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懂传统文化?

          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懂传统文化?

所谓人的正统文化,是启发人的本性良知和善良的之理性的文化。就最低层次的“人道”而言,所谓的仁义道德就是古人对“仁心”(理性之善)与“义理”(守真从一,维护社会的公德和公平公正等理性与秩序)的不同境界和层面的宏观的名词概念。所以,中国人做人讲境界,文化讲意境和韵味。

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是造就有境界和意境的君子文化,最起码的做个好人!从这个文化的本质而言,看人有无文化就看这个人对人和客观事物的态度,就一清二楚了,其它的都是舍本求末的如雾中看花。

简单的说:对人能善意理解和诚心诚意的对待着,就是一个有着高深文化涵养的人,中国文化造就的就是这样的人,这就是有文化的人。反之,总是对人尖酸刻薄和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甚至不惜故意歪曲别人的语意而抬高自己的,这样的脱离文化内涵和精神的人,怎么可以说是有文化和懂传统文化呢?

中国诗词也是韵味文化,和中国古典音乐一样。但是,诗词和古典音乐的韵味来至作曲和演奏者高深的境界,而高深境界的事物之表达最外在的体现、人能感受到的就是:余韵袅袅而回味无穷!由此,中国文化的境界和韵味,才是中国古典文学和音乐的灵魂!


诗词意境的体现不在表面文字是否复杂、是否富丽堂皇而是能否准确和直接及简单的描述事物的内涵,复杂的文字和富丽堂皇的文字那是修饰的结果,因为万事万物的本质都是简单和透彻的,是人太复杂而使事物复杂了,文字的表现也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唐诗的文字都是那样简介和近乎口语化的原因,也是为什么这以后的文人都在遣词造句上下工夫的原因。

从中国文化的境界和意境而论,看人懂不懂传统文化,就看他对人的态度足矣!说白了:人生存于世,与人打交道才是为人之本的最基本常态,与人为善的理性是懂传统文化之人的常态;与人为恶的动辄争斗和抬高自己的,这是背离传统文化之魔性状态的体现,这样的网友,你说你懂诗词和传统文化,你自己信吗?

谈论任何事物要从本质和内涵出发,否则,什么都谈不清的!

行为举止能否体现体现传统文化精神,这是真正懂传统文化的表现,说白了,做什么和创作什么,都是做人道德和品质的延续和繁衍,离开这些就是脱离做人的基准了!脱离做人基准的那些所谓文章和一切理论及“我对你错”及唯吾独尊的争论,其意义何在?

互相污染和干扰,自甘堕落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诗词之我见
李东明||韵味 格调 境界——第三届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
画史之雅韵翩然,一展各朝争鸣轨迹,成为流芳百世之美谈
有些诗词,值得一读再读,韵味无穷,意境深刻,值得收藏
新锐吟家诗词创作道路之二:魏新河
诗词修行概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