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功是成功之母2
一、成功是成功之母1.“虚”、“实”两种自信要拥有自信关键是“说服”自己能办到某事,“说服”是要有真凭实据的,成功经历越多的人越容易说服自己。
你若说服自己,告诉自己可以办到某件事,假使这事是可能的,你便办得到,不论它有多艰难。
相反,你若认为连最简单的事也无能为力,你就不可能办得到,而鼹鼠丘对于你而言,也会变成不可攀的高山。
——艾米莉·固埃
有些人喜欢盲目自信,感觉“我在各方面都应该很行”。这样的信心是怎么产生的?只要你肯想一想,就会发现这种想法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盲目自信的人容易不快乐,有道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假想出”的自信并不是真正的自信,这样做的人低估了拥有自信所要付出的代价。
一家咨询公司说得好:“自信是一种特权,只有那些面对困难并克服困难的人,才配享有它。”自信其实是成功的产物。
1952年7月4日清晨,34岁的费罗伦斯从卡塔林纳岛开始了横游卡塔林纳的尝试。那天早晨,雾很大,海水特别凉,她连护送她的船都几乎看不到。途中几次鲨鱼靠近了她,被人开枪吓跑了。15个小时之后,她又冷又累,就叫人拉她上船,别人告诉她离海岸很近了,让她坚持下去。
但她朝海岸方向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15小时零55分钟之后,她被拉上船,而此地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费罗伦斯后悔万分,“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看见陆地,也许我能坚持下来。”2个月之后,她成功地游过同一海峡。
看不到将来的希望就激发不出真实的自信。如果费罗伦斯当时可以看见半英里外的海岸,她一定会努力坚持下去。
自信心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面对困难,我们难以判断离目标究竟还有多远?
面对未知世界,我们的自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虚”的自信,另一种则是“实”的自信,如图所示:
根据书本或他人经验建立的自信是“虚”的自信,而通过自己尝试取得成功后建立的自信则是“实”的自信,有这样一则对话:
老王与老李同时走进办公室,都看了看墙上的钟,再看看自己的手表。结果发出不同的反应:
老王说:“我的表会不会慢了?”
老李说:“我敢肯定是壁钟快了。”
他们两人自言自语。片刻之后。老王奇怪地问老李发:“你怎么肯定壁钟快了?”
老李笑着说:“因为我经常对表,它一向走得很准,所以我肯定是壁钟快了。”
老李“经常对表”,发现它“一向走得很准”,从而断定是壁钟快了。这种自信就是经过“成功”检验出来的,也就是“实”的自信。
同样,我们有一个新的计划和创意,也只有通过行动不断检验,才能对其抱有真实的自信。
可社会上有很多年轻人,学到一些书本知识就“自信”自己一定能成功,遇到新事物喜欢想当然,一味地相信“虚”的自信。
其实,社会才是真正的课堂,只有通过不断地行动去克服困难,人才能更加清楚自己的实力,通过实践检验的自信才是真正的自信。
俗语说,“是驴子是马,牵出来骝骝”,对待一个新事物、一个陌生人我们要具有怀疑意识,不要不假思索地相信它(他)们。
洛克菲勒小的时候,他的爷爷让他站在高处跳下来,并告诉他“我会接住你的”。结果当他不假思索地跳下来的时候,他的爷爷并没有去接他。
洛克菲勒摔在了地上哭了起来,当他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他的爷爷对他说道:
“记住,对于别人的承诺不要轻易相信。”
对于外界的人和事,喜欢“不假思索”的人低估了自信的“成本”。要真正相信他(它)们,必须通过长时间地调查和体验。
“小马过河”的故事众所皆知,“要知河的深浅必须要自己去亲身体验”。
在一个充满利益冲突的社会,在制度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必须要有怀疑精神。有道是——对人的信任是相对的,对人的防范和监督是绝对的。
同样,对于书本知识的“防范”也是完全必要的,现实社会千变万化,任何知识都在不断更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没有一本教科书能提供我们所面对问题的答案,我们每天必须撰写自己的教科书。
——韦尔奇
我们除了要尽量避免建立“虚”的自信,根据“成功是成功之母”,我们还要学会诱导“实”的自信。
“胜败乃兵家常事”,人都会面对很多成功和失败,我们可以把失败作为前车之鉴,但要尽量避免失败的负面影响,要学会把思维集中在自己的成功上。
不时回顾我们的成功时刻,便可以培植起成功机制的自信。
学生在考试时应努力回忆考试成功的案例,这样有助于诱导自己的积极心理状态,对考试焕发出自信。在面试时,我们则要精心准备职业生涯中成功案例,这有助于在面试时充满自信。
关于如何诱导自信,斯宾塞的《珍贵的礼物》中的观点不值得提倡,该书作者认为,想象自己是一个百万富翁,有助于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在心理学上这是一种变态心理,它是把“虚”的自信无条件放大,据说因此也有人成功,但恐怕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于这种思维方式。
如果你缺少自信,唯一做法是通过行动克服困难,去积累一点一滴的成功经历,然后把它放大。假如你是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上的点滴进步,来增加自己对于学习的信心。
