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1乾卦解读(通俗版)

初稿2015.3.1-2015.4.1

乾卦是周易的第一卦,第二卦是坤卦,乾坤就代表天地。中国人对“乾”字很熟悉,常说朗朗乾坤扭转乾坤,清朝有一个皇帝叫乾隆,寓意“乾道昌隆”,故宫有一个宫殿名叫“乾清宫”,取自“清气上升为天”之意。金庸武打小说中有“乾坤大挪移”的绝世武功,世人对乾卦中的有些描述也都耳熟能详,平日中常常引用“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朝乾夕惕”、“飞龙在天”、“九五之尊”、“亢龙有悔”、“高处不胜寒”这些词语。 

天高高在上,地温顺处下,在中国人心目中,天象征伟大威严公正无私,青天大老爷,天打五雷轰,光天化日。为什么圣人不把这一卦叫做“天卦”而命名为“乾卦”,是因为“天”只是指自然界的天,而“乾”的字形却涵盖了天的所有因素,既代表天体自强不息地旋转,又象征其过程的曲折性,还描绘其无首无尾连绵不绝,所以圣人将这一卦命名为“乾卦”。

天施地生,天是宇宙自然的源动力和领导,大地顺应天道而生养万物,没有天就没有地,没有天地也就没有了万物。天上日月星辰循环往复,造成了大地春夏秋冬四季轮转,万物依次排列在天地之间,跟随着天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盛衰交替却生生不息。

自然界的万物面对天地,说得好听些是顺其自然,说得难听些是束手无策任其宰割,老子说“天地视万物为刍(chu)狗”,天地对万物没有偏爱,也毫无同情之心,春回大地枯木逢春,到了秋冬萧条枯萎潜藏,等待来年春归再开始一轮新的循环。人立于天地之间虽然也不得不遵循天地大道,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趋吉避凶,在天地顺畅时借势上青天,在天昏地暗之际学会如何保护自己,这就是人与自然万物的区别所在。

《易经》是一本什么书,其宗旨是借天道说人事,人是万物灵长会制造并善于使用工具,人在与天地打交道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自然规律,并为自己所用,懂得了顺天则昌逆天必凶的道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认识和体会,先民们把这些所得一点点地装进了《易经》这套系统中。所以说《易经》是近万年来全体华夏先民的一本百科全书,是中国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并不是某一个人独自写成的,只不过假借圣人之手加以总结整理而成罢了。

人类的智慧和经验是慢慢积累起来的,所以《易经》也经过了至少数千年的演变和完善,《三字经》中说“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易经学说诞生于八千年前的伏羲,夏朝的易经版本叫《连山易》,商朝的易经版本叫《归藏易》,《周易》是周朝的周文王编撰的,故称《周易》。因为《连山易》和《归藏易》是半成品且已失传,从伏羲到周文王经过了五千年的修改,周易是最后的一个版本,已经非常完善了,现在一说起易经一般指的就是周文王的《周易》。

之前的很多易经版本因为是半成品不太完善,有些话在今人看来会显得幼稚可笑,可能还带有浓重的卜筮迷信色彩,但《周易》这个版本却达到了很高的哲学高度,每个字辞都是对宇宙自然人生的深刻领会和提炼,基本上抹去了最初的卜筮痕迹。很多学者至今还存在着这样的看法,认为《周易》充其量也不过是一本卜筮的记录,不算是一本哲理书。后来孔子编撰《易传》,写了《十翼》的十篇文章,才勉强升华到哲理的高度。形成这种错误是由于没有把周易读懂的缘故,《周易》本身就是一套非常完善的哲学系统,而《易传》是孔子总结的前人们学习周易心得体会的精华,并侧重于从儒家的角度对周易进行解读。其实对周易理解最深的首推老子,老子是周王室图书馆的馆长,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老子有机会接触到周易最核心的机密,待他把周易的哲理融会贯通之后,老子选择其中最精华的部分形成了自己道家的思想体系,写成了《道德经》的八十一章,而每一章的内容都能从周易的卦爻辞中找到出处,在我写的每一卦的《完整版解读》中,我都会搬出涉及到的《道德经》中的有关章节进行相互印证。

每一种易经版本的卦名和卦序可能都不一样,《连山易》把象征大山的艮卦作为首卦,《归藏易》把象征大地的坤卦作为首卦,周文王的《周易》把象征天的乾卦作为首卦,将乾坤两卦放在最前面是有其深意的。首先,隐含着周人的政治信仰和抱负,中国人将帝王称作“天子”的说法是周人率先提出来的,周人要推翻商朝必须师出有名,所以想到了老天,自己作为天之子是替天行道。其次,周易的宗旨是“借天道说人事”,天和地是自然界最大的两类物象,脚踩大地仰望苍天,没有天地就没有万物和人类,也谈不上周易的诞生,更形不成周易的框架和思想体系了,所以周文王把乾坤作为周易的前两卦。

