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物学是科学吗?
*以下根据吴国盛2019年9月1日在高山大学“科学复兴之路”意大利站于庞贝古城旁分享整理而成“科学复兴之路”意大利站吴国盛教授课程共计7讲,本文为第2讲,其他内容将在高山大学公众号陆续推出,敬请期待。公众号后台发送关键词“吴国盛”即可查看“科学复兴之路”全部课程)。
本文4951字丨6分钟阅读
责编丨朱珍

高山大学2019年经典课程

授课老师:吴国盛,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理学学士(1983)、哲学硕士(1986)、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1998)。现任高山大学校董,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长聘教授、科学史系系主任。
△吴国盛教授

课前思考

1. 罗马人对人类有科学贡献吗?

2. 博物学的发展是怎样的?

3. 博物学是科学吗?如果是,在什么程度上是科学?

4. 达尔文与老普林尼之间有什么关系?



欢迎大家由公元前212年的叙拉古跨越大概300年来到公元79年的庞贝城。我们选择公元79年的庞贝城来纪念一个双重事件:这一年,庞贝城被维苏威火山灰淹埋,同时罗马时代硕果仅存的博物学家老普林尼也在这一年受难。
△庞贝古城遗迹
很多人不知道老普林尼,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所代表的科学传统——也就是博物学传统——在今天已经式微。说起科学家,人们会想起牛顿、爱因斯坦和伽利略这些人,代表的是数理传统,叫Natural Philosophy传统,而博物学叫Natural History,是另外一类科学传统。
Natural Philosophy和Natural History代表了人类两种思维方式。后者可以叫做“志”类传统,指的是对事物具体的、细微的、详尽的观察、整理、分类和命名,比如地方志、人物志,鸟类志等。其要害是对事物进行个别性、具体性、生动性的捕捉。其方法论是体验。
而前者呢,其精神实质是研究事物不变的、单一的本质,是典型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把质的多样性,还原为量的单一性,把宏观的事物还原于微观的事物,其基本方法论是还原论。
近代科学的趋势就是数学传统压倒志类传统。但科学发展是复杂的,并不只有单一传统。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要讲普林尼得先讲罗马。罗马人对科学的贡献乏善可陈,非要找的话就是普林尼和盖伦。盖伦虽是罗马皇帝的宫廷御医,但其继承的是希腊医学的思想,所以有时并不把盖伦的成就算在罗马人身上。只有普林尼的成就是典型的罗马人的成就,是一个对理论思维兴趣不大的民族所能做到的最伟大的科学贡献。
罗马历史极为悠久,大体分成三个时期: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制时代。

政权


王政时代从公元前753到公元前509年,这个时期罗马非常小,相当于现在的意大利北部。后来励精图治,建立了罗马法制和军事力量,慢慢的壮大,就进入共和时代。
罗马法和罗马军团是罗马帝国长盛不衰的两大根本原因。共和时期,这两个基因就已暴露无遗。罗马历朝的执政官和皇帝都是军事统帅出身,罗马法律也一直走在前列,非常精致和实用。
布匿战争结束之后,罗马成了地中海霸主。在公元前265年,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15-公元前148年,四次马其顿战争后控制了整个希腊。
在罗马共和国后期,在一些非常有为的统治者(比如凯撒和屋大维)带领下,罗马版图日渐扩大。屋大维之后就进入帝国时期。

罗马政体跟希腊很像,继承了北方游牧民族原始的平等思想和法制思想,告别了血缘社会,进入了法治社会。法就是权力均衡,分权制衡。罗马早期的王、执政官、元老都是被选出来的,只留下一个尾巴:贵族统治。贵族统治最后是通过元老院的方式固定下来的。所以罗马共和国的全称是罗马元老院与罗马人民(SENATVS POPVLVSQVE ROMANVS)。
共和是一种分权方式。罗马认为主权分别在元老院和人民手里。两者之间博弈,寻求以何种合适的方式分权,造就了罗马法治社会的诞生和发展。要权力均衡,又要行政效率,还要有效应对四面八方的挑战。
罗马帝国在漫长的时间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罗马人就是在反复的演练过程中,缔造了自己特有的法律制度。
罗马皇帝是四帝分治,且不见得世袭。皇帝的首要使命是捍卫元老院与人民的权利,因此翻译为“首席执行官”更好。为什么有四个皇帝?因为罗马太大了,一个皇帝把持不住。

