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代圣贤、养生泰斗谈养生”连载之一

老子的养生观

 

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是我国春秋时的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曾做过周守藏室史(国家图书馆馆长)。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因关令尹喜之请,著下《道德经》一书,后骑青牛飘然而去,不知所终。《史记》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这都是因为他从修道出发而获得的高寿。

 


一、 老子的养生哲学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道教对养生有独特的贡献,对后世医学、养生学、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的养生哲学后来被中国道家养生派几乎全部继承了下来,并将其奉为道教的开山鼻祖。

老子的思想,包括养生哲学,都记录在《老子》一书中,深为后世养生家、道家所重视。在1973年长沙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老子》的两种抄本。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人死后还要陪葬《老子》抄本,可见古人是多么推崇他。

老子曰:“养生之道,在神静心清。静神心清者,洗内心之污垢也。心中之垢,一为物欲,一为知求。去欲去求,则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则动静自然。动静自然,则心中无所牵挂,于是乎当卧则卧,当起则起,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外物不能扰其心。故学道之路,内外两除也;得道之人,内外两忘也。内者,心也;外者,物也。内外两除者,内去欲求,外除物诱也;内外两忘者,内忘欲求,外忘物诱也。由除至忘,则内外一体,皆归于自然,于是达于人道矣!” 

老子的养生哲学有哪些内容?古人做了不少研究,现代研究也在逐渐展开。老子的养生哲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清心寡欲

养生家历来认为,要健康长寿,除了身体外,精神也要健康。如明代养生家高濂说:“夫人只知养形,不知养神,只知爱身,不知爱神,殊不知形者载神之车也,神去则人死,车散马即奔也。”这句话的大意就是,人们只知道保养身体,不知道保养精神,只知道爱护身体,不知道爱护精神,殊不知身体好像载有精神的车一样,精神一去,人就死了,车若是坏了,马也跑了。由此看来,要健康长寿,既要讲究饮食、睡眠、生活环境等物质条件,也要重视人的思想和情绪等精神条件,两者缺一不可。老子对精神条件阐述极详、极深。他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就是说,灾祸莫过于不知足,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人若是见什么就想要什么,那就要“罪”“祸”临头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他又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句话的意思是,虚荣和生命,哪个更亲切?生命和财产,哪个更重要?获得和丧失,哪个更有害?因此,过分贪爱,必造成更大的破费,贮藏得愈多,也必然损耗得愈多。这句话的中心意思就是你要得到什么,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贪得无厌必然会使人身心精力消耗过度,从而有损健康。

老子一再强调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意即要外表单纯,内心淳朴,减少私心,降低欲望,他又说要“不贵难得之物”,即不要看重稀有的商品,而要“为而不争”,即做什么事都不要与人争夺,以免造成精神紧张,危害身体。

老子的这个养生哲学,在今天看来,也颇有几分道理。例如,现代生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即将一只装有兔子的笼子放在一个装有猛虎的笼子旁边,让这只兔子成天看着老虎而惶惶不可终日,对任何“美味”也不爱吃,也睡不好,不多久,这只兔子就委靡不振,缩成一团,消瘦无力。作为对照研究,另一只兔子是被放养在自然的环境里,结果十分健壮。从这个实验即可看出,精神、情绪对人的健康长寿是多么重要。

 

(二)强调守中

老子说:“多言致穷,不如守中”,意即言多必行不通,还不如保持适中。他还说“飘风不终期,骤雨不终日”,意即狂风刮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下不到一个整天,所以还是守中好。老子认为应该“去甚、去奢、去泰”,意即应该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和过分的东西。他要求做到“方而不剖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意即要做到方正而不显得生硬勉强,有棱边而不至于把人划伤,正直而不至于无所顾忌,明亮而没有刺眼的光芒。这就是说,做任何事都不要过,这样自己才不受损失。

不这样做会怎么样呢?他说“强梁者不得其死”。意即强暴的人不得好死。又说“致数与,不与”,意即追求过多的荣誉反而没有荣誉了。所以,他认为最好是“不欲如玉,珞珞如石”。即最好既不想做什么高贵的美玉,也不做下贱的坚石。

老子的养生学说,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历代养生家所继承、发展。如中国南朝大养生家陶弘景(456536)就说过:“莫大忧愁,莫大哀思,此所谓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儒家董仲舒也说:“能以中和养身者,其寿极命。”今天看来,对于现代人,尤其是老年人,这些养生观点仍然是有价值的。

 

 (三)静以养生

  老子在阐述其政治、哲学见解的同时,也非常丰富、细微、深刻地描述了做静功(即坐禅或静坐)时的体会和感觉。有人说,老子可能是由于做静功时深得其中奥妙,才提出了一整套政治、哲学观点,并希望用以治国安民。

