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体验消费式”构建博物馆展览模式创新——“主动式展览”时代来临

“体验消费式”构建博物馆展览模式创新——“主动式展览”时代来临

http://www.lwcj.com/   来源:绿维创景  日期:2009年03月12日

2008年1月23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根据《通知》,2008年起,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

至此,我国博物馆迎来免费开放的新时代,各地博物馆游客量异常爆满,以先行的湖北省博物馆为例,免费开放的第一个星期,单日参观人数屡创新高,达到免费前的10倍以上。自免费开放至2008年元旦不到两个月时间,参观者达25万人次,超过2006年的总和。

可以预见的是,博物馆的免费开放除去了人们进入博物馆的高价门槛,随之而来的则是参观人数的猛增。参观者身份的多样化,需求的复杂化,直接影响到参观的质量。在试行了去年的免费开放后,尽管我国各地博物馆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来进行自我提升,但仍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收入骤减、服务人员和要求增多、游客量井喷、设施损毁严重等众多问题。

而根据《通知》精神,我国未来的博物馆,将逐渐向国际接轨,不但继续承载着公益服务的功能,还必须最大限度实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同时需要不断提高博物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让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真正成为人们共享的文化发展成果;希望免费制度能够培育出公众的博物馆情结,从而使走入、参观、利用、享受博物馆成为人们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在这个意义上,绿维创景认为,随着博物免费开放的日益成熟,我国大部分博物馆理当站在更远的高度上,争取走在时代发展的前面,提前介入升级换代的思想准备和实践活动中去,从现在就考虑博物馆展览由被动式向主动式转换的升级。

绿维创景通过众多古城古镇、文化旅游景区、大遗址旅游开发以及其他主题博物馆等的实践案例研究发现,利用旅游消费中的“体验消费式”,采用“六元五化”手法,从游客游览博物馆的角度,是提升游客游览和观赏的较为可行的操作手法,也是博物馆产业化延伸的有效方式,是博物馆增收创利的发展方向之一。

一、“六元要素”构建博物馆新博览模式

旅游六要素中包含“吃住行游购娱”,研究博物馆的游客游览规律我们发现,六元要素同样适用于博物馆的博览模式,我们称其为“闻、读、知、感、乐、购”,即主要是从游客踏入博览馆之始,为游客的感知和游览创造新的体验。

 

1、闻

表面看来,博物馆所展示的是沉寂的“死”的文化具象,但这些静止的文化实物是完全可以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特别是科研队伍的努力下开口说话,“诉说”其产生的背景和时代的文化气象,这就是博物馆的文化解读功能——让人们通过展品了解展品所发生时代的社会文化。每件展品都有属于它的精彩,比如它们在何时代产生,出自谁人之手?是否曾属于某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或在历史中有何重要意义?即使这些资料不全,至少出土时的情况以及后人对它们的价值分析总可以让人们有所了解,以引发参观者各种丰富的联想。

2、读

博物馆简介、展品说明、导览系统……博物馆中充满了大量静态的文字、图像需要游客去研读。冰冷的文字配合冰冷的展品很难激起游客的认知欲,而长时间的阅读更会造成视觉的疲劳,严重降低游览体验。

语音讲解、3D模拟动画、情景展示空间、卡通形象导示系统等声音、影像、模拟场景等多元手段对文字说明的替代将大幅减少游客文字阅读数量,让游客在轻松、愉悦、动感的环境中“读”懂博物馆,“读”透展品。

3、知

推动专题讲座和培训班。当前市场收藏越来越热,参与收藏的人越来越多,但了解收藏以及考古知识的却很有限。博物馆作为文化、历史和知识的综合体,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人才优势和展品优势。结合自己的展品来开办相关的知识讲座,既普及知识,又满足了大众对收藏和历史文化的求知需求;同时,可以让博物馆走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到博物馆。

4、感

场馆设施是博物馆服务的延伸。博物馆的建筑达到一定的规模后,会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方的标志,成为一个城市的代表性建筑,其本身就是一个标志性景观。在内部设施建设上,更要注意细节管理。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展出环境,功能齐全、实用舒适、清洁干净的展厅,使参观者有良好的视觉享受,有宾至如归的感受。博物馆建设的成功与否,陈列展览取得怎样的效果,关键要看观众的反映:如果观众想来看,看得懂,有兴趣,回头看,作宣传,那么就是最大的肯定。