宗教

罗马帝国时期有很多重要事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基督教的兴起。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出生,先遭到罗马官方打压,后来打压不住,干脆摇身一变成为国教。
罗马人在宗教上是多神教。每征服一个地区,就把那个地区人民所信奉的神请到罗马去,据说在鼎盛时期万神庙里有30万个神。希腊很多神都有罗马名字,比方说宙斯叫朱比特、雅典娜叫密涅瓦。

军事

罗马的军事非常厉害,所有罗马公民都有义务练肌肉、尚武斗。罗马人闲着没事就看角斗场上打斗,你死我活。这一点后来的欧洲人也继承了,比如拳击。
因为罗马帝国是奴隶制国家,又征服广大的地区,手头有无数奴隶,所以罗马公民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一天到晚不停地吃,吃完吐了再吃。所以罗马饭馆标配呕吐池。当然泡澡也是帮助吃,所以罗马浴池业非常发达。

技术

这样的代价是没有动机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据说有人发明了起重机,利用杠杆原理可以提高八倍效率,罗马皇帝勒令毁掉,说这个机器广泛传播之后,将有大量奴隶无事可做,这些无事可做的奴隶会造反。
奢侈品生产、公共建筑和公共福利是罗马人的伟大贡献。公元79年的庞贝已经有了法院、元老院、人民大会,有公共建筑,比如神庙、澡堂、医院和学校。医疗社会化是罗马最早做出来的。
罗马交通运输业发达,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版图辽阔,中央政府需要有通畅的通讯方式,把命令传达到边陲地区,所以罗马的公路呈辐射状。这些路现在还有很多存在,路上还有些车辙的印子。
△道路上遗留的车辙印
再就是城市建筑发达。罗马柱其实不是纯石头,里面是砖头,砖以特有的方式烧制出来镶嵌在一起,然后外面包了一层石材,看起来像石柱。这说明罗马人当年砖的烧制很有格调。罗马人还发明了水泥,所以建筑非常的坚固。

教育与文学

罗马的教育是国家统一办的。罗马公民的公共化意识非常强,成为罗马公民就享有很多特权,比如受教育的权利,还有很多豁免的权利。罗马人崇拜希腊文化,所以罗马学校都是双语,既学拉丁语又学希腊语。学的内容是所谓的自由七艺: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希腊文学非常天真烂漫,比较开放,罗马文学相对比较拘谨,比较精雕细刻,着眼于形式化的东西,有点类似于中国古典诗词。

哲学

罗马哲学受希腊化哲学的很多影响。罗马最重要的哲学家是奥勒留。他也是罗马皇帝,写了《沉思录》。还有卢克莱修的原子论,因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写的就是原子论由古希腊到后期的演变,所以在中国学术界大家对卢克莱修了解得比较多。
还有新柏拉图主义的创始人普罗迪诺,不仅重视数学,还重视光。新柏拉图主义认为真理是一个流射的过程,会向外发射,所以光芒万丈。哥白尼死心塌地坚持日心说,就跟他内在的新柏拉图主义有关系。后来在罗马哲学里出现了基督教哲学。奥古斯丁的《忏悔录》认为时间也是上帝创造的,把时间引向人的内心,不再把时间看成客观外在的尺度。

