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乡云水寒——李商隐《滞雨》赏析
故乡云水寒——李商隐《滞雨》赏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李商隐写过许多题中带“雨”的诗:《微雨》、《细雨》、《风雨》、《春雨》、《夜雨寄北》……这些诗或单纯咏雨,或借雨抒情、以雨寄意,都透着诗人对雨的特殊感受,缠绵的雨丝,淅沥的雨声,似乎更能激发诗人的灵感。

这首《滞雨》好像是一首羁旅诗,“独在异乡为异客”,孤单寂寞的处境本就容易滋生乡愁,更何况还是在秋雨绵绵的深夜?归思难收,归期无定,归梦不宜,难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滞雨”的缘故吗?

首句“滞雨长安夜”交代时间地点和缘由,意思是说,下雨了,今夜只好滞留在长安。但诗人为什么不说“夜雨滞长安”呢?因为将“滞”字提前,不仅更能体现雨下得久,还能突出夜的漫长,好像是厚实、缠绵的雨连时间的脚步也阻碍了,迟迟不能到黎明。归心似箭,但偏偏又碰上似乎永无休止的连夜雨,给人一种无法排遣的无奈、凝重之感。也为后面的“客愁”、“归梦”蓄势。

“残灯独客愁”描写场景:一盏灯油将尽的孤灯之下,坐着一个满脸愁容的独客。“残灯”,不仅不能给人以光明、温暖的感觉,与外面无尽的雨夜相比,它反而更让人觉得凄凉、忧伤。灯已残,说明独坐已久;独坐久,说明客难眠;客难眠,说明乡愁深。“残灯独客”与前面的“滞雨夜”共同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孤寂凄清的氛围,在这样的意境下,游子很自然会想到自己的故乡。

“故乡云水地”是虚写,是故乡在云水相接的苍茫辽阔之地吗?是故乡有云重水复遥远的阻隔吗?还是故乡根本就不存在于现实,而只在自己如行云流水般飘渺的乡思中吗?这一句体现了李商隐诗作贯有的朦胧性,怎么理解似乎都可以,怎么理解都给人一种真实而亲切的感受。

“归梦不宜秋”是直抒感慨,语似直切,实则含蓄。雨夜客居,残灯独坐,正是思乡梦回的“好”时候,为什么“不宜秋”呢?因为在诗人眼中,秋就是愁,秋风秋雨秋云秋水……无一不令诗人愁肠百结,在满目愁景的季节,在满怀愁绪的梦中,即使回到故乡,还不是一样愁苦?算了吧,不做归乡梦也罢!其实,这样的梦,在任何季节做都是“不宜”的。诗人在此说“不宜”,其实是“最宜”,有正话反说、不言神伤之妙。

解读至此,这首诗就是一首“羁旅客愁”诗的结论好像可以成立了,但鉴于李商隐诗作晦涩朦胧的特点,我们还是不妨再从另外的角度来看看,首先,“滞雨”有没有其他含义?诗人的“客愁”是哪些愁?其次,诗人的“故乡”究竟是指什么?最后,诗人的“归梦不宜”有什么深意?

余以为,用知人论诗、以意逆志的方法来读这首《滞雨》会更贴切一些。“滞雨”是长期纠缠诗人的牛李两党的纷争与非议。“客愁”是诗人长期受到排挤压制,难以实现抱负理想、怀才不遇的愤懑,以及对自己前途命运的迷惘和忧虑。“故乡”是诗人心中理想的归宿,是才显志成的美好境界。“归梦不宜”是不应该轻易放弃和退却,而应该再坚持等下去,孤独愁苦之后,一定会有雨过天青的时候。“归梦不宜”意为“长安宜留”,在京城之内、天子身边,机会总比“云水”之地要多一些吧。

现在再来读这首诗,意思就完全两样了——身在京城,处于两党纷争的漩涡之中已经很久了,连夜也似乎没有了尽头;残灯如豆,孤独依旧,圣明知遇的光辉何时才能照亮我的人生?美好的理想如云重水复,飘渺难定,在这风雨飘摇的多事之秋,我怎能轻言放弃,去做那归隐故土山林的清梦呢?

所以,《滞雨》其实更是一首托雨言志、寄意深远的“咏物诗”。嘻!“诗迷”之意,岂可“一体”而尽道哉?

余试以诗解之曰:

雨夜滞长安,客愁对灯残。
不宜有归梦,故乡云水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商隐《滞雨》
李商隐写下人生最孤独的一首诗,仅仅四句,就抒发无尽的愁苦
李商隐一首思乡经典,送给滞留在异乡,不能回家的游子们
李商隐这首诗《滞雨》同样很孤独,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写得很是感人
李商隐最孤独的一首诗,只是那么淡淡着笔,但是每一句都直击人心
唐诗里蕴含的此情此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