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心得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chuò)。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四章

老子的“善”超越了常人的思维,水善、善人、善战、善修,这些善是方法,是玄妙之法。

世人眼中伟大的工程,是技术技能擅长的能工巧匠所为。老子思想里的善建者,善抱者是证悟者。世人的伟大工程几千年后化为瓦砾灰烬,老子眼里的善建者却是几千年屹立不倒的文化传承人。

此章,老子为世人指引了一条修“天下”的入世之路。

修“道”于家,祭祀就是妙法,祭祀不辍,家族血脉就绵绵无尽。

中国人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就是祭祀。祭祀不辍是家族血脉无穷无尽的心灵解读,只要有祭祀文化存在,中国人心里的根就在,落叶归根的意识就能让文化传承屹立不倒。

都说治理天下是最难的,但老子认为只要恢复纯朴的本性,天下无难事。恢复纯朴的本性就是“修身”。“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道就是要修复本真,这是治理天下的第一要务。

道家与儒家修身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只是修法有很大不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教化下入世的文化精英一辈子践行的路,为伟大的华夏文明培养了无数个捍卫者。对比此章的“修之于身,修之于家,修之于乡,修之于邦,修之于天下”的五个层级,可以看出儒家和道家修身的道路有很大不同。

儒家修身的境界很高,《大学》把修身深入到“正心诚意”。老子的修身则在一个“真”,求真才能是真正的修身。求真是最难的,世人用美妙的言语掩盖自己的谎言,这些谎言可以说服他人,但最难说服的是自己,修道于身即为求真。

真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就是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断绝一切人间的名利,才能使自己的真心如明月般开显出来,这颗真心就是玄照妙心,就是不生不灭之心。

修道者的心是活的,因为修道者知道这个身体只是显形,不是恒久的,身体的背后有一个本真。不修道者心中只有这个身体,人生就是衰老病死的不归路。

老子说“自胜者强”,而世人总是认为人无法战胜欲望,认为欲望是人的本质。真我显现,欲望就无立足之地,将被彻底战胜,人与人之间就恢复了天然的祥和之气,人间不再有争斗。

“观”是此章的妙,修心要观,入道要“观”,入世要观,治天下要观。世人以眼观只见其徼,圣人以“无心”之心观才是妙。观是证悟者对待世界的独门秘籍,世界之妙,全在观的真功夫,观的功夫就是入道之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时间是最好的裁判
如何理解老子的“家文化”?
如何理解老子所说的“以身观身,以家观家”?
老子·德经·第五十四章
老子·德经·第五十四章
【悟道论道】内修自身 外济天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