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柏拉图:真正的哲学,是练习死亡

所谓人的自我结构,一般而言是指“身、心、灵”三个层面。在讨论这三个层面时,必须把时间的三个向度,亦即“过去、现在、未来”考虑进来。

是指:到现在为止我们在一个人身上所看到的一切,因此代表“过去”。

则是一个“有知、有情、有意”的主体,可以代表“现在”。

最后,能够指示一个人前进的方向,因此是比较针对“未来”的。

哲学”(Philosophy)的原始意义是“爱好智慧”。“智慧”这个词很难捉摸,别人的智慧就算再高,对我们而言都只是文字或语言所表达的知识,可望却不可即。然而,我们仍然必须设法掌握文字背后的思想,将它放在自己的生命中加以实践印证,以转化成属于自己的活泼的智慧。这整个过程需要下一番功夫。古人说:“一个人阅读《论语》之后,没有任何改变,就是不曾读过《论语》。”意思是文字与生命脱节,念书只是浪费时间而已。离开生活,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生活是盲目的。两者携手并行,人生才有丰富的趣味。

本文所谈论的焦点是如何“厘清自我的真相”。这样的题材,一方面可以作普遍的探讨,另一方面也可以针对个人的需求,探讨其特殊的内容。

思考的时候,方法很重要,而方法则和架构有一定的关系。譬如当我们谈到“人”的时候,首先必须思考人的“结构”是什么?其次则要思考人的“发展”是什么?结构是静态的,倾向于“空间化”;发展则是动态的,倾向于“时间化”。

许多人在演说时,常常会提到:“在今天这个时代和这个环境里……”这两者是不同的:“时代”代表着过去、现在、未来不断发展的过程;“环境”则代表“当前这个社会”,它可以与时间暂时脱节,是一个横向的侧面,其中所呈现的就是结构问题。然而结构不可能凭空出现,它一定是某个时代发展过程中的横切面。因此分析问题的时候,要同时注意到结构和发展。

同样,分析自己与他人交往,或与亲人相处所产生的问题时,要先静下心来,想清楚自己本身的结构,譬如构成自己性格的因素。这些因素是从幼年时期逐渐累积,最后形成今天这样的结构,而这就代表了自己的生命特质。接着要问自己:“是不是满意现在这样的结构呢?如果不满意,以后又要怎么办?”“以后”就是时间的问题,所以我们要设法思考:“我将来想要怎样的结构内容?该往哪个方向走?”孔子教学时喜欢讲“立志”,“立志”即是针对将来:现在没有的,期许将来能够得到,所以立了志向,可以让生命有所转变。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看看能否达成自己原先设定的目标,使生命结构调整及改变。

01

人是具有位格的主体

人具有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和自由意志(free will),是能思考、感受、抉择之主体。

“自我”是意识的主体,也是意识的对象。一般的动物只有意识(consciousness),所以天热天冷,会有感觉;肚子饿肚子饱,会有反应。但是动物没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意识”意识到自己。“意识”本来是向外的,譬如动物在承受外来的力量或痛楚时会有反应,但是它本身没有办法去思考“我”这样一个生命,要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动物不会意识到自己是某一个动物,因为它的意识无法形成自我。

人类则有自我意识,也就是向内的意识。因为人类已经跨过“反省”的门槛,能够在心中自我观照,好像照镜子一样。一旦到了反省的意识阶段,就会把自己当作观察思考的对象,这样一来,自己不但是主体,同时也是对象。如此便产生了自我意识,人也因而成为可以感受、可以思考、可以抉择的主体。

接下来谈到自由意志。“意志”是指:“我”决定去做,或者不去做一件事。意志是否全然自由呢?许多人对此抱持怀疑的态度,譬如“行为主义心理学”就主张人类没有自由意志。此派心理学从“刺激与反应”的角度,来解说人的行为模式,认为人的行为受制于他在既定情境中所接受到的刺激。这在心理学中称为“制约”(Condition),也就是指:用一个条件来约束人,使人产生某种反射动作,亦即人的反应不能离开既定的情境。

由上述观点看来,人的行为不可能离开特定的环境,因此虽然表面上人的行为或意志是自由的,而实际上则是受制于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如此一来,人似乎变得完全没有自由了。

完全的自由是指没有任何前提、任何条件设定,而可以完全自由地选择想要做的事。这种完全的自由到最后会出现一种任性的、不可预测的行为。因此,无论是“完全不自由”或是“完全自由”,都不是自由意志所要表达的内涵。

自由意志是指:人有“自我”,所以会有自由的表现。“自我”是指:我自己是一个主体,能够意识到自己跟别人的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行为具有自我的特色。

人有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这二者结合在一起,使得人能够思考、感受、抉择。“思考、感受、抉择”可以对照“知、情、意”,然而前面三者所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思考包括学习,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获取思考材料、慢慢加以运作,并产生心得的过程;感受包括情绪上所有的变化;抉择则包括了选择以及选择之后的责任在内。

几年前,一位中学资优班的学生自杀了,他的同班同学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表达对社会的抗议。信中提到:这位同学是全班第一名,所以自杀的原因不是功课压力,并且他有思想也有智慧,至于为何自杀,应该是对生命仍然存有疑问。

