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胞质

细胞质.


一、区域:膜内核外.

二、组成:

1.细胞质基质.

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3.细胞骨架.

三、细胞质基质:

1.成分:水、无机盐、脂类、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

2.功能:进行许多化学反应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提供所需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

3.胶质状态:流动性.

四、细胞器:

1.定义:细胞质中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和亚细胞结构,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器的内部结构.悬浮在细胞质基质中

2.分离细胞器:差速离心法.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细胞各组分质量大小不同.

五、分类:八大细胞器(解题时,其余全为结构)




1.双层膜:线粒体,叶绿体.

2.单层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3.无膜:中心体,核糖体.

六、内质网:

1.分布: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细胞核附近较多,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

2.形态:

(1)由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物,表面积最大; 

(2)滑面内质网:糖类、脂质的合成、运输;含有多种酶.

(3)粗面内质网:上附有核糖体;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含有多种酶.

3.功能: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及运输通道.

4.角色: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及脂质的合成“车间”.

七、高尔基体:

1.分布: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2.形态:由单层膜形成的囊泡和扁平囊组成;含有多种酶.

3.功能:

(1)动物细胞: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 包装及发送,如分泌蛋白.

(2)植物细胞:参与纤维素的合成,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4.角色:“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包装车间”和“发送站”.

八、液泡:

1.分布: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部分低等动物,如食物泡、收缩泡.根尖分生区没有液泡.

2.形态:内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

3.功能: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与细胞吸水有关;与代谢产物贮存有关;与花、果等颜色有关.

九、溶酶体:

1.分布:动、植物细胞.

2.形态:圆球形.

3.功能:含有多种水解酶.

(1)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2)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溶酶体一旦受损破裂,会使细胞自溶;

(4)溶酶体的膜形成特异性,自身不被消化.

4.角色:“消化车间”.

5.病变:矽肺、硅肺,二氧化硅破坏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膜,使水解酶释放出而破坏其他结构.

十、中心体:

1.分布:动物细胞;部分低等植物细胞,如衣藻、绿藻、水绵、团藻等.

2.形态: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

3.功能: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自我复制,形成纺锤体.

十一、核糖体:

1.分布:细胞结构.原核细胞唯一具有的细胞器.

2.形态:

(1)呈颗粒状;

(2)蛋白质和RNA构成:

仁与糖体的形成有关;

RNA的成分中有核糖;

自我复制.

3.功能:

(1)游离的核糖体:合成胞内蛋白,呼吸酶、血红蛋白、膜蛋白.

(2)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即胞外蛋白,抗体、消化酶、蛋白质类激素.

4.角色:“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十二、细胞分类:

1.无细胞结构:病毒.

2.有细胞结构:

(1)原核细胞;

(2)真核细胞:

有细胞壁为植物细胞:有中心体为低等植物;无中心体为高等植物.

无细胞壁为动物细胞:有中心体;少量低等动物有液泡.

十三、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

1.蛋白质的产生:

(1)分泌蛋白:

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一类蛋白质;

合成场所: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示例:消化酶、抗体及部分激素.

(2)胞内蛋白

在细胞内合成后,在细胞内起作用的一类蛋白质;

合成场所:游离的核糖体;

示例:呼吸酶.

2.方法:

(1)同位素标记法: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注意先后、顺序问题.

3.过程:

(1)线粒体:全程供能;

(2)核糖体:氨基酸合成肽链;

(3)内质网:初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产生囊泡,运输至高尔基体;膜面积减少;

(4)高尔基体:再加工.进一步修饰加工,形成成熟蛋白质;产生囊泡,运输至细胞膜;膜面积不变.

(5)细胞膜:

外排:胞吐,膜面积变大;

不外排:胞内蛋白.  

十四、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构成: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

2.联系.

(1)结构上:

各种生物膜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直接联系:内质网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中间与细胞器膜相连;内质网腔与内外两层核膜之间的腔连通.

间接联系:通过囊泡.

特点:流动性.

(2)功能上:各种生物膜之间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示例:分泌蛋白.

(3)成分上:各种生物膜的成分相似,决定了功能的相似;蛋白质比例不同,决定具体功能.

3.功能.

(1)细胞膜:使细胞具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2)胞内膜:核膜,细胞器膜.

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利于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

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4.区别.

(1)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无膜系统:无含膜细胞器、核膜;

(2)病毒:全无.

十五、细胞骨架.

1.分布:真核细胞.

2.构成: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

3.功能:

(1)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

(2)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

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生物热点冲刺:专题05 细胞器 (教师版)
细胞器小结
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教材20个问题答疑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轮复习】06 细胞器与细胞核
细胞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