人要跟随天地大道而行,那么你总得告诉我们天地是如何运行的吧,否则何以遵守,乾卦和坤卦就是专门描述天地运行规律的,然后告诉人们如何作为。

什么是天,什么是天道,天文学是华夏先民最发达的一门学科,人们仰望天空,天空布满了星辰,有北斗七星和北极星为我们指引方向,还将天上的星系划分成“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组,“日月”是天上最明亮的两个星球,也是与地球上的万物最息息相关的,太阳给地球带来温暖,月亮晚上给地球照亮,尤其是太阳的作用最大,太阳光线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复转照耀,直接造成了地球上的春夏秋冬。

以上所有这些天象都是天道运行的具体表现和规律,可是如此繁杂无序让人如何归纳啊。而我们的圣人们却用“元亨利贞”这极其简练的四个字,就总结出了天道运行的总规律,这是站在哲学的制高点,撇开了日月星辰这些具体的运行天象,从中提炼出了天道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在规律,如此高屋建瓴不由得不让我们后人赞叹,不仅叹为观止简直要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元亨利贞”这四个字中国人非常熟悉,元首元气开元纪元,亨通利益利用得利,贞洁坚贞贞固,很多人开店也起名为“亨得利”。“元”是元气,乾天是宇宙的源动力,就像人的“精气神”。乾天能让万物亨通无阻,故称“亨”。乾天能使万物得利,故称“利”。乾天的“道”赋予万物成为其“德”,并能使万物得以贞固保存下来,故称“贞”。这个过程并不是到了“贞”就停了下来,而是“贞”下起“元”,再开始一轮新的“元亨利贞”,天上的日月星辰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的。

圣人从天道引申到地道,再告诉君子和君王如何作为。天道的“元亨利贞”对应大地则是“春夏秋冬”,春元夏亨秋利冬贞,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对应到普通君子身上,则是“仁礼义智”,相当于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君子修身养性应该遵循这样的天道规律。最后圣人将其上升到君王帝王的层面,乾天是宇宙自然的领导和主宰,那么帝王作为人世间万民的首领,也要遵循天道“元亨利贞”的规律,领导万民为“元”,使万民亨通成长为“亨”,使万民和谐相处为“利”,由此万民安居乐业为“贞”。

圣人用“自强不息”赞扬天道的精神,清华大学将其和第2卦坤卦的“厚德载物”连起来作为校训。你看天上的日月星辰循环往复,好像没有外力帮助,本身就具备了无穷无尽的强劲动力。所以君子既要学习乾天的精神,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也要学习大地的品德,任劳任怨承载万民。

圣人在前面总结了天道运行的大原则,但太过笼统难以具体落实执行,所以圣人接下来继续详细描述人如何跟随天道而行。天和地相互配合才能生养万物,所以天为主宰地为从属,相对于人世间就有君有臣,在一个家中有父有子,在一个单位有领导有下属有正职有副职,做一件具体的事情有决策者也有执行者,任何事物都有主次之分。所以乾卦讲的是为君为领导的艺术,坤卦就描述为臣为妻为民为下属为执行的具体作为。

如何做好一个君王一个领导一个父亲,如何自己主导把一件事情从头到尾做圆满,这就是乾卦所要讲述的道理。从大的方面讲,首先你要有能力有担当,然后还要讲究策略,不管怎么做都要遵循天道。

在乾卦中圣人以龙作比喻,龙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神物,入地潜渊腾云驾雾神通广大,最能体现乾天的刚健特性。中国人崇尚龙马精神,龙腾虎跃,龙凤呈祥,神龙见首不见尾,将帝王称作龙,把帝王的坐卧器具称作“龙椅龙座”。但是威龙再无所不能也要受天时的限制,要跟随天时而动,威龙仲春始出,但仲秋乃收,寒冬还要潜藏于泽渊和大地深处,所以人也要像龙一样,跟随天时行止有度进退自如。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动物的“龙”就相当于自然界的“雷”,那么龙和雷的活动规律是什么。圣人从天地自然时序的角度,将其形态和行为归纳为六种,将过程分成六个阶段。

那么这六个阶段从何时何地开始?初始的第一个阶段如何来制定?“宇宙”代表天道运行空间和时间这两大属性,“宇”是空间,“宙”是时间,一阴一阳之谓道,古人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由阴和阳组成的,乾卦的天道是最刚健的阳,坤卦之大地是最柔顺的阴,乾天是一层层阳气分布排列而成,所以乾卦的最底层就象征阳气始生。圣人站在大地上观察天地的阳气什么时候开始生发,原来是每年阴历十一月的冬至,这一天太阳运转到了南回归线,华夏这片大地上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得到的阳光照射最弱,天气也最为寒冷。但是从这一刻起,太阳光线转身又向赤道和北回归线复转,我们所处的北半球的阳光又开始明媚起来,天气慢慢转暖,白天越来越长,象征天地的阳气开始滋生和复苏,所以圣人把乾卦第一个阶段的天地时序定为“冬至”。

