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应如何面对“问题孩子”?

 

家长应如何面对“问题孩子”?

 

常言道,孩子都是自己的好。这话是对外而言的,其实不少家长心里都明白,自己的孩子并非完美,总会存在各式各样、或大或小的问题。甚至有些家庭还会存在有明显“问题”的孩子,例如厌学、过于内向、贪玩、上网无节制、不守时、撒谎等问题。虽然家长也试图改变其行为,但往往效果并不明显,或变好了一段时间,没多久又恢复原形。

 

必须承认,改变行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只是就事论事,通过行为改变行为,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例如孩子无节制上网现象,有些家长会好言相劝:“把作业做完再玩”、“每天只能玩一个小时”、“玩时间太长,对眼睛不好,会影响视力”。这些方法可能有点用处,但终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个别家长的心情只能用无可奈何来形容。

 

另外一些家长则采取批评或威胁的方法:“下次再玩就没收手机!” “再玩我就不客气了!” 其实这种沟通方式同样也是没有长期效果的,一时的批评和威胁也许会起作用,但如果家长不在旁边的情况下,孩子的行为方式可能又回到从前甚至出现逆向反弹。

 

因此,要想让人真正改变,必须另辟蹊径,即不在“事”的层面上纠缠,而是提升到信念和价值观的高度。因为每一种行为背后都隐藏有相应的动机,每一种动机后面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信念和价值观。换言之,行为受信念和价值观的支配。如果某个人具有“学习最重要”的信念,他一定不是一个学习偷懒的人;如果他认为玩耍最快乐,就会把最多的时间留给玩耍;如果认为公平很重要,他看到家长或老师偏心就深为痛恨。故此,如果孩子受到某种行为困扰,家长要有能力让他看到行为背后的信念和价值观,发现这种干扰的根源来自哪里。

 

在改变他人之前,首先要改变自己,尤其是改变个人心态,这是基于两个理由:一、只有个人发生改变,才能影响到他人的改变。二、改变他人相对容易,而改变自己最难。如果最难的事情都做到了,相对容易的事情就不在话下了。

 

打个比方,某位家长是个急性子,他总是抱怨孩子动作慢悠悠,做作业经常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拖拖拉拉。他觉得这样下去,孩子学习会受到影响,为此很苦恼,不知道如何与之进一步沟通。

 

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有三种选择。其一、听之任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二、要求孩子改变行为;其三,这位孩子学习成绩还可以,只是速度和效率没有期望的那么高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必须找到与之相处的更好方法,这就是接受孩子的“慢”,让自己的心态平和下来,从而创造更好的沟通机会。

 

显然,听之任之不是很好的办法,也是不负责的行为。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的选择只能是“改变对方”或“改变自己”,接受孩子的这一特质,从而以良好的心态与孩子进行沟通、相处。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内心真正接受呢?接受自己并不喜欢的行为,这是一门大学问。以刚才的问题“慢”为例,家长可以给“慢”一词重新构建新的意义:“他这么慢,其实也有好的地方。这说明他考虑问题比较周全,做事不会太冲动”。这样的意义构架对家长而言显然是非常受用的,从而使自己看到了“慢”的另外价值:“孩子如此细致,说明他是个内心细腻的人。”通过对“慢”这个词意义的重新构架,使家长本人改变心态,对孩子做出了新的评价,从而使其用不同眼光来看待孩子的“问题”。家长通过看孩子“慢”的另外一面,养成用积极眼光来观察孩子的思维习惯。

 

接下来谈如何改变的问题。改变的钥匙是找到孩子行为后面的信念,发现其束缚信念框架,即限制性的信念。所谓的限制性信念就是禁锢人的积极思维,妨碍个人成长的想法。一旦发现了孩子限制性的信念,通过意义重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所谓的意义重构不是改变情景框架,而是在原来意义的基础上加入另外的意义。这种技巧对家长或日常沟通都很有很大作用。通过意义重构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从而改变人限制性的信念和观点。

 

通过以下例子可以看出,意义重构并不复杂,运用方式也很简单。

 

