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学生讲解员谈:怎样讲好校史

按:本文为作者2019年11月19日参加首届“读校史·爱上财”校史讲解比赛时所作的点评。
非常高兴受邀担任首届“读校史·爱上财”校史讲解比赛的评委。点评则不敢当,在校史馆这个地方,行家云集,我只能班门弄斧,谈点学习的体会。
首先我觉得今天决赛的九位选手同学都发挥得很好。有讲人物的,有讲事件的,有讲掌故的;有讲“通史”的,有讲“断代史”的,有讲“专题史”的。各具特色,各显神通。具体排名如何,有待接下来的分数统计,我不妄加揣测。借这个计算分数的时间,我想结合今天的观感,围绕“怎样讲好校史”,谈点个人看法。
我概括了四条:有实、有深、有新、有我
一是有实。也就是事实、史实,真实是第一位的。为了获得真实的史料,需要读史、知人、阅世。需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甚至需要抓紧做一些“抢救性”的工作,从那些仍然健在的老校友处,淘到一些珍贵的一手回忆。同学们在校史馆做讲解员,本身就是“家里有矿”的“富户”,你们坐拥如此丰裕的一座校史富矿,要懂得“开发利用”,向校史馆的老师和专业研究人员请教。你们有时也会接待一些来参访的专家、校友、师生代表,他们本身可能就是一段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研究者,如果能够在讲解之余,虚心求教,一定能收获不小。
二是有深。校史讲解首先基于史实,但仅有史实,对于“讲解”二字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讲解需要调动听众的积极性,需要引人入胜。那就一定要有生动的故事性,不能是史料的简单堆叠和平铺直叙,而是要有一个明确的问题意识和框架来组织,甚至需要做一种有目的、有方向的传播和引导,这是校史育人的功能。唐代的刘知几有史才、史学、史识的提法,才是文才辞章,学是专业研究,识是义理识见。史识最难。能于同样的一堆材料中钩沉索引,小心求证,最后拎出一条逻辑线索出来,讲出一番有坚实质料作为支撑的大道理出来,可称完美。陈寅恪、田余庆先生,都是这方面的高手。大家虽然只是学生,并非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但如果能对标一流,追求卓越,一定能在爬梳史料的过程中,认识老上财、发现新上财,极大提高自己的讲解效果。
三是有新。校史讲解一定是有一些规定动作,你讲我讲大家都会讲,这些基础和底色需要保持。但同样的一段历史,我们还是要尽量横看成岭侧成峰,换换角度,讲出一些新意来,所谓守正创新。我觉得我们的校史中,有一个时间段还值得深挖,就是计划经济时期。虽然这个阶段我们学校主要处在“关停并转”过程,不受干扰的时间也就是十年左右的光景,但这个时期同样与家国命运紧密咬合在一起。校史馆刚建成的时候,我看到一张表,大致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国内经济建设进入一个小高潮,对厂长、经理、财会等人才的需求大增,我们五十年代初就有一届学生整体上提前一年、只用了三年就毕业,拿到了毕业文凭,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说到这我就想起我们很多人都记得的老校长姚耐1954年得题词“一切为着建设祖国”,这个口号还值得深入挖掘。它与当时的历史背景高度契合。我们80后小时候对一个口号非常熟悉,就是在操场上踢正步时经常喊的那句“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建设祖国,是不是上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红红火火的大建设时期的代表性口号?刚才也有同学提到计划经济时期“出生在南方,终老于北地”的上财校友,其实这句是两年前我们起草百年校庆相关文稿时拍脑袋做出的合理想象,我们那时并不掌握五十年代初期上财生源的分布和结构,但我们脑洞开了一下,“脑补”了一下这个能够打动自己的画面,就合理想象了这样一句。去年秋天,我在云南挂职时想上海、想学校了,就在网络数据库上看民国期刊库,搜索关键词“上海商科大学”“国立上海商学院”,找到好多之前没注意的八卦。我就举一个例子,我看到一份国立上海商学院的论文大赛公告,在那个没有电脑完全靠手写的年代,每个学期都有这种论文竞赛,要求最低字数2万字,想想今天布置课堂作业字数要求超过2000、3000,就有不少同学叫苦不迭了。这些小故事是可以穿引、链接起不同的时代的。这些其实都是用新材料、新角度、新观点来营造新意,增加可读性,让听众乐于跟着你的思路走。四年前我们整理挖掘了学校历史上48位创校先贤、著名教授的治学治教格言,那个过程对自己也是一种深刻的校史教育完全就沉到故纸堆里,按图索骥地去搜索,找到了很多今天不大熟知但当时学界如雷贯耳的学术大牛的治学心得,对今天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都很大。刚才也有几位同学讲到校史上曝光度低于郭秉文、马寅初、孙冶方、姚耐几位元老的重要人物,如金国宝教授、穆藕初校董,这也是一种新意,其实还有大量的类似人物值得我们去挖掘和讲解。
四是有我。领导人可以讲“我将无我”,我们校史讲解则最好要“有我”。要用情、用心记录和讲解属于你自己的上财史。学校的每一个建筑、一草一木,都是可以附加属于每个校友自身记忆的独特载体。很多校友都记得一食堂、小木屋、泰晤士包括今天校史馆这座建筑的前身老图书馆。我经常讲我是武川路校区的首批住户,我每天早上推开阳台刷牙的时候,正对面看到的就是现在的图书馆。我用手机记录过学校道路扩张的几次痕迹,我称之为“道路的年轮”,每一次地上痕迹的迁移,都意味着校区围墙的外移,直至最后那堵墙本身也消失了,国定路校区也和原属同济的沪东校区连为一体。如今,这些痕迹都被柏油路磨平了、抹去了,但我用手机把这种历史变迁记录下来。这就是属于我独有的校史资源。在座的各位同学讲解员也无需感慨,虽然现在学校的环境建设大体定型,但我觉得你们还是要有发现的眼光,留存下上财的今天,这也是在记录你的个人校史。你讲解的校史中,要有你自己的生活,这样才能说服人、打动人。
最后,我想说,很羡慕你们。你们能够有机会在这个专门为迎接百年校庆而重新营造的校史馆、博物馆之中,向师生和来宾们介绍上财的校史,这种“教学效果”和“抬头率”是我在课堂上望尘莫及的。这里的环境和软硬件条件,完全可以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就像《唐人街探案2》那种拍摄手法一样,你身边的一切,复原的老校门、实习银行与合作社等实景,都是你脑洞大开、信手拈来的道具,置身其间,分分钟穿越百年、入耳入脑、入戏入心。希望大家珍惜机会,做好校史讲解,让更多的人了解校史,也通过一种研究性的讲解,让自己更懂上财、更爱母校。
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360doc网文摘手#360jr
校友回家 | 八九届财会校友返校
蔚斗小学“校史陈列室”修缮落成(图) - 信息正文 - 欢迎光临宁波北仑教科网
以校史展览为依托拓宽高校档案工作领域的思考
终于,我们有了校史馆!在这里,追溯过去,展望未来,看看60年都去哪儿了!
中财校史补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