老普林尼生平

西塞罗说“希腊人在纯粹数学上遥遥领先,而我们只能做点计算和测量工作”。即便如此,罗马人还是以自己的方式为世界科学史作出了贡献:地理学家斯特拉波的《地理学》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地理学,更多的是人文地理;医学家塞尔苏斯,写过《医学大全》;盖伦医生更是影响深远:第一次学术复兴把盖伦的作品从阿拉伯文译成拉丁文,影响了此后一千多年的欧洲医学。再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老普林尼。
△老普林尼雕像
老普林尼没结婚没孩子,他的生平是外甥兼养子小普林尼写的。
老普林尼生于意大利北部的科莫。青年时期先到罗马学习法律,然后到罗马统治下的日耳曼省,就是德国那一带从事军旅工作,期间与后来的皇帝提图斯交好,后回到罗马从事法律工作。在皇帝韦斯巴辛当政时受到重用,到北非当过财政官,后来担任海军舰队的司令,负责那不勒斯海湾地区的安全。
公元79年8月24日维苏威火山爆发。因为火山喷发是一波一波的,所以庞贝人多数都跑了,不是全死了,大概死了全城人口的十分之一。此时,普林尼舰队正好停在那布勒斯西南边一个小港口,老普林尼正要去观察火山爆发,就收到元老院议员朋友Rectina的援救请求,请求援救另一个元老Pomponianus以及她本人。小普林尼没有跟着去,就活下来记录了这些事情。
△喷发的维苏威火山
老普林尼率领舰队到了斯达比亚找到了Pomponianus,但没有找到Rectina。当时海上狂风大作,无法航行,舰队就在海边忍了一宿,风停之后大家才走。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老普林尼居然没有跟着一块儿走。26号回来时发现他坐在椅子上已经死掉了。
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说他是被毒气毒死的,因为据说,返回寻找他的人们发现他的时候,他的身上并没有外伤。但也有人认为他死于过度肥胖造成的心脏病突发。
小普林尼在纪念他的养父时非常煽情的说:

“在我看来,所谓幸福的人就是被神赐予能力去做一些值得记录的事情,或者写一些值得读的东西的人。最幸福的莫过于两者兼做的人,而我养父就是这样一个人。”

老普林尼生前有很多人文主义思想,认为人类要为自己做主,要自己创造。这个思想与新兴的基督教惺惺相惜。

老普林尼的《自然志》

老普林尼写过很多书,其中只剩一本书留下来,叫Natural History,《自然志》。
这本书37卷,大家不要一听37卷,就以为很厚。那个时候的一卷,就是一大张羊皮纸。这本书风格极为务实,主要写给手工业和农业的从业者们看的。书里提到了146位罗马作家和327位非罗马作家,而这些作家的书后世都丢光了,因此,很多古代文献的片断内容通过这本书得以保留。这本书从天上写到地上,天文、气象、地理、人种、动物、植物、药用植物、矿物、加工业,应有尽有,是一个关于自然界林林总总事实的百科全书。
这本书留了许多很有意思的史实。比如3到6卷里提到丝国,就是中国。罗马人知道中国,证据就是来自这本书。但丝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他搞不清楚,以为树上长出来的。这也证明驯养蚕宝宝是古代中国人的独门秘籍。

再比如,普林尼把龙说成恐怖之龙,放门口可以辟邪,还可以炒着吃。他还相信非洲某些地方有这样的人,没脑袋,眼睛长到肚脐眼上面。
文艺复兴之后的博物学有两大类型:田园牧歌式的浪漫派和资源勘探综合利用式的帝国博物学,照此分类,很显然普林尼有很强烈的帝国博物学倾向。罗马皇帝负有为罗马元老院和人民谋福利的职责,普林尼作为皇帝的朋友,当然希望通过对自然知识的考察来丰富罗马帝国的福利。

普林尼的科学史价值

从科学史上看,普林尼价值何在?
古代有四大博物学家,亚里士多德写了《动物志》,塞奥弗拉斯特是亚里士多德的徒弟,写了《植物志》,被认为西方植物学之父,第三个是迪奥科瑞德斯著有《药物志》,记录了550种药用植物。普林尼的植物部分被认为主要抄自塞奥弗拉斯特,又没有达到其理论高度。
所以普林尼的地位和意义,一般认为就是综合,是传承而不是创新。《自然志》扮演的是基础教科书的角色,而且是一个未经甄别的良莠杂混的作品。
我们通过读他知道希腊罗马很多事,比如古代怎么造纸,怎么造醋,有没有酱油。这本百科全书好玩又好懂,而基本思想又与基督教相近,所以不会被故意删除掉,结果到了中世纪后期就有200个古抄本,到了1600年,还有55个印刷本,流传至今。
1492年意大利医生莱奥尼切罗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普林尼的书里有2万个错误。这引起了欧洲学术界的争论,为考察甄别,就有人开始考察拉丁文文本,于是复兴了拉丁文写作和古典拉丁文著作。也有人要去大自然看看究竟有没有这种草那种草,于是推进了走向田野的真正的博物学运动。普林尼本人的成就也许不高,但历史把他推出来,成为传承人类文明的狠角色。
 