如果你是一位白领,刚刚进入某陌生领域,也只有通过行动去“打开局面”,在打开局面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约束自己。
香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在谈及成功经验时讲道,“我在最初做销售时,每天早上都会将十枚硬币放在左边的口袋中,每拜访一个客户就放一枚硬币到右边的口袋,直到十枚硬币全部放到右边,才会下班,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
合理而又巧妙地约束自己,有助于克服在陌生领域缺少成功经历的局限条件,“万事开头难”,只要你能打开局面,再建立自信只需把成功心理进行诱导放大就行了。
在自信的层面上明白“成功是成功之母”后,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失败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珍惜第一次尝试”。
成功需要尝试,但时机不成熟时盲目尝试,导致失败的可能性会很大。做生意讲“开门红”,打仗“第一炮要打响”,在尝试时“首战告捷”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人做事要等自身的条件趋向成熟,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谈恋爱的时候恋爱,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该创业的时候创业。
如果条件不成熟就盲目尝试,失败的几率相当大,失败会打击你的自信,让你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容易导致自我否定。
投资领域有一句名言:宁愿错过,不要做错。现在很多人看见别人投资某个项目赚了钱,就不假思索地跟进,首战失败后挫伤了自己的信心。
进入市场创业先要会“捂紧”自己的钱袋,进入“爱情”领域则要会“捂紧”自己的“爱意”。
很多中学生喜欢随随便便地射出自己的“丘比特箭”,苹果没有成熟就去摘它,很可能会为自己留下一段苦涩的青苹果回忆。
“第一次亲密接触”何时发生?恐怕要等你心理成熟了以后,心理成熟的人,不但意识到爱的吸引,还会意识到吸引背后的责任。
2.成功让你尝到“甜头”2001年5月,美国内华达州的麦迪逊中学在入学考试时出了这么一个怪题目: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几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等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它的四把锁在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
同学们到底给出了多少种答案不得而知。据说后来有一位聪明的同学登上了麦迪逊中学的网页,他在网页上发现了比尔·盖茨给该校的回函。函件上写着这么这一句话: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兴趣是天生的吗?不是,兴趣是“强”生的!
“强”是指你在某一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兴趣总是容易产生在你具有竞争优势的那一方面素质。
因为在那个领域,你最先找到了突破口,尝到了行为的“甜头”,这就是行为激励。兴趣通过激励产生,又通过激励放大。
一位教育家说过,“尖子”生之所以成为学习上的“尖子”,是他们进行是“成功-兴趣-更大成功-更浓厚兴趣”的良性循环。
比尔·盖茨对于计算机的兴趣来自于他在这方面的竞争优势,他比别人更容易尝到“甜头”,故乐此不疲。
如果对于工作没有兴趣,要看你是否能够在自己具有的竞争优势上找到新的工作,否则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在你现在的工作中创造出竞争优势。
在工作中阻碍我们产生兴趣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期望值过高。
很多大学生认为就业是一种“痛苦”,其实只要你在工作中创造出比别人多的价值,你就会对它产生兴趣,工作“苦”只是弱者的感觉。
现在应届大学生就业有一个怪现象,名牌高校大学生就业难,这和其期望值过高不无关系,这些人容易“高不成,低不就”。
就业指导专家提出了“先就业,再择业”的新思路。这是“在尝试中进行定位”,通过就业,你可以容易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还会激发出新的兴趣。
“成功是成功之母”规律告诉我们,人需要点滴成功来“激励”自己。设定“一口吃个大胖子”的期望值只会阻碍自己成功。
针对某些家长对成绩差的孩子要求过严,一位教师指出,“为什么非要考100分?孩子假如这次只考了50分或60分,下次你就让他考62分行不行,只要不断进步,就是一次成功。”
强者总是“循序渐进”变强的,很多年轻人对创业有着畏惧情绪,除了他们在产品、销售方面缺少竞争优势和实力外,还有可能因为他们对创业期望值过高。
做生意是不是一定要赚大钱?刘永行在创业初期和兄弟在街上卖小鸡,难道这种收获仅仅是钱吗?尝试的成功带来的价值要远远超过金钱本身。如果一个人期望值过高,他很可能一无所获。
贝尔纳是法国著名作家,他在一家报纸上出了这么一道有趣的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你应该抢救哪幅画?
