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案例 | 城市关键性交叉口缓堵治理
Introduction

城市关键性交叉口运行特征


城市关键性交叉口主要是指贯通性主干路与主干路相交路口、快速路匝道相衔接路口等流量较大的大型路口,作为城市交通流量的集散节点,承担着各方向交通的转换和衔接作用,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干线交通甚至相邻片区的通行效率。由于流量大、冲突严重、运行复杂等特征,其往往成为路网中的拥堵点。


典型问题与优化措施


01
渠化设计粗放,通行效率低

➤ 问题分析:相交的主干道路幅较宽,交叉口面积较大,车流通过时间较长,增加了信号清空时长,影响了通行效率。

➤ 优化措施:完善路口车道渠化和各流向交通组织,挖掘交叉口通行潜力。

➤ 实际案例:

【改造前】甲市某路口面积大,停车线靠后,导致车流通过时间与行人过街距离较长,绿灯放行后期滞留的行人与即将放行的机动车冲突现象明显,影响了路口正常运行。

【改造后】压缩中分带和机动车道宽度,增加进口车道数,提升西、南进口方向直行和左转方向通行能力;西、北进口方向右转车辆提前驶入辅道;路口内增设左转、直行待行区,有效提升路口蓄车能力。

02
信控方案简单,匹配性不足

➤ 问题分析:部分大型路口信控方案简单,时段划分粗放,未能匹配实际运行车流,出现绿灯空放、车辆多次停车等待等情况。

➤ 优化措施:根据交通流不同时段的变化特点,通过细化控制时段、优化配时方案,提升控制效率。

➤ 实际案例:

【改造前】乙市城区关键节点相交道路均为通勤主干道,其中东西双向6车道和南北双向8车道承载着市区主要交通流,但路口全天仅设置3个时段控制方案,难以满足不同时段通行需求。

注:A相位为南北左转,B相位为南北直行,C相位为东西左转,D相位为东西直行。

【改造后】根据不同时段的车流量对各个相位的放行时间进行调整,从原来的5个控制时段3套方案优化为7个时段4套方案,满足时变流量通行需求。

03
交通压力集中,通行能力不足

➤ 问题分析:关键控制节点的交通吸引力较强,高峰期间交通流量巨大,而承载能力往往不足,车辆快速集聚引发拥堵,甚至出现向外围区域蔓延的情况。

➤ 优化措施:通过上下游及周边区域信号的协调控制,减缓进入的车流速率,同时提升下游车流释放效率,减轻关键节点交通压力。同时利用地图导航、路况告知、推荐路径等措施引导周边片区车流避开拥堵节点,均衡路网交通负荷。

➤ 实际案例:

【改造前】丙市商圈核心路口东向西车流较大,车辆需二次或三次排队,存在较为严重拥堵现象,且经常溢出至上游路口,引发区域性拥堵。

【改造后】维持相交道路南向北协调的同时,增加南进口左转、东进口直行与下游直行的协调,连接两条平行的道路,组成“H”型片区信号协调控制,减少东进口排队长度。

04
流量时变显著,压力分布不均

➤ 问题分析:关键节点相交道路多为通勤干道,高峰期潮汐现象显著,交通负荷严重失衡。受节点所处区域的影响,不同时段的通行需求存在差异,表现在部分进口不同转向间存在失衡现象。

➤ 优化措施根据道路不同方向流量的变化特征,实施可变车道、潮汐车道、借道左转等交通组织方案促进交叉口空间有效利用。

➤ 实际案例:

【改造前】丁市中心城区通勤节点早高峰时段,路口由北向南直行车辆较多;晚高峰时段,路口由南向北车辆较多,路口排队长,容易出现排队溢出。

【改造后】将路口南进口最左侧机动车道设置为潮汐车道,其中早高峰时间段由北向南通行,其他时段则为由南向西左转通行。同时南进口第三车道改为可变车道,路口组织和放行方式同步调整。

05
行人过街困难,存在安全隐患

➤ 问题分析:由于路幅较宽,行人过街路径过长,很难在一个相位时间内通过,行人在道路中间滞留,存在安全隐患。同时高峰期间行人流量较大,过街通道空间不足引发交织冲突。

➤ 优化措施:优化过街横道设置位置,同时设置二次过街安全岛保障行人过街安全,条件允许时,同步设置二次过街信号,提升过街体验。当路口行人流量较大时,将行人过街与非机动车过街路径进行分离,并适当提升过街通道宽度。

➤ 实际案例:

【改造前】戊市交叉口行人和非机动车过街流量大,交叉口范围内慢行空间不足,高峰时期非机动车和行人相互交织,秩序较乱。

【改造后】针对交叉口现状人行横道线较窄、过街流量较大的矛盾,将原5米的人行横道拓宽至8米,其中包括4米人行道和4米非机动车道,明确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路权;扩大交叉口四个慢行渠化岛的面积,提高排队等待的行人和非机动车数,提升一次过街通行能力和等待舒适度。

06
机非冲突显著,交通秩序混乱

问题分析:部分处于通勤路径的关键节点,非机动车流量往往较大,与机动车交织严重,秩序混乱。

优化措施:当非机动车流量较大时应增加等候区面积,同时在信号控制上可考虑采用“蓄水式”放行等控制模式。

➤ 实际案例:

【改造前】己市中心城区路口非机动车流量较大,候车秩序混乱,转向非机动车左转机非交织严重,影响路口放行效率。

【改造后】增设非机动车待行区、LED诱导屏,同时在信号控制上采用“蓄水式”放行模式,引导非机动车有序通行。


治理小结


城市关键性交叉口的交通优化应根据实际运行情况,综合考虑交叉口所处的区位、周边用地特征、改建条件、慢行交通等因素,综合施策、一体优化。核心目标在于时空协调优化,提升通行能力及运行效率。

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类措进行针对性提升优化:

首先是精细组织渠化,充分挖掘通行潜力。通过设置右转渠化岛、前移停车线等措施缩小交叉口面积,提升车流通过效率,有条件的路口可通过压缩车道宽度,改建侧分带、中央绿化带等措施增加车道数量,提升通行能力,同时要保障慢行通行空间和过街安全。

其次是分析运行特征,开展动态优化控制。根据交通流不同时段的变化特点,改变单一的控制方案,通过细化控制时段,实施多套方案提升控制效率;同时根据流量方向变化特征,鼓励实施潮汐车道、可变车道、借道左转等动态措施,实现交叉口空间有效利用。

最后是由点及面,控制车流压力,主动均衡负荷。通过上下游信号的协调控制,实现“慢进快出”,减轻关键节点压力;做好沿线片区交通组织,合并、关闭或是调整进出口功能,避免距离交叉口过近开口带来干扰;利用好导航、诱导等措施,引导周边片区车流避开拥堵节点,均衡路网负荷。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精细化典型案例汇编》系列图书陆续出版中

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主编的工具书《城市道路交通组织精细化典型案例汇编》已出版三辑,聚焦城市交通治理过程中的典型问题,主要包含交通组织精细设计、信号控制优化、交通安全改善、智能交通规划等主题,以案例为载体展示实际问题治理的全过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直击上海街头典型交通违法行为!这13种错误你犯过多少?
新规科目三全程教学,看了都通过了!
盘点40种低素质行车习惯,老司机秒懂!
定了!南城和莞城这12个地方这样治堵
汽车驾驶员安全教育考试及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点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