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觉时间管理没啥用?试试精力管理




当我在工作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我尝试去学习了一些时间管理的方法。例如要事第一法,番茄工作法,四象限法则等等。


然而在实际运用这些方法的时候,我很快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就是说我总会感觉自己的精力不够用。


例如,每天我都会列出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情,然后逐个去做。但是往往在做完第二件事情的时候,就感觉大脑有些疲惫了,工作效率也开始直线下降。


后来我慢慢意识到,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精力的投入。如果没有旺盛的精力做基础,纵使掌握最棒的时间管理方法,也无法高效的学习和工作。



在《精力管理》一书中,我读到了一句很受用的话:精力,而非时间,是高效表现的基础。


那么,该如何对我们的精力进行有效的管理呢?读完《精力管理》一书之后,我从书中总结出了7个实用方法,来帮大家找回鸡血四射的状态:


1
调整呼吸


可别小瞧了呼吸这件事。科学的呼吸方法不仅有利于恢复精力,同时又能带来深度放松。在《自控力》一书当中,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个呼吸方法,非常管用,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将呼吸频率降低到每分钟4—6次;每次呼吸用10—15秒的时间;要有足够的耐心,只要做1—2分钟的呼吸训练,就可以提高精力储备。


2
合理膳食


精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食物。我们的大脑需要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糖分来转化成能量。当你感到饥饿的时候,你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精力管理》这本书当中提到,一天内吃五至六餐低热量而高营养的食物能够供应稳定的精力。也就是说,在保证一日三餐之外,我们还应该在早饭和午饭之间,以及午饭和晚饭之间,给自己吃点零食。


那么,吃什么样的零食比较好呢?


建议是,两餐之间的零食热量应该控制在100至150卡路里之间,并选择低糖的食物,例如坚果、葵花籽、水果或半条200卡的能量棒。


3
补充水分


我们不能总是等到非常口渴的时候才去喝水。因为等我们真正感到口渴的时候,身体或许已经缺水很久了。喝水不足会损害大脑的注意力和协调能力。


那么,每天究竟应该喝多少水呢?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资料,流传最广的一个说法就是“一天要喝8杯水”,但是这一说法也有很多人质疑其科学性。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新版本“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建议每天饮水1200毫升,约6杯水,每杯水200毫升左右。


折算成600毫升的矿泉水,那一天喝两瓶就足够了。当然,如果大量运动的时候,饮水也应适当增加。


4
保证睡眠


除了饮食和呼吸之外,睡眠是人类精力恢复的另外一个重要来源。“即便是少量的睡眠缺失,也会深刻影响力量、心血管能力、情绪和整体精力水平。


普遍的科学共识是:人体每晚需要7至8小时的睡眠才可以运转良好。”


曾经一段时间,我常常会拖到很晚才睡,但同时又会在第二天很早就起来学习,于是就没有办法保持充分的睡眠。


然后,我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什么叫做“早起毁一天”。由于没有充分的睡眠,一天都会哈欠连天,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自然也高不到哪里去。


5
增加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会让一个人浑身都充满活力,而消极情绪则会耗尽一个人的精力。

“从精力角度来看,负面情感代价昂贵且效率低下。它们会快速耗尽我们的经历储备,好比一辆高油耗的汽车。”


那么,如何才能增加一个人的积极情绪呢?


远离那些喜欢抱怨的人,多做一些能够提升积极情绪的事情。例如,累了的时候,戴上耳机听一段轻音乐。在一个安静的屋子里,读一本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书。或者是到附近的公园去走一走等等。


千万不要指望刷朋友圈可以带来积极情绪,很多人都是越刷朋友圈,越感觉到无聊和空虚。


6
变得乐观点儿


悲观的思维方式也会损耗一个人的精力。


如果你很容易因为别人一句批评的话,或者是自己犯下的某个错误,或者是捉摸不透的未来而感到忧心忡忡,那么你需要调整一下自己偏悲观的思维方式了。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里格曼教授认为,乐观是一项可以习得的技术。


对一个悲观的人来说,应当学习一些让自己变得乐观的技术。乐观技术当中最核心的一项技术就是:以事实为依据,和脑海中自动涌现出来的负面想法进行辩论。


打个比方说,你成功的坚持了29天的减肥计划。在第30天的时候,你放松了警惕,忍不住吃了一块提拉米苏。


对于一个悲观的人来说,他就很容易以偏概全,认为自己的减肥计划失败了,然后断定自己是一个没有意志力的人,从而放弃减肥计划。


这些想法其实都是一些自动的负性想法。如果我们以事实为依据,和这些负面想法进行辩驳,就会发现:偶尔吃一次甜点并不能说明你的减肥计划就失败了,更不能说明你就是一个没有意志力的人。


因为吃一次甜点又不会让体重马上上升,而且只要后面继续坚持减肥计划,就依然有可能减肥成功。


7
寻找使命感


没错,就在写这篇文章的前一天,我连续给学生开了三场班会,同时又上了近两个小时的幸福课。


虽然身体很疲惫,虽然感觉精力有些透支,但是我依然能够坚持下来,并且给别人留下激情四射的印象。


为什么呢?因为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候,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能够帮助学生成长或者是帮助他们变得更加幸福,是我的个人使命所在。


有时候,在使命感的支撑下,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志力来弥补精力的不足。例如,某个献身于新闻事业的记者,可以凭借意志力,连续24小时不休息去直播某个重大的新闻事件等等。

尼采曾经有这样一句名言:“知晓生命的意义,方能忍耐一切。”


如果你知道为什么而奋斗,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感,那么,再苦再难的生活你也会忍受过去。



  • 本文转载自:新浪微博 & 公众号 @小宋老师的幸福课

  • 小宋老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幸福课讲师,多家报纸、杂志专栏作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靠谱儿的文艺青年。






欢迎更多个人、媒体与企业与我们展开内容合作,请联系wx@careerdream.org注明“金融求职编辑部”

@金融求职 保留所有权利


职面

让您与90万金融人才一键约见面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相位(Phase)&宫位(House
无法集中注意力?爱走神?4个习惯帮你大幅提升效率
精力充沛是一种能力,不会就出局
考研准备的不好,要不要放弃直接准备明年再战?
比管理时间重要1000倍的,是管理精力
《超级精力管理术》:你一定用得上的10招精力管理法,从此告别力不从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