有个名叫扬格的果园主,一次突降冰雹,将其果园里的苹果打得伤痕累累。就在大家都唉声叹气时,扬格突然来了灵感,马上按合同原价将苹果运往全国各地。与往日不同的是,每个苹果箱里都多放了一张小纸片,上面写了一段既幽默又亲切的文字:“亲爱的买主,这些苹果不幸受伤,但请看好,它们是冰雹留下的杰作,这正是高原地区苹果特有的标志,品尝后你们就会知道其特别清香的味道”。买主将信将疑地品尝后,真切地感受到了高原地区苹果特有的风味。结果,扬格这年的苹果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卖得好。

 

扬格将被高原冰雹打伤的苹果赋予了另外的意义:苹果被冰雹打伤后留下了伤痕,正是这种被冰雹打伤的高原苹果具有特别清香的味道。即冰雹带来的伤痕=高原苹果的清香,这就是意义重构法。

 

意义重构法是改变他人的有效工具,也是家长人必须掌握的教育方法。例如,孩子遇到了一个严格的老师,他觉得老师几乎不近人情:每当出现错误的时候都会受到严厉的批评,一点都不留情面。孩子感到很紧张,为此很苦恼,学习兴趣也很快下降。

 

孩子认为老师要求严格是不近人情,这就是一种限制性的信念。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和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呢?有效的方法是带他看到严格另外的意义,通过提问的方式让他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严格是否可以促进个人的成长?严格是不是对年轻人更大的期望?严格可否是有意识对他进行重点培养?严格是不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作风?等。家长有意识地将严格与成长、期望、培养、良好的学习作风等意义连接起来,让他看到:其实严格并不只是等于不近人情。这就是对“严格”这个意义进行重构,经过重新构架后孩子突然豁然开朗,感觉这个老师的严格对他有更大的意义。从此,他很开心地上学,老师也发现了他心态和行为上的变化,于是对他另眼相看。其结果,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学习成绩也快速提升。

 

要想了解他人的信念,首先要理解对方行为的动机,因为任何行为背后都有某种动机或潜在的理由。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为了准确理解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我们来看下面的故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拿石头砸墙,每天都听到“砰、砰”的声音。这位身体并不太好的老人非常难以忍受,不胜其烦。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芬尼,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扔石头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扔石头。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芬尼。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芬尼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愉快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芬尼。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芬尼,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故事中,老人不知不觉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金钱而玩”,而他操纵着芬尼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这位智慧的老人使用的就是意义重构法,即将孩子们原来“快乐”的意义换为“挣钱”的意义,从而巧妙地让孩子停止了“砸墙”这个行为。

 

把人的内部动机变为外部动机,或把外部动机变为内部动机,根据不同的情况将两者进行适当的转换,这是改变行为的有效做法。

 

回到前文孩子“无节制上网”的问题上。首先要从信念和价值观入手,让其看到自身限制性的信念。虽然孩子并不直接说:“上网能给我带来快乐!”,但家长要让他看到自身的盲点:“快乐的方式很多,如果只依赖一种方式,就会损害其他能够带来快乐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看到,原来快乐不能只能依赖一种,而要重视其他快乐的方式,比如体育、户外活动、兴趣小组、专业学习等。

 

其次,要把制止无节制上网的行为从外部动机变为内部动机,即原来是家长要求孩子少上网改变为孩子自己有节制地上网。那么,少上网的内部动机或意义是什么呢?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有的是“取得好成绩,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有的则是为了“得到其他更多快乐的机会”。一个人经常无节制就意味着对自己有效时间的浪费、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而这样的行为会与上述价值观或目标背道而驰。聪明的家长要善于发现对方的内部动机并让对方意识到。

 

家长通过意义重构的方式带孩子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使之认识到以上信念是限制性或扭曲性的,从而建立新的积极信念和价值观。有了新的信念和价值观就会发生新的行为,这就是行为的有效改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应与建议的技巧
所有行为必有其正面动机
第184期:卓越父母应有的信念系统(上)
刘红梅| 父母对规则不清晰,对孩子有影响吗?
《亲子关系全面技巧》读书笔记 - 抓虾
今日分享 :每个人都是蛮子自己内心的一些需求而做事,孩子的所以行为都有其其意义的,也就是说是有意义的,但他不懂得也没有能力说出来,因为这些意义是深层的心里活动,家长要有双慧眼,辨识孩子的动机而不是要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