设置了天地时序的起始点和基准就好办了,既然乾卦代表阳气生发的规律,那么圣人就按照这个规律从下到上将乾卦分成六个阶段,也就是说将乾卦中龙的活动分成六个阶段。一年有十二个月,每个阶段就代表两个月,接下来依次是立春的正月,三阳开泰的三月,欣欣向荣的五月,丰收在即的七月,秋高气爽的九月,然后进入万物萧条潜藏的深秋和冬季,又回到最初的十一月冬至,冬去春来寒来暑往,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在不同的天地时序,龙呈现出的形态和行为也是不一样的,中国人对“龙”的习性很了解,所以圣人用“龙”来作比喻,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了。

圣人以龙的活动习性,告诉君子和君王如何遵循天道而行,将人的一生,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还将一个帝王将相成就霸业的历程,细分成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时序为冬至的天寒地冻,连雷和龙都潜伏于大地和深渊,那么人在位卑力弱之时,或者在事业的起步阶段,或者一个人刚到一个新单位情况不明,请不要轻举妄动。

第二个阶段,阴历正月龙跃升大地,春雷隆隆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在于春,龙出现在田地上,犹如君子有了平台得以暂露头角获得赞誉,也象征事业开始有了起色顺风顺水,适宜君子展现其大人之德,此时年轻人容易获得称赞和提拔。

第三个阶段,阳春三月,龙在大地上呼风唤雨。象征一个人事业蒸蒸日上,君子在下层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如日中天。但此时之人极容易骄傲自大,也会引起别人的嫉妒,不像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那样惹人喜爱和宽容,想必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你在基层已经做到了最高的位置,既有能力也有地位,威胁到了别人的利益不受打压才怪。从天道来看,太阳公转一圈是一年,地球自转一圈是一天,在一天中日升月落昼夜交替,在一年中寒来暑往有盛有衰。在乾卦中有上下两重天,你今天虽然取得了一点小成绩,但明天还得继续奋斗,日复一日不可懈怠。日中则昃一转眼就到了晚上,所以要朝乾夕惕,白天努力工作,晚上也要自我反省,看看哪里还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得到磨练,既可保住你的地位和成就,还能求得更大的发展。

第四个阶段,到了阴历五月,万物蓬勃生长,龙也在地渊和天之间来回飞翔,但还没有完全腾空而起。乾卦将天分为上下两层但不止两层,而是代表无数层。君子经过了基层的锻炼一举跃升到高层,但你在高层还是个新人,象征你的事业虽然升了一个台阶,可你在这个高平台上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初来乍到必然受到上层社会的打压。这时的君子有两个选择,一是强势进取而登天,二是审时度势原地观察待机而动。首先,从正面来看,离九五之尊只差一步之遥,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也像老百姓常说的“爬得越高,摔得越狠”,强力进取有可能一步登天,也有可能被打回十八层地狱。但总不能一直龟缩不出吧,圣人接着从反面鼓励有雄心壮志的君子,奋斗了一辈子等的就是这一天,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只要谨慎行事,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后悔,毕竟你奋斗过了,没留下遗憾。在现实世界中,有很多这样的经验和教训,越是接近顶峰就越要谨慎,但要怀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每一个君子都要牢牢铭记。

第五个阶段,阴历七月的秋天丰收在望,龙也腾空而起,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飞龙在天”。龙在天际间无拘无束尽情飞翔,象征一个君子的事业大获成功,帝王也登上了九五之尊的宝座,中国人把君王比作“九五之尊”,就是从乾卦中引申出来的。但这时不能骄傲自满,因为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君王们把自己称作“孤家寡人”,也是自嘲高处不胜寒啊。

到了最后阶段,进入阴历九月的寒露霜降时节,震雷和威龙仲春始出仲秋乃收,这时候的龙要重新潜回深渊和大地深处休养生息,如果还在天际飞翔将无处可去悔之晚矣,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亢龙有悔”。这时候的震雷也要收声了,俗话说“冬天打雷,十栏九空”,冬天如果还打雷,说明天地的阳气泄露了,人身的阳气守不住了,动物遭殃,人得病,人世间的传染病会爆发蔓延开来。丰收的喜悦过后万物也随之枯萎凋谢,春夏秋冬循环往复,万事万物发展到盈满鼎盛阶段必然会向反面转化,不可能长久保持。引申到人事上,一个人登上了事业的最高峰,就要开始走下坡路了,爬到了山顶转身要下山,此时如果还看不清形势忘乎所以,有你后悔的那一天。上升到国家治理的层面,象征君王过于高亢,远离民众失去根基,真正变成了孤家寡人而懊悔不已。

