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出身农家 一个出身贵族 两个性格迥异的美国将军成就终生友谊
userphoto

2019.10.04

关注

巴顿则出生于富有的贵族之家,有着良好的修养和举止,也毕业于西点军校,但因外语、数学成绩较差,留级一年。

艾森豪威尔个性随和,喜欢与大家一起共处,总能得到大家的欢迎,而巴顿则性格孤僻,不合群,我行我素,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艾森豪威尔注意实践,总是想通过事实来验证自己的观察和说法的正确性,而巴顿总是很武断,有时候还很教条。

尽管两人的出身和个性相差很大,但这并不妨碍两人成为莫逆之交。

年轻时的艾森豪威尔

01

一战结束后(1919年秋),美国陆军部把坦克部队从士兵中抽调出来划入步兵的范围,为了培养坦克兵,陆军派艾森豪威尔和巴顿协助筹建步兵坦克学校,两人分别指挥一个坦克营。

面对新式武器,两人既没有训练经验也没有教材,所以两人既是教官又是学员,两人互相交流、讨论,在训练中结下良好的友谊,乃至终生保持着此时开始的友谊。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两人成为要好的朋友,自然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人都十分喜爱运动,有幸福的家庭,夫妻感情非常好。两人都骂人,有时说脏话,但艾森豪威尔只在和众人混在一起的时候,才会脱口而出,而巴顿骂人花样繁多,几乎每天在咒骂中度过,甚至怂恿自己的三个孩子也满嘴脏话。

两人对军事史都有着同样的热情和兴趣,两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而刻苦学习,尤其是两人对坦克的看法出奇的一致,他们坚信在下一次战争中坦克将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艾森豪威尔和巴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坦克作战方案的研究中,在世界军事史上,他俩是坦克研究的先驱者。

02

二十年代的美国,军队把步兵视为战争中的王牌,装甲部队归属于步兵的军事理念。

当时美国军方的军事专家认为:坦克就是超出进击的步兵46米-50米,以5公里/小时的速度缓慢推进摧毁机枪掩体,所以不用配备加农炮、厚钢板和较快的速度。

英国和法国也支持这种理论,所以把坦克制造得又小又慢。

法国坦克

德国的虎式坦克

德国主站坦克之一--德国三号坦克

德国却已经认识到坦克在作战中必须要有较快的速度,火炮要加强并且身披重甲脱离步兵单独作战。在二战初期,英法尝尽重炮重甲的德国坦克的苦头。

1920年,艾森豪威尔和巴顿进行了各种坦克实验和测试,两人相信未来战争需要新的坦克理论来支持,也需要快速和重甲的坦克,他们的理论是“坦克是一种能彻底改变地面战争的战略和战术武器”。

同年,两个年轻军官把他们的理论写成了文章,艾森豪威尔把文章发表在《步兵杂志》上,巴顿发表在《骑兵杂志》上。他们的文章中写到:”坦克应该加长到能够越过2.7米的壕沟,最大重量应该为15吨,火力配备能发射2.7公斤的大炮和2挺白郎宁机关枪,马力要达到20公里/小时……,从前蜗牛爬似的坦克必须从我们的记忆里消失,而代之以这种速度快、可靠而有效的毁灭性武器。“

1939年爆发的二次世界大战证实了两位年轻军官的坦克理论,但在当时的美国陆军部完全不接受这一理论,军队认为一战是靠步兵密集冲锋而取得的胜利,陆军大学校长甚至强调“战争就是战斗,靠机动是绝对打不赢战争的”。

两人被步兵司令召见,被告知“他们的想法不仅错误,而且是危险的。今后不得再发表任何此类观点的文章,否则将受到军法处置。”

巴顿事后大发脾气,嘟哝骂人,并从步兵坦克学校转入骑兵部队。艾森豪威尔则坚决执行上级的命令,不再发表任何有关坦克的文章,把自己的观点隐藏在心里,继续留在步兵部队,等待机会一展抱负。

