到了江海谦下、不争的大德。

上章说守愚,此章谦下不争是守愚的践行。不能把下之、后之当做圣人的手段,上之、先之当做目的。谋略家与阴谋家只是一步之遥,把老子当做谋略家,就把大宗师的福音当做不堪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解》江海66
68、圣人善似江海峡谷百川汇聚无人相争——走进《老子》
老子《道德经》的几个主要观点
道德经第66章解读
《道德经》通读 第六十六章 原文
《道德经释义》[作者:任法融道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