   例如,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这句话的意思是:尽量使心灵虚寂,要切实坚守清静;万物都在生长发展,我观察它们的循环往复,事物尽管变化纷纭,最后都各自回到它们的出发点,回到出发点,叫做“静”。这成了后世养生家们经常引用的最古老、最经典的练功诀窍。

我们都知道,静功练得好,会使人舒适无比,妙不可言,美不胜收。这种感觉非一般不练静功者所能体会到,而老子体会到了。不仅体会到了,还写成文字留传下来,堪称难得。例如,他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窃兮冥兮,其中有精;有精甚真,其中有信”。这句话的意思是,“道”这个东西,没有固定的形体,它是那样的恍惚啊,惚恍之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深远冥昧啊,深远冥昧中却涵有极细微的精气,这极细微的精气最具体,最真实。他把练功入静后的美妙感觉,描述得无以复加。

   他又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句话的大意是人经常可以从无形处看到万物的微妙,经常从有形处看到万物的终极,这两者(有形和无形)各不同,实出一源,都很深远,极远极深,它是一切微妙的总门。可是,怎样才能观察到这些奥妙呢?他认为,只有“专气致柔”(专心守气,致力柔松)和“涤除玄览”(消除杂念,深入静观),才能做到。用气功的术语来说,就是意守丹田,静到妙处,想着丹田可以看其微妙,不想丹田可以看到其终极,千变万化,玄妙莫测。这正是静功入静的写照。可以设想,老子若非练静功深有体会,他是描绘不出这样细微的。

  老子不仅对静功深有体会,而且也提出了一套练静功的方法。例如,他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意思是若从气功或静功角度来理解,即为消除杂念,意守腹部,削弱欲望,强健筋骨,当然,老子要把这种主张推广到治国治民,让人人都如此(“常使民无知无欲”),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在做静功时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所以历来为修炼者所重视。

   怎样才能入静?老子指出要“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意即要塞住知识的穴窍,关上知识的大门,不露锋芒,超脱纠纷,以便入静。这可说是中国气功消除杂念、引导入静最古老的诀窍。

 综合上述可见,老子在其著作中反复强调,要养生长寿,就要习静。他的这种见解,也被中国历代养生家甚至道家、儒家继承下来,如庄子、抱朴子、孙思邈甚至苏东坡、白居易、陆游等大文学家等都曾坚持练静功,而且在这方面都有文字记载留传于世。所以,老子不仅是大哲学家、思想家,而且也是大养生家。

 

二、老子的养生四要

 

老子被后世尊为道教的鼻祖,是我国春秋时的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曾做过周守藏室吏(国家图书馆馆长)。据说年轻的孔子曾专程到周朝的京城洛阳向老子请教。在孔子临走前,老子对孔子说:“你所谈论的东西,其人已成朽骨一堆,留下的不过是些过时的空谈而已。君子得意时入世展鸿图,不顺利时则应与时沉浮、深藏不露。我曾听说过这样的道理:精明的商人从不炫耀自己的财富,有很高道德修养的君子,其外貌犹如愚人一般。你一定要去除傲慢、骄气和过多的欲望,它们都对你有害,这就是我给你的临别赠言。”

  孔子回到鲁国后对学生们说:“老子就好像是游于云雾中的一条‘龙’,若隐若现,深不可测,高不可攀,无法捉摸。”

老子后来因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然后骑青牛飘然而去,不知所终。  《史记》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这都是因为他从修道出发而获得的高寿。

 

(一)贵生

在老子看来,世间中的人大多对生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人们汲汲于求利争权,忙忙碌碌于世俗生活,全部的精力都抛掷在争抢之中,对生命的流逝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此不仅可悲,亦十分危险。老子指出:“在自然界中,疾风吹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操纵这一切呢?自然就是如此,天地尚且不能长久。何况人昵?”人的生命相对于自然界的事物而言,是十分短暂的,因此,必须把“贵生”作为人生的头等大事,对自我的“生命”要以百倍的热情来加以保护。

 

(二)寡欲知足

人们之所以不重视生命的保养,关键在内心充满着种种物质欲望。一般人往往认为,追求到手的财物越多、权势越大,越能满足自我的所需,生活也越幸福,于是无时无刻不在思求物质利益的获取。在老子看来,这种想法和做法是完全错误的,世人汲汲以求的东西,不仅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幸福,反倒常常使人遭受无穷的祸害,对人们的养生极为不利。他指出,从表面现象来看,华丽的色彩和动听的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鲜美的滋味、纵马驰骋打猎也可带给人极大的乐趣。但从实质上观察则不然。老子说:“多种色彩使人眼瞎,多种音响使人耳聋,多种美味使人口味败坏。骑马打猎使人之心过度放荡,难得之财货使人行为不便。”

