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晋人笔法,此文一点即破

《书谱》则说得非常明确,毫不费解:

不管何种笔画,行笔都要高速地加速而书――“导之则泉注”;停笔要擒得定――“顿之则山安”,要像大山一样巍然不动,使住笔“峭拔”。

当然,不要忘了在“停顿”的瞬间需要完成系列的动作,尤其要蓄势发力。

駃之“战行”,根据战况可以沿着直线,也可以沿着曲线,甚至团团转,有如电视画面中的三英战吕布。曲率半径很小的战行,就是书家所说的挫笔:“挫者,顿后以笔略提,使笔锋转动离于顿处,有横、有直、有转,看字之体势,随即用收笔或又用顿运行。” (蒋骥)可以说,挫笔是专为在狭小范围内也能高速疾势而书的涩势。它在曲线战行中高速迴转,半程虚、半程实,出虚则蓄势,入实则发力,即使书写的笔画范围受到诸多限制,如画的两端、转折以及包括调锋在内的直画的内部,也能痛快淋漓地实现很高的行笔速度和加速度,做到处处都疾势而书,使点画得势得力而劲健。正是这种窄小范围内的高速迴转,很可能被一些书家误读成“绞转”了。

总之,无论《九势》还是《书谱》,强调的行笔节奏是疾势与急停的交替。但是现在,关于节奏的论说,从论文到教科书,往往被说成快速行笔与慢速行笔的交替,自然远离“晋人笔法”的真谛了。把“迟”演绎成“速度缓慢”,可以说是“渐渐忘了‘涩’字的意义”、不解“涩”是为了重新蓄势发力、是为了“疾”,所种下的苦果,是宋元以后帖学日渐式微的重要原因。

“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是立足在《九势》的基楚之上的,那里早有了关于藏锋与藏头即要求中锋铺毫的规定,是行笔的大前提,因此当我们抛开背景,独立进行说明时,应补上这一前提:

在中锋铺毫的前提下,以疾、涩之法行笔,处处以疾势而书,这就是晋人笔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11[书法]--闲暇草书汇--“晋人笔法”
书法之“疾”与“涩”
疾涩
何谓魏晋笔法或晋人笔法
学书法,巧用晋人笔法
蔡邕《 九势 》(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