博物馆绝不应该光把展品锁在防弹玻璃的后面,但也不能随意把展品暴露在大庭广众之间,这一矛盾如何解决呢?这就需要博物馆做好“感”的工作。除了为游客营造一个干净、良好的游览氛围,博物馆还应当营造出一种与之特色相匹配的文化气息。比如,将展品的复制品摆放在大厅里,让游客能够和“展品”零距离接触,让游客能够更细致的看到“展品”的每一个细节;同时,也能够在博物馆中满足游客的合影需求(博物馆中通常禁止使用闪光灯,对拍照有所限制,但对于复制品,这一限制可以解除)。

5、乐

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博物馆与满足观众的娱乐性需求之间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博物馆展览在满足人们理解世界、解释过去和现实、探索未来的学习过程中,也要满足游客在博物馆体验中的娱乐需求。处理好这一矛盾的关键就是博物馆在重视社会教育功能的同时,应该把娱乐功能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功能,并尽可能地满足观众的娱乐性需求。博物馆娱乐功能的发挥和加强,这不仅有利于博物馆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观众,而且也有利于博物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的作用在更宽广的范围里得到有效的实现。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博物馆界将博物馆的主要功能大多还限定在馆藏、研究、教育上,而对博物馆的休闲娱乐功能认识不足。在社会日益发展、科技日益发达,人们的欣赏、娱乐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博物馆的休闲娱乐功能亟待开发和强化,这样才能在现代社会获得可持续发展。对此,绿维创景认为可以在博物馆的规划设计、产品开发与陈列内容、陈列、展览的形式和手段以及提供一流服务等方面进行有效开发。

6、购

博物馆具有开发旅游纪念品的优势,其以收藏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开发生产的纪念品具有实用、欣赏和收藏价值,能彰显地方历史文化的个性,能激发人们求购的欲望和吸引大众,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

然而,目前大多数博物馆,对旅游纪念品开发不够,缺乏个性和特色。显然,在体验经济条件下,这一做法,将越来越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第一方面,由于博物馆体验的特色与“唯一性”,要求在纪念品生产上应根据观众的独特体验特别定制,确保观众的参与性与产品的唯一性,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要。如陶器主题馆中可以开辟生产陶器的手工作坊,让游客参与陶器的制作并购买自己所生产的陶器,从而满足观众的体验要求和产品的唯一性。

第二方面,博物馆的旅游商品开发要走出低效益的误区,在旅游商品开发上不仅要具有其他商品共有的观赏性、实用性,还要富有历史文化性,具有物质效用价值和文化精神价值的统一,逐渐改变商品的结构,构成博物馆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以及与各自藏品相关的商品。

第三方面,以更宽的眼界开拓新的市场。如利用博物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广阔的礼品世界中挤出一块天地,形成博物馆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经费不足这个长期困扰博物馆的难题,使博物馆的发展走上持续高速的轨道。

二、新模式下的“五化”手法创新

1、文化主题化

好的主题是迈向体验之路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主题化展览在传统的博物馆中已经有所体现,但完全可以做到更好。基于每一个系列文物独特的历史背景,提炼一个能够吸引观众的体验主题,能够使观众在难忘的体验中受到历史的熏陶,做到寓教于乐。

一方面:在博物馆的文物陈列中,如果仅仅摆几件器物或一组器物,在手法上无法体现该博物馆的特色,游客获得的也只是零碎的器物体验感受,印象并不深刻,体验也不丰满。如果将该类器物进行整体的复原陈列,其规模、气势与体验价值皆是零散的器物陈列所无法比拟。如南京博物院艺术陈列馆玉器馆中专门创作了一个巨大的泥人工艺作品《琢玉图》,显示古代玉器从采料、开料,到粗坯、精加工、成品以及商品出售的全过程,加之鸡鸣蛙叫的音响效果,既紧扣主题,深化主题,又让观众从泥人工艺中进一步获得南方民间艺术的审美享受,引人入胜。

另一方面:推动临时性的主题化展览,如上海世博会的法兰西文化展、古埃及文化展、西藏文化展等。通过媒体或分发宣传单等进行大力宣传,甚至可以在全国举办巡展。这种突出某一主题的主动展览方式,显然更吸引人,也更容易进行推广宣传。此外,博物馆还可以配合相关文化节日和主题,进行配套主题展,例如配合世博会,开展世博主题展;配合奥运会,开展体育和运动主题展览等。这种与热点结合的方式,显然更能够一次又一次的把观众拉回到博物馆里。