这里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首先,信中提及这位同学有思想,能够思考。然而这里所指的是思考的能力,思考的材料,还是思考的方法?“思考”必须有充足的、大量的、广泛的材料,才不会局限于狭窄的个人经验之内,而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人有多少思考材料呢?另外,思考也必须有方法上的训练,譬如逻辑、知识论等。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就算有材料也无用。其次,“智慧”是人类不可能得到的,就算是大哲学家也只敢说自己“爱好智慧”,更何况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呢?人有身体,必须透过感官认识外在世界,因此会被感觉所限制。人会受到身体的本能、冲动、情绪、欲望所干扰,以至于在努力得到智慧的过程中,难免遭遇挫折阻碍。

柏拉图曾说:“真正的哲学,是练习死亡。”他并非鼓励死亡,而是要我们练习摆脱身体对自己的控制,就好像是身体已经死亡一样。

一个人活着,如果能够让自己的身体不起作用,而使心、灵充分运作,这样的人就是真正的自由人,此即“自由”之真义;反之,若是一个人容易冲动,生活中稍不如意就有很强的情绪反应,那么他一点也不自由,反而是将自己的生命绑住了。

所以柏拉图时代就已经强调“身体是灵魂的监狱”。灵魂是自由的,却不幸被身体拘禁了。为了挣脱身体的束缚,就必须进行修炼功夫,让自己摆脱具体的欲望。孔子说自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说,他到了七十岁才能够不受身体的本能欲望所控制。

当代医疗技术进步,许多病人都靠医疗设备维系生命。然而这些人本身不能表现自我意识与自由意志,也无法从事思考、感受、抉择的活动,因此很难将其视为完整的、正常的人来理解。对于智力障碍或是脑部受损,因而不能从事正常活动的人也是如此。

02

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自我

每个人的生命,在结构与发展上皆为独特的(unique)。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人是相同的,即使是双胞胎,在成长之后也都迥然不同。每个人的生命经验,在一刹那的变化,都是难以想象、奥妙无比的。

希腊时代的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的作者。他曾说过:“宇宙万物中最值得惊讶的,就是人。”大自然无论如何奥妙,人类工技发明无论如何先进,都比不上“人”的生命那样令人惊讶。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每一个人生命的独特性,都是我们应该重视的。然而由于人的数量众多,以致我们往往忽略每个人的独特性,而一般人所表现出来的气质特色,以及人与人的交往方式,也变得越来越粗糙了。

教育的目的本来是要“成全人的生命”,让每个人能够完整实现自我的潜能。然而我们现在所受的教育,却是得之于书本的少,得之于社会的多。社会以各种方式灌输我们大量通俗的言语及行为模式,久而久之,大家说话的方式就变得粗俗,甚至粗鲁,而行为也沦于每况愈下。因此,生活在今天这种环境的现代人,应该学会珍惜自己,懂得对“自我”善加保护。

03

生命的核心在于单纯的信念

生命的核心,可以归纳为单纯的信念信念可以作为我们一生动力的来源以及意义的基础。人活在世界上,生命需要动力。没有动力就容易倦怠,甚至停顿下来。人终其一生都应该保持动力,直至最后一刻。每个人的关怀都是多方面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组合的关怀,所以要分辨一个人的根本信念为何,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们与别人交往时,可能要花上数十年或一辈子的时间,才能够真正认清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古语有云:“知人知面不知心。”要了解一个人的“心”是最难的。中国历史上知心好友的著名例子中,有管仲和鲍叔牙二人。春秋五霸之中,齐桓公是第一位称霸的。当时帮助齐桓公即位者为鲍叔牙,管仲辅佐的则是反对派,也就是齐桓公的哥哥公子纠。齐桓公正式即位后,想请鲍叔牙担任宰相,但是鲍叔牙却力荐管仲出任。齐桓公原本不认同,因为他觉得管仲在战场上胆小怯懦且平时做人小气。然而鲍叔牙却为管仲辩解,他表示管仲是因为家里还有老母亲必须奉养,所以凡事皆有后顾之忧。齐桓公最后接受了鲍叔牙的推荐,任用管仲之后,果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霸业。

由此可知,鲍叔牙对管仲的了解,并非看他是否小气怯懦等等表相上的因素,而是真正观察其心,知其志向。所以谈到“真相”时,往往必须归结到一个人内心的信念。

信念不同于信仰。我们常使用“人生的信仰”“政治的信仰”“宗教的信仰”这些词。以宗教的信仰来说,所指的就是皈依明确的宗教。信念则较为一般,它可以是信仰但却不是非属信仰不可。没有信仰的人,仍然可以持有信念,譬如,“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就是一种信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重要的是,如何让这个信念贯穿整个生命。

“意义的基础”是指:你如何去理解自己的生命。人,活着是一回事,而活得有意义,则是另一回事。能够理解自己的生命是怎么回事,才可能活得有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翻云覆雨
都说管仲人品不好,鲍叔牙不听,两人各为其主,管仲果然出手狠毒
2008年安徽高考优秀作文
春秋史上活得最像人的名相
[必读]信念
预见能力超强的管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