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蝃蝀是座私奔的桥



蝃蝀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

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蝃蝀是座私奔的桥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蝃蝀挂在东方的天空,没有人敢点指它的方向。蝃蝀就是天边的彩虹。这首诗就以彩虹的名字命名。《蝃蝀》,它出自《诗经》十五国风中的《鄘风》。很早以前,就有人考证,鄘风、邶风和卫风,其实都是流传于卫国的诗篇。那么,这一道挂在东方的蝃蝀,其实就是古老卫国的一条彩虹。不过,蝃蝀虽然是这首诗的名字,却仅仅是一个起兴。诗人写下这首诗,当然并非为了赞美彩虹的美丽。

彩虹挂在东方的天空上,没有人敢于点指它的方向。我听说有这样一个女孩出嫁了,她嫁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远离她的爸爸、妈妈,哥哥和弟弟。有一条彩虹挂在了西方的天空上,她出嫁的那天,蒙蒙的细雨下了整整一个早上。我听说那个姑娘真的出嫁了,她嫁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恐怕她这一生都见不到自己的哥哥、弟弟还有爸爸、妈妈了。哎,她可不是一个好姑娘,她非要破坏父母给她定下的婚约,这下,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个不守信用的一家人,这下,在没有人能猜到她以后的命运会是如何了。

原来,《蝃蝀》的诗,来自一个有彩虹的早晨,诗人看见了彩虹下,一个他曾经认识的姑娘拒不接受父母安排的好婚姻,悔婚远嫁他乡。诗人有感,打算用一首诗谴责、抨击这种坑害家人、也坑害自己的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的婚姻秩序,崇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原来这首《蝃蝀》的诗竟然是一首超级封建的警世诗。这样一种宣传包办婚姻,坚决反对自由婚姻的诗,实在与今天我们的价值大相径庭。可事实上,全是这样吗?

《蝃蝀》所诞生的先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家作为十家九流中的一家,对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却并没有垄断人们的思想。诗人反对这位不守婚约非要坚定地嫁给自己爱人的新娘,但是诗人无情的批判,甚至是恶毒的诅咒依然无法阻止新娘的出嫁。可见,在那个自由的年代,人性中的爱欲没有礼乐束缚,姑娘敢于、更能够拒绝父母的安排,选择自己的爱人。

《蝃蝀》,这首老夫子写成的封建诗却从另一个侧面记下了爱情的自由。由此,蝃蝀是一首封建的诗,却又是一座私奔的桥。在那个满是彩虹的早晨,姑娘的婚礼虽然被写诗的夫子搅了,而且在后来的时光里,那么多迂腐的书生,古板的士大夫都站在了夫子的身后,一起诅咒那私奔的姑娘。但好在,她选择了己的真爱,想来一定获得了自己的幸福。只不过,这世俗的世界欠她一个祝福,当雨过天晴的时候,当彩虹出来的时候,就让我们登上她私奔的彩虹桥,为她送上一个隔空两千年的祝福吧。

 

《归来吧,蝃蝀》

天外的虹挂在东方,

没人敢点指它的方向。

私奔的新娘在他乡:

爸、妈,

哥、弟,

你们好吗?

 

清晨的虹挂在西方,

蒙蒙的雨是终了清晨的衣裳。

私奔的新娘在他乡:

哥、弟,

爸、妈,

你们好吗?

 

天外和清晨的虹,

东方和西方的天空。

我是追虹长大的新娘,

爸爸、妈妈,

哥哥和弟弟,

只有我:

私奔在自由狂欢的路上。

 

来源:中国广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徐志摩《再别康桥》原文阅读、作者简介、基本解读与精华鉴赏-人教版-中学语文网
★再别康桥读后感800字_读后感800字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原文以及赏析!
《再别康桥》导学学案
《再别康桥》画面美细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