 

  (三)水一般柔、弱、静

   “上善若水”,在老子看来,一个人要养生,就必须清除和躲避那些害生因素,其方法和途径就是处“弱”、处“静”和处“柔”。

  老子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胜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又谓:“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强调以柔制刚方可明哲保身,故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豁;为天下豁,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强调“守柔”,要求人清虚自守,勿刚强好胜,否则不得善终。老子守“柔”的思想告诉我们:人可有雄心壮志,但不可逞强好胜,应抱持柔弱谦下之道,保持质朴本性。

其次,人们还要处“静”。老子说:“厚重为轻浮的根本,安为躁动的主宰,所以有德之人的言行举止总是保持厚重朴实。虽有荣华之境可供观赏,却安静闲处,超然物外。”在老子看来宇宙间万物无时不在变化发展,生生死死,无有止息,此“动”意味着人们劳精费神,心燥体疲。所以,人们要养生,就需由“动”“静”,以安闲适处的态度超然于物外。以“静”应世,才可保身生。

 

   (四)保持先天“本真”

  老子认为,保持人的“本真”,使人得自于天地之精华的“气”,不至于发散和损耗是养生的目的,所以人们要做到保气于体,使之不散失:结聚精气,使骨软筋柔,犹如婴孩那样。因此,人之“本真”实际上就是人们初生时获得的“先天之气”。

  在老子看来,任何物,包括人在内,只要壮盛了就会走向衰老,终则死亡。所以,人们若想求长生,就必须使自己的生命状态保持在初生时期,使之长久不涣散,避免受到损伤,如此,生命能够长久。反之,人一味追求安逸,贪口腹之欲,必促使自己迅速地生长发育。结果使“本真”迅速地散失,形体亦随之而毁。

  所以,老子说:“积有丰富精气的人,如同婴儿一般,蜂虿虫蛇不刺伤它,雄鹰猛兽不搏击它。婴儿筋骨柔弱,而小拳头却握得紧紧的;他们不知男女交合之事,而阴茎却常常翘起,这是精气极充满的表现啊!他们终日啼哭而不因气逆而哑,这是‘和’的表现啊!知道‘和’叫做‘常’,知道‘常’叫做明智。背自然而益生,则必遭殃;用心机而使气,则为强梁。事物壮大了,则必走向衰老。追求壮大,叫做不得常道,不得常道必然过早灭亡。

 

三、老子对生命的认识

 

  老子对生命、身体、精神有系统的论述。

  老子说:“天地媾精,阴阳布化,万物得以生长,承受其宿业,分灵道,父母和合,人接受他的生长。起初一月是胞,是精血的凝集;二月是胎,形状为胚的先兆;阳神是三魂,动着生长;四月阴灵是七魄,静为的是镇形;五月五行分藏,为了安神;六月六律定腑,是为了滋灵:七月七精开窍,是为了达到光明:八月八最神具,是真灵降落;九月宫室罗布,是为了定精;十月气力充足,万象得以成就,元和哺食,一刻也没有停歇”。

    老子对精神的认识也有比较全面的论述。《太上老君内观经》中说:“太一帝君在头,曰泥丸君,总众神也,照生识神,人之魂也。司命处心,纳生元也;无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脐,深精根也,照诸百节,生百神也。所以周身神不空也。定位诸神,调身之法也。元气入鼻灌泥丸也。”意思是说神气清明,形态一定安定;运动住止与心相联系;因此讲生,原因就在这儿。

    老子说,我内观是历历分明。心是禁,一身的主宰,心可以禁制,使形体精神没有邪恶。心是神,变化而无法预测,所以没有一定的形状。因此五脏藏五神:魂藏在肝,魄藏在肺,精藏在肾,志藏在脾,神藏在心。字不同是由于随意命名。心是火,南方太阳的精华,主火,上为荧惑,下应心。颜色红,三叶,像莲花,神明依泊,从所名。那神是不青不黄,不大不小,不短不长,不曲不直,不柔不刚,不厚不薄,不圆不方,变化不可预测,混合阴阳,大可包容天地,细可进入毫芒,约束它就正,放纵它就狂,清明纯净就生长,浑浊浮躁就灭亡,明亮足以光照八表,暗淡足以迷惑一方,只要能够虚无静寂,生道自常,永保无为,其身可以昌盛。因为它没有形状,所以没有谁可以命名它,祸福吉凶都是由于它。因此圣人设立君臣,明确赏罚,设置官僚,制订法度,方正来教化人。人因为困难而屈服,只在于心,心如果清明纯净,那么万祸就不会产生。因此流浪生死,沉沦恶道,都在于心。妄想憎恨喜爱,取舍去来,染着聚结,慢慢地自相缠绕,转转系缚,无法获得解脱,就到灭亡,仿佛牛马,牵引重物走在泥泞中,随转增加而陷入埋没,无法自行脱出,就到死,人也是这样。一开始生出来的时候,神元清明纯净,干净得没有杂物,既然表现为有形的物体,形体染上六情,眼睛贪恋色彩,耳朵为声音所阻滞,嘴巴热爱鲜美的味道,鼻子乐于接受香气。意志上有着强烈的仰羡,身体要想既肥硕又轻盈,从此流浪,不能够自我领悟,圣人善良的想法,没有办法教而化之,使其内观自身,使心澄明。

