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师说 | 范皓然:化妆品技术交流的筑桥者

“研发人员应不负时光,展现才华。”


文/师姐

 

即便已在广东一带工作、生活了20多年,广州禾力创新研究中心(下称禾力研究中心)创始人范皓然一开口,依然会流露出浓浓的北方口音。


1994年从郑州轻工业学院精细化工专业毕业后,便被分配到汕头一家化妆品企业从事技术研发的范皓然,如今已成为他们班上唯一一个留在化妆品行业从事技术研发的人。


范皓然坦言,从事技术研发工作24年以来,有过很多困惑和瓶颈,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坚持至今。


范皓然对化妆品技术研发的感情中,多少带点北方人式的“一根筋”。不过,也正是这种“固执”劲儿,推动着范皓然不断在技术研发领域突破自我,并努力追寻独属于技术研发人员的那份踏实感。


经验主义让研发缺少原动力


虽一直从事技术研发,但范皓然在化妆品行业的经历却不可谓不丰富。


1994-2013年间,范皓然不仅服务过名臣、薇美姿等企业,也担任过欧标这一类化妆品OEM企业的研发总监。2013年11月,范皓然再度转型,创办禾力创新研究中心,定位“化妆品企业的实验室外包”,从事创新型产品的定制及技术体系研究等工作。


▍范皓然


这一过程中,范皓然也有幸见证了化妆品产业的巨大变迁,即由“企业少、品牌少、原料少、信息少”的状态,发展到如今朝气蓬勃的大美产业。他不无感慨,“早期,都是自己骑自行车去原料店找原料,加之参考书籍更偏向理论性,做一个配方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


在范皓然看来,因行业发展早期各项资源较为匮乏,技术研发人员不仅工作环境较为艰辛,进步也很慢。好在,这种状态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上游原料商的带动,以及行业的逐步进化和完善,到如今已有了相当大的改变。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研发没有原动力。”范皓然一针见血,却也真切地道出了行业技术研发面临的挑战,“很多技术研发人员还是通过辗转多家企业,或依靠原料商提供信息等方式获得技术来源,而不是通过基础性或平台的系统积累和研究。”


这种“经验主义”的作风,使得部分研发人员对技术的认知较为零碎,进而阻碍了整个行业研发源泉的涌现。“尤其是在OEM企业中,更要求‘短平快’,也更考验研发人员的资历。”范皓然指出,这种状态下,很多技术研发人员拿出来的产品,往往会让客户觉得没有新意,“要么概念不新、体验感不明显,要么效果不是太好。”



技术研发需要有理有据


因而,很大程度上来说,禾力研究中心的创立,体现了范皓然想于技术研发层面做出实质性突破的决心。


“例如,很多化妆品企业生产的膏霜中都采用液晶乳化剂,据资料宣称,这种体系不但肤感好,还具有保湿、缓释、助渗等功效,但产品是否拥有这些功能以及产品中是否具有明显的液晶结构,化妆品企业却很少专门去做研究。”因此,禾力研究中心专注的内容之一,便是做这种有关产品技术体系的研究,进而拿到最详细的一手数据。



范皓然表示,亲自做技术体系研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对产品做更深入了解,还能把一个类型的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更彻底,进而为企业解决很多实际生产过程的问题。


他举例,其合作过的化妆品企业中,曾出现洁面膏生产过程中结膏点不稳定,做出来的料体过稠或过稀,只能报废处理的问题。禾力研究中心便针对这一技术体系进行研究,从原料搭配、工艺过程寻找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并确定新的配方比例,用最低的成本彻底解决了结膏点问题。


范皓然深信,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强项,但却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禾力研究中心必须突出自己的技术强项,进而与企业产生合作。但合作达成的前提,无疑是禾力研究中心自身能形成详实的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撑。


“例如,客户说哪里做的不好,需要你进行调整时,你能立马搬出调整依据进行调整。这样,客户和研发人员自身都不会产生疑虑。”范皓然笃定,研发人员不能只是根据经销商或者行业传递的信息,进行技术调整,更要通过细致且深入的研究,让技术研发的每一个环节都变得有理有据。


行业技术交流应发挥“桥梁”作用


目前,除禾力研究中心的工作外,范皓然还担任着广东省化妆品科学技术研究会副会长一职。


前段时间,由该研究会协办的“不负时光——第二届3.9工程师节暨颁奖盛典”在广州隆重举办,吸引了一大批国内知名化妆品技术研发人员参与其中,范皓然不仅是“第一届工程师节卓越工程师奖项”的获得者,也是本届颁奖盛典的评委之一。


他异常坚定地向师姐表示,“化妆品行业协会的壮大与发展,是大势所趋。”因而,面对化妆品行业技术交流会议形式越来越丰富且多样化的现状,范皓然难掩欣喜。他甚至向师姐回忆起当初第一次参与行业研讨会的情形,“那是1996年,台湾技术人员带来了一个可以常温做膏霜的傻瓜乳化剂,给我的震撼特别大。”



如今,行业早期极为匮乏的技术交流状况,以及企业更倾向于“闭门造车”的时代已经过去。而类似于广东省化妆品科学技术研究会这样的技术交流平台,不仅吸纳了一众广东省化妆品企业里拔尖的技术研发人员,进行行业知识、技术的分享,也给予了更多基层研发人员以学习、交流的机会,“所以研发人员应不负时光,展现才华。”


“各类行业技术交流会也是展示企业需求,以及高校技术的契机,可以搭建‘产学研’的桥梁。”因此,范皓然认为,接下来行业技术交流协会还可以在这一层面有更大的作为。而这一点,也是广东省化妆品科学技术研究会目前正在做、以及未来将会更加突出的方向。


“中国化妆品肯定会崛起的。”范皓然斩钉截铁,“因为市场、技术、理念、资源等腾飞前的基础都有了,只是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中,需要行业及企业的规范化,创新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磅:税总办官方解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公告
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的若干问题 (四)人员人工费用
小耳麦闯出大市场
2011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应注意的51个涉税疑难问题处理技巧8 - 企业所得税 - 百行会...
解读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
李开复:网络创新模式与“时代精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