03

1943年6月,艾森豪威尔升任欧洲作战区司令,指挥英美两国部队协同作战。他与英国政治家、空军将领、海军将领及参谋部工作人员的关系都比较融洽,但与蒙哥马利的关系却十分糟糕。

艾森豪威尔首次指挥突尼斯战役中,使用不称职的指挥官,美军被德军打得节节败退,士气低落。为鼓舞士气,艾森豪威尔把巴顿调去接管军队。巴顿在短短十几天时间里,就使美军的精神面貌振奋起来。在他的指挥下,美军开始收复失地,而且每战必捷。

7月,英美开始执行西西里战役计划,攻占西西里岛。英军从西西里岛东海岸主攻,巴顿则为蒙哥马利的左右翼掩护。蒙哥马利将军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挺进墨西拿,美军的攻势遭到德国第15装甲师的顽强抵抗,进展缓慢且损失惨重。巴顿憋了一肚子火气,索性自己抢先进入墨西拿。

在此之前,美军一直低人一头,但在攻占墨西拿时,巴顿却抢先一步拿下墨西拿,鼓舞了美军的士气,艾森豪威尔也是一阵窃喜。

但很快艾森豪威尔就笑不出来了,巴顿两次视察战地医院,两次掌掴他认为装病的士兵。艾森豪威尔得知消息后,随即展开调查。

两次事件目击者的叙述均收集完毕后,艾森豪威尔对巴顿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要求巴顿向士兵道歉,同时也向医院的护士和医生道歉。他还让巴顿放心,这件事除了在他的秘密档案中保存外,并不会留下其他记录。

西西里的记者团知道了这一消息,艾森豪威尔为了压下此事,几乎是乞求记者们不要将此事外露。

纸包不住火,巴顿的掌掴事件最终还是传遍美国,巴顿被撤职失去了指挥部队参战的实权。但巴顿对艾森豪威尔的关心感激涕零,他在信中写道:“我找不到言辞来表达我使你不愉快的悔恨和忧伤,你是我感激不尽的人,我心甘情愿地为你献出我的生命。”

诺曼底登陆之后,巴顿终于皮甲上阵。1944年,巴顿领导第三集团军穿越法国,和德国进行战斗,俘获和伤亡敌军共计140万人,解放一万多个城镇。

04

随着德国的投降,艾森豪威尔胜利回国,他受到庞大的人群欢迎。要求艾森豪威尔演说请柬多如牛毛,他对这些诚挚的邀请不愿拒绝,几乎都如期参加。

随着国内艾森豪威尔热的兴起,艾森豪威尔要当总统的议论也随之而来,他的态度是否定的。当杜鲁门说将支持他竞选1948年的总统时,被他婉言谢绝了。

我们都知道艾森豪威尔最终当选了1953年的美国总统,而巴顿在1945年3月就预见到艾森豪威尔会竞选总统。

巴顿陪同艾森豪威尔参加在吕内维尔召开的会议后,回到第三集团军总部。巴顿对他的下属说“过不了多久,艾克(艾森豪威尔的昵称)将会参加竞选总统。第三集团军可以投不少选票呢。”他看到他周围的人脸上都浮起了微笑,便又接着说:“你们认为我在开玩笑?绝对不是。你们等着瞧吧。”可见巴顿对艾森豪威尔有多么了解。

史学家总结他们的友谊:“是二战欧洲战场胜利的关键”,没有艾森豪威尔的庇护,巴顿不可能得心应手地指挥作战,而没有巴顿,艾森豪威尔不可能快速地横扫德军,取得辉煌战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百年西方百将传:第九十四集
他是美军装甲兵创始人,一生战功赫赫,却在二战后离奇死亡
世界十大名将之巴顿将军神秘死因:究竟是一场意外,还是仇杀?
历史上有哪些搞笑的“乌龙”事件?
巴顿将军的“滑铁卢”——简述梅斯战役
二战人物志巴顿篇(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