老子在对身体认识的论述中说:仔细地察看这一身体,从虚无中来,随缘的运作会合,积精聚气,乘华降神,和合接受生命,法天象地,含阴吐阳,分错五行,来顺应四时,眼睛是日月,头发是星辰,眉毛是华盖,头是昆仑,分布排列好宫殿,安放好精神,万物之中,人最富有灵气,命合乎道,每个人都应该珍爱它。内观这身体,只有人是尊贵的,却不知道自己珍惜,随便染上各种尘埃,不洗净恶臭污秽,污浊羞辱形神,仔细地审视外物与自我,哪个疏远哪个亲近,恪守道行得以长生,行善事行以保真,世愚役役,白白地枉自痛苦辛酸。

 

四、老子论道

 

  老子认为,从道受分称为命,自一禀形称为性,所以任物称为心,心有所忆称为意,意之所出称为志,事无不知称为智,智周万物称为慧,动而营身称为魂,静而镇形称为魄,流行骨肉称为血,保神养气称为精,气清而驰称为荣,气浊而迟称为卫,总括百骸称为身,万象备见称为形,块然有阂称为质,状貌可则称为体,大小有分称为躯,众思不测称为神,邈然应化称为灵。气来入身称为生,神去于身称为死,所以通生称为道。道这种东西存在却没有形状,虚无却有情,变化无法预计,通达神的众生,存在于人的身体,就称作神明,就是所谓的心。因此教人修炼道行,就是修炼心;教人修炼心,就是修炼道行。道无法看见,由于生命而修明它,生命无法恒久,依靠道行来固守它。假如生命灭亡那么道行也就荒废,道行荒废了那么生命也就消亡,生命道行合而为一,那么就会长生不死,羽化而成神仙。人无法长久保全是由于不能够内观于心。内观没有遗漏,生命道行永久存在。

  老子认为,人之所以流于浪荡厌恶道行、沉沦于污浊,是因为六情而生弃念,再生六识,六识有所分别,束缚其憎恨与喜爱,去来和取舍。惹上烦闷苦恼,和道行长相分隔,因此内观六识,随即产生六欲。从什么地方产生呢?识从欲中产生。欲从什么地方产生呢?欲从识中产生,妄想颠倒就产生了识,也叫做自然,又称做无为,原本虚无宁静。元中不存在识,存在识的分别,产生于各种邪见,邪见已经产生,到处都是烦闷苦恼,无论何地都受束缚,流浪生死,永远丧失道行了。

    老子认为,道不存在生死,可是形存在生死。因此讲到生死的,属于形而不属于道。形具有生命的原因是由于它修得道行;形死灭的原因是由于丧失它的道行。人能够保全生命恪守道行,就可以永久存在而不消亡。

  老子认为,人能够经常清净他的心,那么道自然会来留居。道自然来留居,那么神明存在身上;神明存在身上,那么,生命不会消亡。人们往住要想生,却不能够虚心,人们往往讨厌死,不能够保神,也因为要想尊贵却不用道,要 想富贵不求珍,要想快却脚不行走,要想肥胖却饭也不吃饱。

  老子说:道因为心而修得,心因为修道而清明,心清明道就降临,道降临那么心就通,神明存在身上,仿佛火附着卮。光明从火中产生,火从炷发出,炷由于油而润,油依靠卮而容留,这四个假如失去,明从哪儿产生呢?也好像清明依赖神的照亮,神依靠心而存在,心因为形而具有。形因为道而完整,一样东西不具备,清明又依靠什么呢?因此称为神明,是由于眼睛看到耳朵听到,意知心觉,区分事物的事理,细小的都明白,因为神而清明,所以叫神明。

  老子说:虚心是分派其实在:无心是去除其存在;定心是使不动摇;安心是让其没有危机;静心是叫其不乱:正心是让其不邪;清心是让其不浑浊;净心是让其不污秽。这都是因为有让其清除之令。四种明摆着的,心直是没有反覆;心平是没有高低;心明是没有暗昧:心通是没有窒碍。这些都是原来自然明白的。大致讲这几种,其余都能想到了。

