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间没有完美的居住之地



十点君说

07-07

十点君对世界的好多地方充满向往呀,欧洲的文化,英国的大雾,巴黎的浪漫,加州的阳光......总觉得换个地方生活,我一定会更开心,更接近我的完美生活。但是呢,在美国在欧洲的朋友们似乎也充满了烦恼呢,十点君觉得,或许世上没有完美的居住之地,只有你自己选择的生活~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培培朗读音频

文 | 谢园

01    

好与坏的搭配


来英国之前,我并不知道天气对人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每次看天气预报,十有八九都忍不住叹气。衣橱里的裙子就那样静静地挂着,新买的夏装一次都没有穿过。出门想放下扎着的马尾,都得先看看当天的风力是几级。


电话里,J先生说加拿大已经热得他快要中暑;微信上,老姐说上海的黄梅天难受得要死;朋友圈里,同学说马拉维的天气让她分分钟都想逃离······似乎,没有一个地方的天气让人满意。

 

前几天受邀去一个忘年交朋友家吃晚饭,席间,大家开始讨论脱欧、难民潮、社会福利、税收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她的英国老公谈起了许多根西岛和英格兰社会黑暗的一面,这些都是非当地人很难了解到的。


那些黑暗,就像张爱玲描述的华丽袍子,一掀开,千疮百孔,爬满了虱子。


那个晚上的谈话,让我更加确信了一点:人性都是一样的,不分国家、种族和肤色,每个国家和社会都存在着它的问题。

 

这两年,我在根西岛拍了很多照片,有时候会发喜欢的照片跟人分享。


照片中的风景常常能被若干人羡慕,其中不乏很多人说还是生活在国外好。


听完只能苦笑,不知如何开口说起那些漫长的阴雨日子里,万物阴沉缺乏生机的感觉。


我一个同事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从伦敦回到根西岛,找了份工作。没多久,就开始有些消沉,周末常常躺在床上不愿起来。


同事问他为什么,儿子回答说因为没有什么事情让他有想从床上起来的动力。

不到半年,他就已经辞职,搬到巴塞罗那去工作生活。


加之岛上没有大学,物价和房价都十分昂贵,所以,此地年轻人很少,大部分都是有家庭的中年人,或者退休的老年人。这样的环境,孕育了根西岛人闭塞、保守的思想,他们不愿意改变,不愿接受外来文化和事物。


太多太多的日子,海风呼啸,大雨瓢泼细雨绵绵,见不到阳光,也没有蓝天,出门去上班常常被淋得湿透。朋友调侃说为什么英国出了那么多文学家,因为这破天气啥也干不了,只能窝在家里看书思考。


听起来,根西岛似乎真的挺无趣的。可是,这个英吉利海峡上的小岛有着旷世绝美的风景、清新无污染的空气、悠闲的慢生活节奏、良好的治安和极低的犯罪率。


只可惜,好与坏,就像西餐桌上的刀叉,总是搭配着使用。


02

没有完美的居住之地


那天,看着日历,我恍神想到这五六年来生活过的地方,真难说上来到底哪个好,哪个不好。


国内有国内的温暖、便利,有家人和朋友陪伴在身边的幸福,但是食品安全、雾霾、教育、社会风气等仍存在很多问题;


国外有国外的自由、自在,可以拥有很大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但是异乡始终是异乡,远离故土、亲人和朋友,难以找到心理和文化上的归属感;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精彩、丰富,有足够多的机会和平台,但是拥挤的交通、污染的空气、难以承担的房价也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安稳、闲适,但是人际关系网络的复杂,周围人对隐私毫无避讳的刺探,公共设施的不健全,也是难以回避的尴尬;




这个世间,有没有一个百分百能让人满意的地方呢?


