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间大儒左乔林(上):一夕滦州影,万古留诗名

下图《论语古韵》20卷,清.左乔林撰,清咸丰元年(1851)钞本。


渔庄村的河间才子

在河间府城之南,有三个历史悠久的小村,称为大渔庄、南渔庄、东渔庄。其中,大渔庄约建于元末明初,由左氏从安徽庐州金斗(今合肥市)迁移至此定居。据《左氏族谱》等资料记载,朱元璋时期,左家曾在明朝为官,因左家表舅、宰相胡惟庸涉“谋叛案”祸连数家,凡沾亲者纷纷躲避四方。当时有一位名为左君美的始祖,辗转逃亡,最后来到河间府城西南约十里处的古唐河岸边。

古唐河又称滱水,与滹沱河等河道有水连通,唐末起义军窦建德曾在此附近的水泊之中埋伏,以精兵三千大败数万隋军。直到明代,朝鲜使者来京进贡,看到这里的河堤美景,仍感叹“一道澄波凌翠槛,千条弱柳弄晴沙”。


左氏从此依河傍堤而居,以打鱼为生,渐成村落,称为“渔儿庄”、“大渔翁庄”。到了清代康熙初年,左氏族人向村东南繁衍,称南渔庄村,向东成东渔庄村,又称东小渔庄。清嘉庆二年(1797年),左乔林生于大渔庄村的一个贫寒家庭。

定居河间府的左氏家族,历代名人辈出,曾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左敬祖,被康熙皇帝尊为老师。下图,左敬祖墓,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左乔林字豫樟,号莺庵,后取别号瀛南,即指“瀛州以南”之意。相传左乔林自幼颖慧,三岁识字、八岁能文。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左乔林到京城国史馆,谋取了一个“誊录”的小职位,一边以抄抄写写谋生,一边日夜勤学苦读,等待考取功名。道光十三年(1833年),左乔林在殿试高中二甲进士,任命为“即用知县”,意思是遇有空缺即行任命,这正是很多官员仕途的起点。


滦州学正传美名

然而,面对内忧外患,清末政治愈加腐朽,知县属于官僚系统底端,迎上承下、左支右绌,左乔林刚入官场,便觉无比辛苦,时常怀念起当年在乡里传道授业的“私塾先生”生活。后来,找个机会,他便主动放弃当知县的机会,到滦州当起“学正”,这一年,正是道光十四年(1834年)。


清代,滦州属直隶省永平府管辖,今为河北滦州市。清代的官立学校,府学主官称为教授,州学称为“学正”,县学称为教谕。在滦州学正任上,左乔林一干就是七年。在滦州期间,左乔林大力兴办学校,政绩斐然。直至现在,滦州一带仍流传着他走访乡里、感受民风的故事。

一日,左乔林与几位友人下乡寻访归来,恰巧经过州城附近的一个小村子。恰是夕阳即将下山,却赶上这里演出皮影戏,四周的百姓纷纷涌向皮影戏的演出现场,把不大的空地围得水泄不通。左乔林心中生奇,什么神奇的演出,惹得大家如此喜好?走得近前,全神贯注观看,用高粱秸秆操纵的皮影人,活灵活现地展现各种人物造型,略带方言俚语的唱腔,跌宕起伏的剧情,时常引得观众击掌喝彩。


其实,在左乔林的家乡河间,也有类似的民间皮影戏,最早可追溯至清代乾隆年间,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六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或许,左乔林看到滦州的皮影,再想起家乡的皮影,颇有感触吧,于是留下一首《海阳竹枝词》:

“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影徘徊却逼真;

环佩珊珊莲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

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海阳则指滦州的州立海阳书院。诗中写到滦州百姓张灯结彩,支起舞台,一个个逼真的皮影人物,一声声新颖的民间小调,连戏中汉武帝宠妃李夫人身上的环佩、走步的姿势都灵巧无比!难怪左乔林回到海阳书院的住处后,仍念念不忘,作诗留念。

左乔林的这首诗,不仅被载入《永平府志》《滦州志》等地方史料,并多次被后世研究滦州皮影的著作引用,称赞他“一夕滦州影,万古留诗名。”(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滦州皮影97
滦州皮影
石味诗:古诗中的唐山皮影
【行走在乾县】现存古诗词中的乾陵
带你了解唐山皮影文化
紧邻北京的这座古城,古色古香,比南锣有趣儿,比国子监更耐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