  老子说:晓得道容易,相信道困难;相信道容易,行道困难;行道容易,得道困难;得道容易,守道困难。固守却不丧失就可永久存在了。

   老子说:道是无法用言传口授可以获得的,始终虚心静神,道自然会降临。一愚笨的人不晓得,劳形、苦心、役志、躁神而道却越加遥远,神越悲。违背道来求道,应该慎重选择。

   老子说:道贵在能够长久保存,保护神使根本得到稳固,精气不散失,纯白不区分,形神合乎道行,飞升昆仑,比天先获得生命,天过后仍得到保存,进出没有停歇,不由其门,吹阴煦阳,约束魄抓住魂,眷属达亿年,子孙千年不绝,黄坐四起,骑羊真人,金堂玉室,送走过去迎接新生。

   老子说:内观的方法,静神定心,胡乱念头不产生,邪妄不侵入,稳固身体和万物,闭上眼睛思索,外表内在都清虚空寂,神道微深,外藏万千境象,内省察一心,明白清明静定,宁静烦乱都平息,念念相联结,深根宁极,湛然常住,杳冥难以预测,忧患永远消除,是非不用分别。

  老子说:我不是圣人,通过学习才获得,所以我求道,没有不受持,千经万术,只在于心。

 

五、守静定心

守弱和守朴。

    守弱,弱者柔弱。老子说:“抟气至柔,能婴儿乎?”传统解释此经文时通常说:“你能让你的抟气炼得像婴儿一般柔弱吗?”其实不然,老子是在阐述他的命功。婴儿不是指世俗的赤子,而是指“道”的粒子凝成的“圣婴”,即命宝金丹。故老子是说:“你把抟气炼得至柔了。虽然也是好事,但是你能否让它凝成命宝金丹呢?”炼胎息功的人认为,它是胎息功的滥觞,则此婴儿未出娘胎即已在吸取天道了。守柔,“柔弱者,柔之徒”,故是养生之道。

  守弱,老子说:“弱者,道之用。”这是老子记述的超前科学。因为“道”的粒子是一种量子,它的性状可与中微子等价,所以它与量子一样有波粒二重相性。“弱者,道之用”,说的是量子的粒子相性。它的意思是说:弱力时是“道”的粒子与粒子之间可以相互作用。这与中微子只参与粒子之间的弱力相互作用的性状相同。这就是为什么守弱能得道“不召自来”的根据。“反者,道之动”,则是说“道”的粒子的波相性。它的意思是说,“道”的粒子以信息波向外发射可至无穷远。故管子和屈原都说“道”,是“其大无外”的。不过,若当它在途中遇到反射物,那么这个信息波会像雷达波那样反射回来。这是遥感、遥视、天耳通等特异功能的科学根据。如是,“道”能“往而有复”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说,扁鹊能隔墙诊炳,即说明扁鹊有遥感功能。他发出的信息波穿墙透体。把五脏六腑的病态信息反射回来,扁鹊从分辨这些病态信息中诊断出患病的脏腑。

  “弱者,道之用”的这个特性,是丹士所以能吸收“天之道不召而自来”的科学根据。当丹士守虚、守弱、守静,到了“极笃”之境的时候。丹士自我小宇宙空间就处于弱力场,于是与大宇宙空间的大气场,同处于弱力场中了。是以大小宇宙气场中的“道”的粒子,就可以互相作用了,如是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局面。“天之道”是无限的,它处于“有余”之高能位;“人之道”(真气)是有限的,它处于“不足”之低能位。是以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原理,在场势能的驱动下“不召而自来”了。此即老子所说的“明白四达”。“明”者“道”也,“自”者“阳”也。“天之道”在天为阳,故“明白”即是俗所谓“纯阳正气”。如是,“明白四达”意谓纯阳正气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向我输送而来,到达我的“根”里。“人之道”在地为阴,俗称纯阴正气。这纯阳正气(即冲气)与纯阴正气在根里“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被极化为自我的和气。这个过程,内丹派称谓“摄万归一”,也就是老子所谓“归根复命”、“负归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管子·内业篇》云:“道其自来,可藉以谋;静则得之,躁则失之。”为什么静者能得道之自来呢?老子说:“同其道者,道亦乐得之”。因为你守静而处于弱力场中,你与“道”的“弱者道之用”有了同一性,故能得“道”之自来。为什么躁者会失''之来呢?因为“道”的粒子不参与强力相互作用的缘故。躁为什么是强力呢?老子说:“心使气日强。”是以若心情躁动,你就处在强力场中了,不仅失去得“道”之自来的特性,而与失道之自来的不参与强力相互作用有了同一性,正好符合老子所说的“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了。“道',不参与强力相互作用,老子是在五十六章用“塞其兑',来表示的。“兑”是卦名,它的卦象好像开了一个天窗,老子把它喻为“道”的粒子与外界联系,发生相互作用的窗口。把这个窗口堵塞了,“道”的粒子就不能与外界联系,就不能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了。故当“道”以弘力穿透障碍物时,就不会与被穿透物相互作用而留下痕迹。所以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即是当“道”以强力穿透了至坚而无缝隙的物体时,却在被穿透物上找不到被穿透的痕迹。故老子认为是“道”的粒子有“塞其兑”的特性。守朴,“朴”者道也。怎见得朴是未经加工的原木呢?老子说:“道常无名”,“无名之朴”。这明明在告诉你说:“道”常常是无名的,这个无名的东西叫做“朴”,这个“朴”是“道”的最小单元。老子说:“见素抱朴”,也就是“抱元守一”。这里的素、朴、元、一,都是指“道”。“见索抱朴”,《道德经》第十九章最早出现过:还丹之初,在中丹田中黄庭区域,丹士见到一个素白色的气团,即是“见素”。也就是“其中有象”,即是庄子所谓“一之所起,一而未形”,故是“道”;老子把这种“气”名之日“朴”,又好像丹士双手抱着一般,故说“抱朴”。从此以后,丹士天天都要“见素抱朴”,也就是从一阳初升到十月飞霜,无一天不是“见素抱朴”,圣婴伴你终生。你就终生“见素抱朴”,直到你羽化超脱那一天为止。