近代博物学发展的原因

近代博物学为什么会有大发展?
第一有赖于印刷术的发明。文本传播最大的缺陷就是容易走样,有了印刷术以后,不仅文字不走样,画图也不走样,这就极大的促进了博物学的传播。
第二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欧洲人的心理有极大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欧洲人对希腊罗马人特别崇拜,以为他们什么都懂、见识高超。发现新大陆后欧洲人突然意识到,罗马人希腊人对新大陆闻所未闻,没见过印第安人,没看到过玉米,也没抽过鸦片烟,所以不再对希腊罗马人无限崇拜。
第三是医学的发展,重视药物植物志,对博物学有新的要求。近代早期的博物学家早年都是在医学院里工作。
另外就是博物学技术的进步。标本制作技术的大发展,带来了大量标本留传于世,而绘画技术被用于人体解剖和动植物,带来了大量的博物学绘画。1453年出版的《人体结构》里有大量的人体骨骼结构插图,著名画家提香的工作室制作了维萨留斯这本书里的全部插图。

近代博物学和达尔文的顶峰

18世纪有最重要的两个博物学家:林奈和布丰。林奈奠定了现代动植物命名法,为一切物种建立了拉丁语双命名法,像我们每个人有姓和名一样。布丰当年是巴黎皇家植物园的园长,今天他的雕像仍然在巴黎植物园中。

 
19世纪的博物学开始从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逐渐淡出,变成了许多作家和普通人的爱好。
英国人怀特写了著名的《塞尔彭自然志》,讲他故乡塞尔彭的花花草草的故事。
著名作家梭罗其实也是重要的博物学家。
美国作家缪尔跟19世纪的美国总统老罗斯福一起开创了国家公园,也被认为是博物学在19世纪的重要表现。
从19世纪起,博物学开始分为浪漫派和帝国博物派。前者如卢梭、歌德,后者有考察南北极南美洲的亚历山大·洪堡,代表大英帝国到全世界插旗子的库克船长。日本人近代对中国的勘探过程,也是明显的帝国博物学态度。所以博物学也有不光彩的经历,曾服务于殖民主义的理想。
但19世纪终于迎来了博物学的顶峰人物——达尔文。达尔文是典型的普林尼迷。

达尔文的父亲本来送他到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希望他做医生,结果他晕血,又把他转到剑桥,想让他学神学,结果他在剑桥爱上了地质勘探。
剑桥毕业后,跟着小猎犬号考察船去了一趟南美,带回一大堆标本,从此哪都不去,一辈子整理这些东西,形成了自然选择的进化论思想。
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让生物学结成一体,也让生命科学和物理科学结成一体。有了进化论,我们才有完整科学的世界图景,才知道宇宙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原来都是同一门科学。
我们都承认达尔文是最牛的科学家,其实达尔文代表的就是博物学传统。那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讲普林尼?
这是因为普林尼所属的博物学传统在当代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往往被忽视的科学传统,在博物学传统发展过程中,老普林尼是一个关键的角色。
 

关于'科学复兴之路'

高山大学校董、清华大学吴国盛教授亲自操刀精心授课,游走全球6大科学重镇,计划用三年时间,带领高山大学的同学们去希腊、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探访科学故地,遍寻科学足迹,讴歌科学先贤,传播科学精神,践行“科学复兴”的使命,用科学真理探索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史上的暴君
吴国盛 | 塞尔苏斯与普林尼——罗马帝国时期的科学
普林尼是谁?
老普林尼与《自然史》
​吴国盛 | 科学复兴之路·意大利站
古罗马文学之六:帝国时期文学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