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应康的“后华西”生活:不再管理医院,看好智慧医疗(图)

特约记者 徐珺 步雯

特约记者徐珺步雯

本报记者刘涌北京报道

“我比较喜欢去创新,当院长对我来说没有新鲜感了。”当被问到关于未来时,石应康毫不犹豫地回答,而且已经有了庞大的规划。

石应康执掌华西医院20年,成为中国公立医院任期最长的院长。他将深居西部的华西建设成为中国科研学术能力最强、单点规模世界最大的医院。就是这样的石应康,他说自己下一步要做医院管理的咨询服务、做智慧医疗,甚至做医药产业。

作为业内知名的医院管理革新者,石应康同样是医改的亲身经历者。在他看来,进入深水区的医改要想有实质性的推进,需要从经济基础进行着手突破,并以系统性的改革作为配套措施。唯有如此,才有望改善医疗资源配置不公平的现状。

目前医疗行业迎来了从未有过的社会资本投资热潮,而且包括基因测序、细胞免疫在内的众多医疗新技术,也使得医疗效果不断得到提高、医疗服务市场形势不断变好。对于已经65岁的石应康而言,已然有了可堪告慰的光辉岁月,而前路仍然令他心潮澎湃。

我在华西医院20年

石应康将在华西改革的成功因素归结为:创新、勇气和倾听。

《21世纪》:在华西医院20年,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石应康:西部的先天劣势是资源贫乏、医疗保障水平落后,在如此现状下,应该说20年来华西的最大成就,就是为包括云贵川在内的西部地区两亿多人民,提供了短距离内可享受到的全国一流的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技术。

我做了20年的华西院长,一路下来有三点感受。第一点也是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的医务人员是全世界最好的,他们一直在努力以最少的资源将效用最大化。

第二是不能将内外环境所造成的各种问题与困难,都推给医务人员群体,否则他们一定会很压抑,无法发挥出自我力量与创造性。做医院管理不等于单纯命令式的行政管理,要尽可能了解员工感受,如果医务人员工作时心情不舒畅、劳动价值得不到认可,就不可能为病人服务好。

第三个体会是,当你真正地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实事求是地做好团队的管理工作与方向引领,你一定会得到他们的支持,团队会产生无穷的创造力。华西的学科水平能从20年前60余位上升到今天科研学术能力居全国第一位,就是员工所创造出的无穷价值。

《21世纪》:为什么您的很多超前的改革举措能够在华西取得成功?

石应康:有几点因素:一是创新意识,既然要改革就不能想着大家怎么做我也怎么做,或者只想着对自己的位置和官帽负责,一定要有创新。二是创新和改革一定会有风险,因此还要有勇气有担当。三是要学会倾听,既要为病人服务,也要为员工服务。只有了解医务人员是怎么想的,才会知道如何将他们的正能量发挥出来。

展开剩余(6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场:万人送别石应康!
《解密华西》“解”的是什么
送别石应康,留下一个问号
新浪微博
石应康的拉车故事——读《解密华西》有感
石应康:医生的考核方式决定着医院的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