2、人性化

打造以观众为本的陈列展览。陈列展览是博物馆面向大众发挥文化休闲功能的主要方式。因此,博物馆除发挥馆藏优势、经常举办各种陈列展览外,陈展的内容及展出效果也不容忽视。声,是决定博物馆文化休闲功能发挥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许多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依然单调乏味,还经常可见“不许拍照”“请勿触摸”的警示牌,让人毫无亲切之感。博物馆应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新陈列设计理念,以观众为本,寻求丰富多彩的陈列表现形式。

首先,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要由封闭逐步向互动、开放的动态形式转变。增设互动项目,让观众零距离接触一些展品,把参观变成一种交流、娱乐活动,应该成为博物馆陈列展览追求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其次,可通过一系列充满人文情趣的设计理念,把历史、文物等专业知识通俗化,打破历史类陈展采用通史体例的传统做法,在遵循科学性的前提下,挖掘陈展的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青岛市博物馆为迎接2008年奥帆赛,在今年青岛历史陈列的改陈中,摒弃大而全的通史体例,依据青岛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特点,采用“一线串百珠”的陈列理念和史话风格的陈列语言,展示青岛历史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和珍贵历史遗存。在方案讨论及设计中,得到了国内博物馆界诸多专家的肯定。

另外,应围绕陈列展览,为观众提供配套服务和多种陈展的文字资料。目前大多数博物馆一般只对外提供陈展简介,即便编印了陈列图录,亦是提纲挈领,大量的版面词不在其内。多年来在博物馆展厅内,经常可见观众尤其是中小学生手抄展览版面内容的现象,既麻烦又影响参观进度。因此博物馆应根据不同类型观众的需求,印制经济实惠的陈展文字册页等多种资料,为观众提供语音导览器、博物馆概况及馆藏文物介绍触摸显示屏及观众餐饮休息区、存包处等配套服务设施,满足观众需求。

3、互动化

玩,是体验式消费的重要缓解。博物馆怎么“玩”,怎么与游客互动,是关系到提升游客文化兴趣的重要问题。当前比较典型的互动有模拟考古,即游客在工作人员的辅导下,在一个模拟考古区内用指定的工具进行一系列考古发掘,并将相应的发掘物免费赠送给游客(其实进场可以收费,以解决费用问题,甚至可以是一条增收渠道)。这种模拟发掘很能够提升游客对于考古的兴趣。又例如,看了玉器或者钱币馆后,如果博物馆能够组织一个鉴定考试又如何呢?手把手教游客鉴别不同时期的玉器和钱币,试想一下,这会吸引多少收藏爱好者来到博物馆呢?这样的多方互动,是博物馆开发潜在游客,增加额外收入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借鉴作为销售纪念品的重要渠道。

4、情景化

文物都是劳动的结晶,但我们需要了解的不仅仅是这些“结晶”,更是隐藏在这些结晶背后的生产生活和劳动。因此,单调地展出文物,并不是一个绝佳的传承历史的方法,博物馆应该通过声光电一系列的手段,加强观众对于历史的体验。比如,上博青铜馆编钟展位附近,观众可以听到悠扬的编钟演奏,这就是典型的情景互动。而我们可以通过影视、音乐、记录、野史(即八卦)等手段,来引导游客进入历史中。例如,在青铜馆的战国区,可以播放有关战国时代青铜制作技艺的录像,可以引用一些关于战国时代著名宝剑的历史和传说,从而使观众对战国青铜器的制作技艺有一个直观明了的认识。

5、网络延展化

通过互联网延伸博物馆的传播范围。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时代,网络已影响到各行各业及每个家庭,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大众提供相关的各种资讯,是博物馆调整服务方式、延伸文化休闲服务功能的良好平台。博物馆应充分发挥现代传播网络的巨大作用,通过网上发布文物、博物馆知识、展览资讯、本地区历史文化介绍及网上办展的形式扩大传播的辐射范围,使博物馆能够跨地域发挥作用,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网络了解博物馆的展览内容,获取各种知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博物馆好展览的10个标准
让文物说话 讲中国故事
展览展示的设计中有许多关键要素需要考虑
博物馆提纲怎么写的例子
探索中华性文化:中华性文化博物馆的独特之旅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观展记(14)“中国:镜花水月”:中国文化元素的解构、重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