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读书心境与“十说”
          关于读书心境与“十说”

关于读书的心境,通常与读书人的年龄、阅历、志趣、情嗉、气质密切相关。朱熹在其《北窗呓语》中也曾感慨:“少年读经,其功专也;中年读史,其识广也;晚年读释典,其神静也。至若最无聊时读庄列诸子,不得意时读屈宋骚经,风雨时读李杜歌行,愁苦时,读宋元词曲,醉中读齐谐志怪,病中读内景黄庭。”读书人的心境,竟被刻画得如此淋漓尽致。

读书要静。有人觉得最好的读书时光莫过于夜晚。夜读需要一份宁静,茶是少不了的。夜读时,伴一杯香茗,不时地呷一口,那滋味醇爽悠远,沁人心脾,一些积塞在心中的杂琐之事,便随着茶香的弥漫渐渐烟消云散,满心的浮躁亦偃旗息鼓了,只沉淀下一份夜读的好心境,不知不觉间,思绪似如一只轻灵的小鸟,轻盈地飞翔在由一行行文字构成的一片深邃、博大的苍穹里,一切杂念皆游荡于心门之外……古人云: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何须花。以书为友,便如打开了一个瞭望人生的窗口。书中所言之人、事、物,或曾相识,或全然陌生,或情趣盎然妙语联珠,或充满人生顿悟。读一篇幽默睿智的散文,如和一位良师益友娓娓谈心;读一篇精短美文,如饮心灵鸡汤,身心怡然;读一首来自心灵深处至纯至美的诗歌,恰似隔着苍苍薄雾,远窥一位白衣胜雪、肌肤似冰的佳人,美不胜收。每有所悟,便禁不住拊掌含笑。夜读入胜时,恰到好处地再啜一口香茗,真是心旷神怡,陶然微醉了。夜深却毫无困倦之意,倒像在春天的山谷聆听花草呓语,心中一片明媚。夜读之趣还美在少了几多纷扰,多了几分闲适,可悟情义,获智慧每有所得。灵魂在这里得到栖息、纯洁和升华,让人保持一份恬淡如水的心境,尽情享受生命点点滴滴的赐予。

读书人尚雅,特看重读书环境。明人吴从先说:“读书宜楼,其快有五:无剥啄(剥啄即叩门声)之惊,一快也;可远眺,二快也;无湿气浸床,三快也;木末竹颠(即树梢竹顶)与鸟交语,四快也;去霞宿高檐,五快也。”这吴君嫌还不够畅快,索性又主张到山中小径去读书,且还要“山上须泉,径中须竹,读史不可无酒,谈禅不可无美人”(引自《小宿自纪》)。当然,此境决非我辈读书人所能奢求的。实际上,只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又何必太苛求读书的环境呢?曾国藩说得好:“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物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读书,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问立志之真不真耳。”真可谓一语中的!现在不少人发牢骚说没有读书的环境,其实是他没有读书的心境罢了!

读书能知晓人生。书中所言之事,仿佛身临其境,书中主人公的悲欢离合,成功与失败牵动着人们的感情。读书实为读作者,同作者高尚思想相伴,不会感到孤独。像书中许多人那样,不为受苦而悲,不为受宠而欢,淡泊名利,弃浮华,绝权欲,潇洒达观,自尊自重,自强不息,不卑不畏,不俗不谄。居于仙境的读书人,“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静土”,可获得大自在大彻悟,真如书仙也。小时候就常听老师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现在看来这实在是一句至理名言。不读书不明理无以致远,不实践无以获得真知,无以有所作为。天资的改善离不开读书,知识的完善离不开实践。书是人写的,人的思想、情感总带有一定历史局限性。读书要读进去,又要从书中跳出来。因此,读进去反复思索,跳出书本回到现实,面对现实。下面看看古今中外名家读书的“十说”。

一本说: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读书要精读一本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精读一本,并非只读一本,而是同一时间内精读所读的一本最好的书。

二分说:现代学者梁启超把所读的书分为三类:精读与浏览;精读的再分二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

三遍说:中国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

四多说:伟人毛泽东提出,读书要四多:多读、多写、多问、多想。多读,重要的多读几遍;多写,课堂写记录,课外写札记,边读边写眉批;多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要有自己的见解,不盲从,不轻信。

五到说:南宋理学家朱熹有读书“三到”之说(口到、眼到、心到);现代文学家胡适加上“手到”;现代文豪鲁迅再加上“脑到”。五到俱全,乃读书良方!

六字说:法国哲学家、文学家卢梭把读书归纳为“六字”:储存、比较、批判。储存,意在积累;比较,意在鉴别;批判,意在扬弃。

七录说:明代文学家张溥之书房命名为“七录斋”。何谓“七录”?每读一篇佳作,必抄录之。边录边心诵。录完,默读一遍便烧掉;再抄,再默读。如是反复七次,永志不忘。

八面说: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自称读书“八面受敌”。一本书分作几次读,每一次探究一个方面,方方面面掌握了,自己写文章就能多角度联想,挥笔自如。

九审说:现代文史家陈中凡研读古书“审谛九事”:辨真伪,识途径,明诂训,辨章句,考故实,通条理,知家法,察史实,知流别。

十目说:清代学者阮元说:“世人每矜一目十行之才,余哂之。夫必十目一行,始是真能读书也!”法国自然科学家法奇也说:“读书必须读得慢。”何也?读得快,容易;读得慢,很难。因为读得慢,才能读进去,读出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读书—细品滋味长
人生一乐是读书
阅读是一种生命的状态
“三”与读书(辑)
吴从先《书宪(九之逍)》原文及鉴赏
唐宋八大家的奇文妙语,看完你就知道为什么是他们八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