以上所述四守,是命功阶段的工夫,其中最基本的一条是守静定心的工夫,否则一切无从说起。如何守静定心呢?老子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此处“民”字是暗语行话。据丹经口诀“气为民”,故知此“民”字,不是指“民众”,而是指“气”。老子的意思是说:“你要守静定心,要从抑制眼睛开始做起。”张伯端《青华秘文》云:“心不留事,一静可期。此便是觅静的路。又心之所以不能静者,不可纯谓之心。盖神亦役心,心亦役神。者交相役,而欲念生焉.心求静,必先制眼,眼为神游之宅。神游于眼,而役于心。故抑之于眼,而使之归于心,则心静而神亦静矣。目不乱视,神返于心。神返于心乃静之本。”故练功场不宜杂物乱置,即老子所说“不见可欲”,使眼不乱视,则心不着于境,神已返于心,如是一静得矣。

 

六、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叙述了多种修道养生理法,例如内丹功法。命功与性功、辟谷食气、胎息、乃至行住坐卧皆道场;可以说现在诸多门派的道家养生门派功法无一不是渊源于老予《道德经》,而其核心内容则是金丹大道。内丹修持的总纲即是十九章经文。现今南宗清修派,北宗全真派,都是从老子的金丹人道派生出来的。此章经文如下:“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其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现今的金丹大道的修持,其核心内容,一言以蔽之叫做“精气神”,三元合一而还丹。在老子《道德经》中只提到气,元神虽有其说,却无明文点出,更无元精一说。精气神三元合一而还丹,首创于稷下学派的管子。《管子·内业篇》云:“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张伯端《金丹四百字》云:“炼精者炼元精,非淫浃所感之粘;炼气者炼元气,非口舁呼吸之气;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念虑之神。”又《青华秘文》云:“元神见而元气生,元气生则元精产矣。”其意谓:丹士守静而无为人定之后,元神显现,此时汲取的“天之道”即是元气,也就是先天一气;此时汲取的先天一气,即是“气之精者也”。故曰:“元精产矣”。凡冠以“元”字者,皆是指先天之性耳。

老子的内丹功总纲,虽不提三元合一,但南宗清修派的修持,有炼精化气,炼气化补,炼神还虚和炼虚合道的四阶段功法,都已涵盖在《道德经》十九章经文中。可见今之内丹功理法’确是从老子《道德经》承传而来。

从来儒家释老文,无一人识老子真诠。从韩非《解老》《喻老》也是“言者不知”之者。连王弼也不知本章经文之云云。至于道家虽有识其天机者,又有碍于“知者不言”戒律,无人泄此天机。儒家唯 心派之误也花样繁多,五花八门:有骂老子推行愚民政策者,有骂老子不要仁义道德者,有骂老子反对工艺技巧者,有骂老子不要一切文化和文明者,群起骂老,骂法术出多门,不一而足。

    由于本章经文所述是金丹人道理法的总纲,所以老文藏得很深。不让真诠泄于外道邪教之手。老子说:“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其有所属。”属者是指属相。所谓属相?例如十二生肖,今年属猴,这猴就是属相。要知属相猴的底蕴,可按天干地支排列组合,六十年轮为一甲子纪年,可知今年是甲申年,即猴年的底蕴。在“此三者”中,有“绝圣”“弃智”“民利”“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等共有十个属相;你若能揭出这十个属相的底蕴,经文的内涵就浮现出来了。此外尚有“见素”“抱朴”两个玄览景观,非证得此正果者,即使是丹士,哪怕你查遍丹经典籍,都无法得其真诠。这就是张伯端为什么说:“馓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只为丹经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非真师口授心传,俗家凡夫皆莫知其极。