这是一道有奖征答题,获得最高奖金的答案是这样:“我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他的理由是,“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制定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这是成功的明智选择,这需要对自身的条件心知肚明,有些人先是制定远远超出自身条件的目标,达不到又怪自己没用,这又何苦呢?
阻碍我们产生兴趣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抱怨公司分配的不公平。
想要绝对的公平的人,是在做白日梦,因为领导的偏袒、公司分配不公,你就失去工作的兴趣,那又何必呢?
有一位勤劳的农夫在一块无人肯播种的荒地上辛苦劳作。
过路的人看到他在这块堆满了砖头、瓦块、地下生满树根的荒地里挖田。便嘲笑道:“喂,老头,你是在挖金子吧!”
农夫一声不吭,埋头苦干,清除了砖头、瓦块,铲除了地下盘绕的树根,然后开始整理,施肥。一晃几年过去了。到了收获时节,农夫满怀喜悦地在田里收获。
这时,一位赶着牛车的年轻人对老农喊道:“喂,老大爷,你哪辈子积了大德,上天恩赐了你这么一块肥沃的土地。”
农夫擦了一下脸上的汗珠,大声回答:“年青人。上天恩赐我这块宝地时,人家都在骂我是个老傻瓜。”
我们这个社会的确“傻人有傻福”,因为“傻人”不会去把时间荒废在无用的抱怨上,他们接到工作就去做,自然成功的概率要大得多。
你在一个不尽公平的环境下不工作,完全是你的错,因为既然你不能改变它,你就应该离开它;而你既然没有离开它,你就应该适应它。
3.你有没有豹子胆?以下是一个悲剧,这个悲剧起源于懦弱,这种悲剧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演着,它葬送了无数个先天条件非常优越的人。
马戏团在大象表演节目时,通常工作人员会用一条绳子一头绑在大象的后腿,一头绑在一根插在地上的小木棍上。以避免大象逃跑。
大象可用长鼻子卷起大树,甚至可以一脚踏死其它动物。为什么它如今则乖乖地站在那里呢?
原来,当一只小象被捕捉时,马戏团害怕它逃跑,便以铁链锁住它的脚,然后绑在一棵大树上。每当小象企图逃离时,它的脚被铁链磨得疼痛、流血,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后,小象并没有成功逃脱。于是在它的脑海中形成了一旦有条绳子绑在它的脚上,它就永远无法逃脱的印象。因此,当它长大后.即便绑在它脚上的只是一条小绳子,但它也会有这样的“想法”:你不行的,别尝试逃跑吧,浪费心机。
我们的生活是一个舞台,我们每天都在演着自己人生的戏。不过,有没有意识到——我们每个人其实也有着一条条束缚着自己“绳子”,这是导致你人生陷入平庸的悲剧之源。
比如,有时你不敢去谋求某个职位,有时你不敢去学外语,有时你不敢面对某个陌生人。这种种“不敢”,就是一条条“绳子”,它们是我们自己设下的障碍,阻止着我们取得更大的成功。
小黄个性内向胆怯。因此年近29仍然是王老五一个。上个月公司来了一位漂亮的女职员,恰好名花无主。大概是缘分已到,小黄将这位小姐的到来视为天意。
于是小黄常常借口接近这位小姐,但是每次都面红耳赤,结结巴巴地聊上几句便走开了。他也曾经想过约这位小姐看戏或逛街,但是每次都因为没有勇气开口,使约会遥遥无期。
“情人节”的那一天,小黄在妹妹的百般鼓励下,终于关上房门,战战兢兢地拨电话给这位女同事,希望能约她“共度佳节”。
妹妹在房外静候了好一阵。不久小黄从房里冲了出来又跳又叫,妹妹连忙问他:“怎样?她一定答应啦?”小黄如释重负地说:“哇,我好幸运,幸好她不在家。”
不用嘲笑别人,很多人其实都有这种心理。你也许敢直面一场跨国公司面试,但你未必敢独立创业;你也许敢追求一个你喜欢的异性,但你未必敢主动与一个产生误解的朋友消除隔阂。
束缚着我们不敢尝试的绳子来自于我们对失败的恐惧,不客气地说,人生的所有悲剧,编剧是自己、导演是自己、演员也是自己!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财富  那只是一点点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荣誉  那就失去了很多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勇气  那他就失去了全部
——摘自电视剧《官场、情场、市场》
现在关于成功的“商数”理论很多,从智者到情商,然后又是“财商”,其实对于成功而言,最重要是“胆商”。
“胆商”是成功创业的“第一资本”,企业家们对此已形成了共识。其实,不但对于创业,对于你工作生活中的任何变化,“胆商”都是至关重要的。
“胆子是练出来的”,这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在自信、兴趣之外第三个方面——胆商的反应。
要“练胆子”其实也不难,但首先要抛弃依赖思想,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
一位盲人在马路边迟疑,一位年轻人紧走几步搀扶他过了人行道。“你上哪儿?我送你去吧。”盲人笑了笑:“不麻烦了,你送我一程,可你不能送我一辈子呀!”他轻点木棍,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
