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狂饮饱食后,胃脘胀闷有妙招!【139期】

校对/高向晶


今日练习


高某,男,20岁。


患者周身起皮疹,疹色红而成片,奇痒难忍,用手搔之则有划痕而高出皮面。曾用疏风清热利湿之药而无效。微恶风寒,小便短赤不利,舌苔白而略腻,脉浮弦。


处方:___汤。2剂。(留言处写下您的答案)


服药2剂后而愈。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调胃承气汤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一期:盛暑也不敢脱去棉衣棉裤??这可怎么办???【138期】


上期原医案


严某,男,50岁,1986年10月25日诊。


患者3天前饮酒饱食后,胃脘胀闷不舒,继之呃呃连声,不能自制。自用多种单方治疗未愈。到某乡卫生院诊治,医给予丁香柿蒂汤加半夏、旋复花等2剂,服后呃逆愈频而求余诊治。


闻其呃声接连不断,甚是痛苦。询问知其3日来未大便,脘腹胀满,口渴心烦。查舌苔黄厚,脉象滑数。


处方:大黄、芒硝各15g,甘草6g。上3味兑入开水500ml,盖严浸泡30分钟后滤出,1次服完。


服后泄下大便甚多,臭秽异常,呃逆自止,脘腹胀满等症亦消。 (王金州医案)


按语:呃逆虽为胃气上逆动膈而成,然临证又须辨证求因,以明寒热虚实。本证乃因饮酒饱食导致胃肠实滞积热所起,理当通腑以除邪。前医反用丁香、半夏、党参等温燥之剂,势必邪愈壅而呃愈频。


本方泄热通便,服之可使食滞、邪热随泄而除。如此腑气得通,胃气得降,虽不用止呃药物而呃逆自止也。



原文复习


《伤寒论》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第105条: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论》第207条: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第248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论》第249条: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和之则愈。


各家论述


《医方考》:大黄苦寒,可以荡实;芒硝咸寒,可以润燥;甘草甘平,可以和中,此药行,则胃中调而里气承顺,故曰调胃承气。


《医宗金鉴》:本方有调和承顺胃气之义,非若大、小专攻下也。《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火淫于内治以苦寒,君大黄之苦寒,臣芒硝之咸寒,二味并举,攻热泻火之力备矣。更佐甘草之缓,调停于大黄、芒硝之间,又少少温服之,使其力不峻则不能速下而和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明病腑证
调胃承气汤
饱食后胃脘胀闷 | 调胃承气汤【第137期】
千古奇方半夏泻心汤
泻下剂
大承气汤的各医家论述(经典方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