  怎样才能揭出“属相”的底蕴呢?其解法叫做“引指见月”,好比行人用手指指着月亮说:“月亮就在那里呢。”你顺他手指所指的方向看去,就见到了月亮。这与破解《易》文的方法相同,应当是“因言而得象,得象而忘言;因象而得意,得意而忘象。”现在儒家释老文,好似他们都是近视眼,把老予的所指当做月亮了,是典型的“望文生义”之误。故张伯端《悟真篇》云:“卦中设象本仪形,得意忘言意自明;举世迷徒惟执象,却行卦气望飞升。”故《庄子·外物篇》云:“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人言哉。”意与象只求其不即不离,不求完全相同。现在按章句,逐一破译如下: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字作形容词解,以后的“绝仁”“绝巧”和“绝学”的“绝”字也是形容词,不可作动词解。把它作动词解是唯心派为把老子释成推行愚民政策而故意捏造出来的。“绝”即是“会当凌绝顶”的“绝”,有登峰造极,无出其上者的意思。这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比较常用的字。例如,绝技、绝招、绝活、绝妙、绝唱、绝响等等,为什么非要解释成“拒绝”呢?这个“拒”有改经之嫌。

    所谓“绝圣”,是指得道的道者,即三十八章所说的“上德”的道者。因为他已达“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已是无上的功法了。所以绝圣是指至高无上的道者。

  “弃智”,不是儒家所谓“抛弃智慧”的意思。“智”是后天学而知之的知识,是经识神思辨后认定的智慧,  “弃智”是说要抛弃由识神之智判定的有为功法。因为道者所实施的是“上德”功法,是“无为而无以为”的,自然要抛弃有识神之智编定的有为功法,是顺理成章的事,故曰“弃智”。

  “民利”。据丹经口诀气为“民”。故这个“民”不是指“民众”,而是指炼气功的丹士。因为“上德”功法是“元为丽无以为”,比之上义功法“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要优越得多。故按上德功法练功收到的攻效,要比上义功法练功时的功效高出百倍。也可以说:“无为而无以为”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是谓“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既然“绝”是“无出其上”的意思,故“绝仁”应为“上十二”,上仁功法,老子在三十八章说:“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可见此功法是从“有为”转入“无为”,即是“从后天返先天,从有为入无为”,是功法的转折点。老子三十八章说:“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义功法即是有为功法,所以抛弃上义有为。功法就是老子所说的“弃义”。“上仁为之而无以为”,意谓上仁功法要抛弃上义有为(为之)功法而转入无为功法,是谓“绝仁弃义”。这“绝仁弃义”的转折点,发生在炼精化气阶段的末尾,炼气化神阶段初始,是在此两阶段交接的时候。也就是“玄牝一窍”初现,圣婴初次露面的时候。因为老子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着退之。”此经文的意思说:“人身中的谷神之器,是先人一气凝成的,是以不能用后天之气质之气可以为之的。若用有为功法助他凝丹,就会破坏凝丹过程.而使还丹失败。”对此也不可以执着追求,否则,就是“不知常”,就会“妄作凶”:金丹会得而复失。此即“执者失之”之意。甚至会遭到“终身不救”的险辱。

怎见得这“谷神”是指人身中的“神器”呢?所谓天下“神器”,这“天下”一词是指头以下。故是指人身而言。此非暗语行话,却是古时尽人皆知的隐语。此典故出于《山海经·北海西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斩其头,葬于常羊之山也。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因其头被砍,故曰“刑天”。“天”者头也。《易·睽》爻辞曰:“其人天且劓”,即指其头额被黥。以后许多丹经类典籍,皆指“头为天关,手为人关,脚为地关”(萧廷之《金丹问答》)。又《文子·十守篇》云:“头圆法天,脚方法地。”从先秦、两汉到曹魏,此隐语是尽人皆知的。王弼注《易·睽》爻辞有云:“无始(指头)有终(指足)。”可见王弼是知道这个典故的,因当年是尽人皆知的,故王弼注不予点破。到了唐之后,此典故渐渐被人淡忘,故药王孙思邀《卫生歌》为其作注曰:“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兮足象地”。故知“天地之间”即是指“头与脚之间”;“天下”是“指头”以下,都是指人的全身而言。这“天地”和“天下”两词在《道德经》中用得很多,欲得老子真诠者,都应作“人身”解释才不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