遇到困境,总是环顾左右,希望别人拉一把的人,可能会较快地逃离暂时的不幸,但人生还有无数的困境仍在不远的前方等待着,他们一旦失去外界的援助,大多在困境中不能自拔,甚至会自甘堕落。
而在困境中懂得自救的人,也许要在困境中多煎熬一段日子,但他从中领悟了战胜困境的勇气,再次面对困境时,就能变得从容、机智、临危不乱。
大凡没有独立克服过困难的人,容易产生依赖思想。有些应届毕业生找工作让父母陪着,一家外企人力资源部经理指出,“我们是不会录用那些要父母陪同的应聘者的,他们身上缺少独立精神。”
有的人在工作中过分依赖主管,和客户处理关系在主管的授权范围内,要多独立工作,这有助于培养自己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要增强自己的胆商,除了要具有独立精神,还要学会“该出手时就出手”,决断要么不做,做出就要敢于放弃“机会成本”。
1973年,英国有一位叫科莱特的小伙子,进入了美国的哈佛大学继续深造。他有一位美国好伙伴,常常在一起听课。大二的时候,他的这个伙伴邀他一起退学,去开发32BIT的软件。
科莱特感到很惊奇,他一本正经地告诉他的伙伴说:我来这里的目的是学习,不是来瞎闹的。现在凭我们的这点知识,要去开发32BIT,几乎是天方夜谭。于是他拒绝了好伙伴的邀请。
10年过去了,科莱特成为了哈佛大学的一位计算机系的博士研究生,他那位退学的好伙伴也就是在这一年,进入了《福布斯》杂志的富豪排行榜。时间几乎又过了10年,科莱特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后,这时候,他那位退学的好伙伴的个人财产已经达到了65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富豪。
直到1995年的时候,科莱特认为自己已经学到了足够的知识,可以开发32BIT的软件了,而他那位退学的伙伴,已经开发出EIP软件了,整整比BIT快了1500倍,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占领了同类软件市场。通过这次销售,他成了世界第一富豪,成了一个代表着成功和财富的字眼——比尔·盖茨。
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刘吉认为,过去我们说“时间就是金钱”,其实“时机才是金钱”,看准了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
放弃一个名牌的大学学历不要,这种机会成本的损失是巨大的,但如果你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不妨鼓起勇气去冒一下险。
这要靠魄力和勇气,还要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存在,意即:只要自己能为行为负责,再大的冒险也是值得的。
有些人做事喜欢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患得患失者看似“稳重”,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懦夫,“见义不为,无勇也”,同样,看见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却不去抓住它,这也是没有勇气的表现。
成功会强化人的自我意识,“我没想到我也能做出这么惊人的事来”,这是某事成功后人们容易产生的想法。
相反,失败则会削弱人的自我意识,让人的胆子变得越来越小,在失败后容易强化外界的困难,使自己的眼光陷入“负反馈”中不能自拔。
一位资深精神病医生退休后,写出了一本医治心理疾病的专着,书中有各种病情的治疗方法。
有一次,他受邀到一所大学讲学。在课堂上,他拿出了厚厚的著作,说:“这本书有1000多页,里面有治疗方法3000多种,药物10000多种,但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归纳为四个字。”
说完,他在黑板上写下:“如果,下次。
医生说,造成自己精神消耗和折磨的是“如果”这两个字:“如果我当年不放弃她”、“如果我能换一项工作” ……
医治方法有数千种,但最终的方法可以归纳成一种,就是把“如果”改成“下次”:“下次我有机会再去进修”、“下次我不会放弃所爱的人” ……
一个人如果注意力集中于过去的失败,只会带来更多的束缚自己的“绳子”,失败了就让它成为过去,凡事“一切向前看”,不容易忘记失败的人,一定会反过来被它磨去奋斗的勇气。
人生反正都是等死,不如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凡事大胆地尝试,你的胆商会在行为中慢慢成长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成功是成功之母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20款精致绝美壁钟
神奇了,绳子绑在玻璃瓶上摩擦几下,玻璃瓶就断了?
大象为啥不跑。?
老两口用绳子绑在一起溜达,好感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