综上所述,乾卦就是这样以龙来做比喻,神通广大的龙尚且要跟随天时而动,更何况小小的人类。刚开始潜龙勿用修身养性,第二阶段初出茅庐获得赞誉,第三阶段危机来临朝乾夕惕,第四阶段跃升高层,或者一飞冲天,或者谨慎观望等待时机。第五个阶段飞龙在天大获成功但要戒骄戒躁,第六个阶段日中则昃物极必反不能太过高亢,转身再进入下一个“潜龙勿用”的循环,踏上新的征程。 

从乾卦描述的六个阶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君子建功立业的足迹,也可以看出一个公司一个国家发展的完整历程。万事万物都是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就像爬一座山不能直线登顶,而是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蜿蜒而上。人世间的事业也是积小成为大功,永远不要满足于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而要像日月运行那样,日积月累循环往复,要完成无数个乾卦的六个过程,最后才能登上事业的最高峰。

天地是宇宙和万物的主宰,乾坤两卦是周易的门户,也是周易的总纲领和最典型的范例,周易共有六十四个卦,其余六十二卦就是乾坤所生的孩子,身上流淌着乾父坤母的血液和基因。乾卦是纯阳之卦代表天道,坤卦是纯阴之卦代表地道,其余六十二卦则是阴阳相杂,代表天道地道之间复杂的人道,人立于天地之间就必须遵循天地大道而行,在其余六十二卦中的每一个阶段如何作为,都要借鉴参考乾坤两卦中所描述的天地道理,这样看来,周易六十四卦所讲的几千个道理,都是从天象和地理引申出来的,没有一个字和一句话是空穴来风。所以说读懂了乾坤两卦,那么就掌握了打开周易殿堂的钥匙,也等于对周易理解了一半。

乾坤两卦描述了天地运转的总规律,也代表一个事物一个国家发展的全过程,那么其余六十二卦则只是这个完整过程中的一小步。人的一生要经历各种风风雨雨,从艰难出生经过父母辛勤养育,然后是“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起起伏伏,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会有辉煌也可能遇到挫折,其余六十二卦就是模拟人生路上的六十二种具体状况,而在每一个具体的阶段如何作为,同样要遵循乾坤两卦所阐述的总原则。

作为一个君王和领导,一辈子或每个阶段如何作为,要向天学习,把天道作为总纲领和指导方针。作为一个臣子和从属,一辈子或每个阶段如何作为,要向大地学习,把地道作为总纲领和指导方针。

可以把乾坤两卦当成一棵参天大树的两个主干,那么其余六十二卦则是六十二个树枝,但树枝的生长离不开树干。

可以把乾坤两卦作为一本百科全书的总纲,那么其余六十二卦就是六十二个章节,分别讨论不同的命题。

可以把乾坤两卦看成是人生的总路程,这段路共有六十二步,那么其余六十二卦则是其中的每一小步。

由此可见,每一个人都能从乾卦和坤卦的哲理中得到启示。可能马上就会有人问,我只是一个普通小老百姓,无官无职还没有能力,乾卦对我有何用?问得好,任何人都会在不同层面和环境下充当不同的角色,就拿一个人一生的角色转换作比喻,小时候是孙是子,中年是父母同时还是子和女,老年又是父母又是爷奶,这就表明人一生中会扮演或是君或是臣的角色。况且每个人每天都要独立做很多事,比如说就是一个捡破烂的,他也会绞尽脑汁想办法多捡些值钱的,自己自主做一件事就是自己的领导啊,也可以称之为“龙”啊。

从乾卦到坤卦的过渡,一阴一阳之谓道,独阳不生独阴不长,天施地生,乾为大始坤作成物,没有坤卦阴柔的加入,光有乾卦阳刚孤掌难鸣。对应人世间,失去下属和群众就成了光杆司令,光有父没有母也生不出孩子,所以乾卦之后,代表万物万民和母亲的坤卦就要粉墨登场了。

坤卦中也深藏着周文王的政治抱负,文王把西周和自己比作坤卦,坤地厚德载物,天佑有德之人,寓意西周和文王都要永远跟随天道而行,作为天之子替天行道成就王业。

 张武忠 2016.9.29于北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传·说卦传》原文及注解
《每天学一点周易》(四十一)快速了解第2卦坤卦
老子本易
行与天下 易经经典语录及翻译
《易传》之成书及学派归属问题考辨
张文智:论《易传》的象数、义理合一模式与天人合一的理论架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