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万亿股权质押遭史上最严新规,A股影响几何?

静静

上周末,沪深交易所和中国结算祭出针对股票质押的史上最严新规征求意见稿:《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7年征求意见稿)》,就修订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主要内容

1、进一步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定位。明确融入方不得为金融机构或其发行的产品,融入资金应当用于实体经济生产经营并专户管理,融入方首次最低交易金额不得低于500万元,后续每次不得低于50万元,不再认可基金、债券作为初始质押标的。

2、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明确股票质押率上限不得超过60%,单一证券公司、单一资管产品作为融出方接受单只A股股票质押比例分别不得超过30%、15%,单只A股股票市场整体质押比例不超过50%。

3、进一步规范业务运作。明确证券公司开展业务的资质条件,要求证券公司建立融入方信用风险持续管理及资金用途跟踪管理机制。

4、在细化风控指标方面,协会拟按照分类监管原则对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参与股票质押回购交易业务融资规模进行控制,即:

(1)、分类评价结果为A类的证券公司,自有资金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本的150%;

(2)、分类评价结果为B类的证券公司,自有资金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本的100%;

(3)、分类评价结果为C类及以下的证券公司,自有资金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本的50%。

此外,为减轻对存量业务的影响,将适用“新老划断”原则,此前已存续的合约可以按照原有规定执行和办理延期,不需要提前了结。

股权质押风险凸显

2013年,当股权质押业务允许证券公司承接后,该业务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但这背后的风险也是越来越引起市场关注。

近四年来,A股股权质押个股数量在不断的递增,从2014年到2017年,A股涉及股权质押的个股数量分别为2554只、2792只、3008只以及3308只。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补充股权质押的公告数大幅增加,5月份公告数更是达到149条,达到历史高点,其中包括勤上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因股权质押风险较大,已申请停牌。

截止今年9月9日,以最新价格计算,A股中未解押股票质押市值达6.13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10.8%),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医药、传媒、地产和化工,市值占比分别为9.9%、7.2%、7.1%和6.6%。在个股方面,A股中质押比例超过50%的个股数量有122家,超过30%的有593家。

那么,一旦股权质押触及警戒线后遭受到的股价风险到底多大呢?

以股权质押比例接近50%的多喜爱为例,今年5月中下旬,多喜爱股价突然遭遇10连阴,公司股价短期暴跌49.58%,最终导致,公司控股股东陈军、黄娅妮质押的部分股份触及警戒线,公司于6月2日停牌,停牌后,陈军通过追加质押物,黄娅妮通过追加保证金,有效地解除了平仓风险,保证了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权的稳定。

另外近日发布减持公告的洲际油气,也是因为控股股权广西正和股权质押触及警戒线,遭到长江证券强制平仓,因此广西正和不得不减持公司股票。

除了上市公司不断遭遇股权质押来的风险外,开展股权质押的券商,也不断遭遇该业务带来的“麻烦”。

我们了解到,东海证券在2013年为练卫飞提供股票质押回购交易业务,初始交易金额为人民币2亿元,以练卫飞持有的2500万股零七股份(现为全新好)作为质押,到期未能赎回。

天风证券策略分析师徐彪团队指出,由于券商作为质押方,参与的资金会包括自有资金和资管计划资金,资管计划分为定向(做通道,来自银行)和集合(资管计划,来自大客户),从风险偏好来看,券商自有资金会更加谨慎。所以,新规要影响也主要影响通过资管资金参与的这部分业务。

兴业证券: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事情没有想象那么糟:15%、30%、50%及60%四条警戒线的直觉判断与实际情况。

征求意见稿出现之后,市场关于“靴子终落地”、“史上最严股票质押限制政策出台”等评论不绝于耳。原因在于,意见稿从质押价格、单票集中度、全市场集中度等量价不同维度全方位明确设限,形成的一个直观感受是股票质押业务空间快速收缩。而我们统计了股票质押市场的数据,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四条警戒线设置相对宽泛,并不会带来业务的快速收缩。

风物长宜放眼量:短期影响有限,通过长效机制引导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第一, 征求意见稿并非凭空出现,是监管对股票质押业务开展引导的进一步落实。

2016年10月,据媒体披露,证券业协会召开关于股票质押业务的会议,拟出台证券公司参与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指引。指引精神包括设立单次质押额门槛、约束资金用途、限制质押资产范围、划定质押率上限、限制自有资金出资规模不超过净资本一倍等。该指引出台的目的在于降低杠杆,严控高质押率业务并防范个别标的的极端风险。

第二,意见稿内容较原会议内容有所压缩,保留核心要求,不至于对市场形成较大冲击。

时隔近一年,征求意见稿出台,从内容来看,对融资额门槛、资产范围、质押率和集中度比例以及融资人等核心内容仍然保留,有利于约束市场的非理性化发展,防范极端风险;而对资金用途(难以明确跟踪)、自有资金和资管产品出资风险计提(大幅削弱券商竞争力,影响整体收益)和资管产品构成要求(难以实现)等要求则删除或放宽。

第三,从实际影响来看,监管导向作用大于实质限制。意见稿内容精神可总结为服务实体、控制规模、抑制极端风险。

首先,从融资人、融资额和资产范围三个角度引导,保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限定融入方角色(不得为金融机构或其发行产品)、设置融资额门槛(第一次不得低于500万,后续每次不得低于50万,避免多次小额套现)和缩小资产范围(基金和债券不得作为初始质押标的);

其次,从资产角度入手,通过质押率和集中度的红线划定规避单只标的出现坏账风险的极端情况;

最后,从资金方角度,资质要符合要求,对融资人全方位深入评价(建立信用风险持续管理)和资金去向跟踪(资金用途管理)机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证券公司参与场外股票质押受限,为场外质押提供第三方服务被禁止
股票质押审批放缓 大股东杠杆将下降|杠杆
【深度】券商股票质押业务:风险的形成和转机
场外质押持续清理 大股东求“钱”若渴
贾跃亭们再无机会 券商集体提高股权质押风控标准
银行、信托与券商股权质押的“三国时代,比较券商约定购回和股票质押回购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