  “神器”是指“谷神”之器。老子说“谷得一以盈,神得一以灵。”故知“谷神”是指“得一”者。人身中有什么东西是纯“得一”者呢?那就是命宝金丹。金丹即“道”,它是由“道”的粒子凝聚而成的。故所谓“谷神之器”,“神器”也就是指人身中的命宝金丹。它是先天一气所凝成。非以有为之后天人力所能促其成者。是以到了还丹之初,一见玄关初现,就应当机立断。抛弃以往所用的有为功法,转为无为功法。

  “民复孝慈”如何理解?此处这个“民”亦非指民众,而是指丹士。也是指圣胎婴儿,因为“气”者“道”也,圣胎婴儿即是命宝金丹,金丹即道,故知“民”是圣胎婴儿。

   老子把丹士喻为“父慈”,圣婴喻为“子孝”,如是父慈子孝,故曰“民复孝慈”。此话怎讲?因为还丹以后,丹上要慎为养护圣婴,如何养护圣婴呢?那就是丹士要坚持练功,汲取“天之道”,经归根复命。冲气以为和,以新的和气去养护圣婴,是谓“父慈”。自从还丹以后,丹士大小周天已通,和气畅流全身,精神百倍,旧病已去,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有返老还童的迹象。老子把这些好处,喻为圣婴对慈父的一片孝心,是谓子孝,如是父慈子孝,故曰“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巧”,当然是指技巧之类的手艺,是后天智慧的产物,所谓熟能生巧。可见它是“有为”的。所谓“绝巧”,是说这种技巧已到了无与伦比的水平了。而有为功法,老子定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故“绝巧”是指深谙有为功法的丹士。由于此种有为功法,是经识神思辨后认定的,既经思辨就难免有思辨失误的时候,是不能保证万无一失的。故老子规定丹士要抛弃妄欲妄利,否则容易出偏,得练功不当的病。

  “盗贼”一词,不是指强盗和偷贼,它也是古人中尽人皆知的隐语。《阴符经》有云:“天有五贼”。是说五行反克,辗转相互贼害。此隐语在《黄帝内经》中用得很多。例如得了外感病毒类疾病叫做中了贼风。病态的冷汗叫做盗汗。故本章中老子所说的“盗贼”。是指因练功不当而得出偏的病。但是不要以为凡是“有为”必然都会出偏。人之一生,行住坐卧,吃喝穿睡,无一不是有为的,否则人就无法生存了。老子不仅不反对有为,在练功之初’规定的“绝巧弃利”,的功法即是“上义为之而有以为”的。只是为防出偏,要求抛弃妄利妄欲。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意谓“深谙有为功法的丹士,只要能抛弃妄利妄欲,就不会得出偏的病。”

因为在修道练功的初期,许多人都带着妄利和妄欲的种种祈求。例如希望早出功效,去掉疾病,年轻人则祈求早得特异功能。恨不得一夜之间成了有奇妙特异功能的气功大师等等。如是会“不知常,妄作凶”,诱发了出偏的病,故老子要求,“绝巧弃利”而 “盗贼无有”了。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这两句经文的含义在前一章释“守朴”时已经解释过了。这是老子为“炼虚合道”阶段规定的理法。并没有太多的奇妙之处,只是坚持养护圣胎,一切世俗的妄欲都已放下,一切为公是遍觉,一切为私是无明。故老子要求“少私寡欲”。有欲是人的本性,人不能断绝一切欲念,因为你感到饿了要吃饭,感到冷了要添衣,感到困了要睡觉,除非植物人,人而无欲非人也。老子的规定“少私寡欲”是合乎现实的。即使至高无上的释迦牟尼,还是为了一桩“大事因缘”来到人世讲经说法,普度众生。一些唯心派释老文,说老子要让民众无知识,无欲念,纯属无稽之谈,是在捏造一个“愚民政策”。

按老子这一章的经文视之,老子金丹大道理法的全过程与内丹清修派南宗的理法是一致的:所谓“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即是“炼精化气”的理法。所谓“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即是“炼气化神”的理法。所谓“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即是“炼神还虚”的理法。“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是“炼虚合道”的理法。故悟玄子《悟真篇直指》有云:“性命必须双修,工夫还要两段。盖金丹之道,为修性养命之道。修命有作,修性无为。有作之道者,以延命也。无为之道者,以道全形也。故金丹之道,必先有为,于后天返先天,由有为人无为还我命宝。命宝到手之后,不为造化所移,于是抱元守一(即‘见素抱朴’),行无为之道,以了真空本性,直上最上一乘妙道矣。”

                                                        

              ------摘自《养生十大名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丹道与打坐
道宗丹功三元合炼丹法
金丹大道精微谈(下)
《道德經》與丹道修煉(作者:陈全林)(转载)
中老年人养生八大诀法
道教养生学的形成与发展简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