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虚证 | 经方床临模拟练习80—每日医案??????


欢迎大家指出文中错别字


今日练习


周仲瑛医案

 

王菜,女,36岁。1999年11月11日初诊。

 

患者前年冬季外出受寒,引发肌肤发疹,之后时有发作;疹块如丘疹样隆起,瘙痒,遇寒加重。多方求治罔效,慕名来求诊。患者目前遇冷水则发荨麻疹,伴有怕冷,无汗,咽干,不欲饮水,后脑怕风,四肢清冷。舌苔薄黄、舌质暗红,脉细。

 

予____汤加减(留言处写下您的答案)

7剂,  日1剂,水煎服。


 

1999年1五月18日二诊:风疹瘙痒较前明显减轻,但仍不能接触冷水,遇寒则作。上方加生麻黄4g,细辛3g。予****方,日1剂,水煎服。

 

1999年12月9日三诊:风疹基本未犯,但皮肤仍有痒感,平时无汗,怕风,见风则头痛、手颤,舌苔黄,脉细。上方加生龙骨(先煎)20g,生牡蛎(先煎)20g,僵蚕10g,改黄芪为20g,续服。予****方,日1剂,水煎服。

 

2000年1月20日四诊:风疹未作,停药后手足发痒,无明显皮疹,月经量少,颈部稍僵。舌苔薄黄,脉细。上方加当归10g、葛根12g,调理半月后而愈。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桂枝汤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一期:阳虚证 | 经方床临模拟练习79—每日医案


上期原医案


李某,男,71岁,印尼华侨。1999年6月14日初诊。患者3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肢发冷,后逐渐发展至全身畏寒,怕风,每天早晚自觉从身体内部向外透寒气,饭后稍有缓解。曾在多个国家求医无效,病证未改善。

 

实验室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阴性,类风湿因子阴性。

X线检查:腰椎退行性病变;主动脉硬化。

B超示:左肾囊肿,胆囊较小,前列腺肥大。体温、血压均正常。

 

诊见:面色暗红,流涕,头戴双层帽子,内为羊毛,外为太阳帽。时至六月却身着羊毛衣裤并带护膝,纳差,大便于,小便频,夜尿多。舌胖嫩、色暗痕、苔淡黄厚润,舌下络脉充盈,脉数、右寸浮滑、尺无力,左脉沉细尺弱。

 

阳气素虚,症见流清涕而右寸浮滑,乃兼外感所致。治疗宜先治标,后治本。

 

予桂枝汤加减。

 

处方如下:

桂枝、白芍药各15g  生姜3片  大枣(去核)4枚 五爪龙50g 甘草6g

4剂,每天1剂,水烈服。

 

二诊:患者自述药后有一股股暖流从腹部向上涌动,畏寒怕风症状减轻。诊其脉已不浮滑,表邪已解,苔稍薄。证属脾肾阳虚,治以潜阳健脾法。

 

处方:

桂枝、白术、白芍药各15g 甘草6g 

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党参、茯苓各30g

五爪龙50g  神曲10g

5剂,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患者已除去羊毛帽和羊毛衣,身觉温暖,但下肢寒冷仍未减轻。舌嫩、色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两尺弱,夜尿减少。续守前法,温补脾肾。

 

处方:

茯苓  白术  桂枝  白芍各15g 

黄芪  党参  生龙骨(先煎)  生牡砺(先煎)各30g

炙甘草10g  巴戟天12g.牛膝9g 干姜6g

7剂,每日1剂,水煎服

 

药后全身及下肢寒冷感已除,续服10刑,身体继续好转,已近正常。

 

按语

 

本例30年之顽疾,缠绵不愈,根据中医辨证,其阳虚证候甚为明显。初诊兼感外邪,辨证既非麻黄汤证,亦非桑菊饮、银翘散证,故选用桂枝汤。

 

桂枝汤本治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现既无头痛发热与汗出,只有流涕、恶风寒,为何选用桂枝汤?

 

据《伤寒论·太阳病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白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浙恶风,翕翕发热,鼻呜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此案之脉右寸浮滑而两尺弱,符合阳浮而阴弱之脉,并见流涕(弃呜)。因外邪初得,桂枝汤证未全俱,加上其有30年之恶风寒病史,故选用桂枝汤。又因其体虚正不足以胜邪,故加五爪龙益气扶正祛邪。五爪龙为广东草药,素有南方黄芪之称,虚人外感之宣用桑菊饮、银翘散者邓老亦时加此味。桂枝汤加五爪龙,亦桂枝汤之变方也。外感病,往往症未现而脉先见,或两寸独浮或寸关俱浮,或三关均浮,凡寸脉独浮,应指如豆者,多为已感外邪,应注意暂勿用补益之剂以助外邪。本案之脉数者主虚而不主热,舌苔淡黄、厚而润者亦非热,因舌质胖嫩应是脾阳不运所致。所见大便干者,乃小便多所致也,若以脉数、苔黄、便干而诊为热证则差矣。用药4剂而外邪已净,则治其本病——脾肾阳虚。

 

如按西医检查:腰椎退行性变、主动脉硬化、右肾囊肿、前列腺肥大等论治,舍去中医辨证,去治疗这些病,如何解决他那30年的痛苦?此时病人的这些检查,均可作参考耳。病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局部病变亦应用中医理论去分析研究。如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腰椎退行性病变,可贵之于肾虚,左肾囊肿亦病在肾,前列腺肥大亦与肾虚有关。主动脉硬化,病在,肄系,据我的经验与脾阳虚有关。

 

二诊时治肾阳虚为什么选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仲景用本方治遗精,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濡、动、紧微之证,其机制为阳虚不能收摄精血。该方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龙、牡而咸。患者数十年恶风寒,故用桂枝汤以和营卫;自觉从身体内部向外透寒气,则加龙骨、牡蛎以收敛阳气,再合四君子汤加五瓜龙补脾气,脾肾双补,先后天并调;用神曲代生姜,取其既可解未净之外邪,又可疏导肠胃,反佐之意也。

 

三诊已无余邪未尽之虑,故加重双补脾肾之药,并以干姜易生姜。所以加牛膝者,乃下肢冷未减以之引药下行,未用大枣者则因已用参芪也。

 

[邓铁涛,雷立屏.脾肾阳虚证,新中医,2001,33  (2):  18]

 

 

桂枝汤

 

风寒伤人肌表,原应恶寒发热而无汗,今汗自出而发热,恶风不解,且有鼻鸣、干呕,是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之故,所以是表虚证。究其病机,是风寒外感,卫强营弱,即《伤寒论》第五十三条所说:“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风寒在表,当用辛温发散以解表,但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用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诸药。所以本方虽只有五味药,但配伍严谨,散中有补,正如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在《伤寒论》中桂枝汤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金匱要略》中对病后、产后、体弱而致营卫不和,症见时发热自汗出,兼有微恶风寒等,都可酌情使用。

 

[方药]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孹)

 

[用法]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取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浙渐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5)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24)


取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25)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3)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54)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57)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95)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极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234)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276)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386)

 

每一医案现推出每月送书活动啦!

小编每天会给第一位回答正确的朋友加上1分,到月底了分数最高者将获得出版书一本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道汤女人睡得甜又香
麻附辛治痹症,腰腿痛医案#
《伤寒悬解》——霍乱
《伤寒论》扶阳学说探讨
麻黄细辛附子汤原方组成、医案条文、用法剂量与方解方论
如何诊断脾阳虚感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