答案大概是没有。


豆瓣上有个小组叫走遍欧洲,里面有无数向往欧洲的年轻人。我曾经也是其中一个。


在匈牙利工作生活的那一年,我游历了13个国家,40多个地方后,开始更客观地看待欧洲。


在巴塞罗那,同行的女孩拿着手机在西班牙广场兴高采烈拍照之时,一个东欧人硬生生将手机从她手里抢走;在阿姆斯特丹,女王节那天无数人在这座城市狂欢,城市中心的广场,啤酒瓶、易拉罐、香烟头等等,满地都是;在柏林,正好赶上足球赛,一大群喝得醉醺醺的德国人在球赛结束后,成群结队地在街上地铁里乱喊乱叫,甚至还有人乱扔啤酒瓶,大批的警察拿着电棒在地铁里巡视;在罗马,时时刻刻都要提防小偷,住同一个旅馆的留学生到达当天就被偷了钱包和护照······

 

朋友的老公说欧洲正在走向没落,高居不下的失业率、颓靡的经济、严苛的赋税、难民的涌入等等,这一切都是欧洲真实的一面。可是,这一面一定不会出现在旅游攻略和照片中。


朋友的一个朋友是台湾女人,嫁了根西岛的一个男人,便留了下来,有了孩子。


这个台湾女人心里有个加拿大梦,她看过很多加拿大的风光宣传片和照片,从小就很向往生活在加拿大,觉得加拿大什么都好。


人到中年,她辞去了有着优渥薪水的会计师工作,怂恿老公也辞了职,卖了房子,带着孩子举家迁往加拿大。


结果,等待她的是梦的幻灭。待了两年都仍没有找到工作,老公去了IT公司,每天加班到很晚,身体变得很差,孩子无法融入北美校园,在学校被人欺负,结果从外向开朗的孩子变得有些自闭,不爱跟人说话,害怕肢体接触。


这个台湾女人后悔莫及,一次次找我朋友诉苦,最近起了搬回根西岛的念头。


“乌托邦”听起来是让人肾上腺素增加的词语,但是那只是人们美好的幻想,它或许会像桃花源一样出现在你的梦里,却并不存在在这个实打实的世界里。


这个世间,没有完美的人,必然也没有完美的居住之地。


那种以为到了某个国家、某个城市生活就一定会特别幸福快乐的想法,是经不起现实的推敲和打磨的,迟早会让人失望。


或许有人觉得我语调悲观,过于消极。


其实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我见到了那些美丽风景背后的一面,才学会了客观和释然,才会知道生活的地方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


对居住地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持有适应不同环境的良好心态;

有一种无论在哪儿都能把生活过好的能力。


世界的模样,取决于你凝视的角度,选择在任何一个地方生活,都会有得有失。


居住之地,就像溪水,日积月累,溪水中的鹅卵石总会被冲刷的或变得圆润,或充满光泽,或毫无特色。


我很相信,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确是会赋予人不一样的气质、谈吐和见识,但是不能妄想有完美的国家或城市,能满足你所有的需求。它有阳光的一面,也必会有灰暗的一面。


幸福、满足与否只是取决于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03

随遇而安


再过十天,我就要搬到加拿大去了。这将是继匈牙利、英国后,第三个我将居住生活的国家。新的生活也即将开始。


我曾有过焦虑,也有过担心。不过,庆幸最后我已平静坦然。因为过往的经历提醒我:在任何一个地方生活,都有好和不好的一面,不管在哪儿生活,只要用心,就会舒心,只要努力,都会有收获,有长进。


我将生活的城市叫Kingston(金斯顿),在加拿大东部,五大湖附近,离多伦多有三个小时的车程。


我知道,这个城市,不会让我百分百满意,但是这都没有关

因为我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不会被别人言论左右,也不会被表象所蛊惑。


其实,最好的状态便是随遇而安,跟随命运的指引去到那里,去完成人生修行需要学习的功课。


我非常佩服一种人,那就是能够随遇而安的人。无论在哪儿,她都能过出自己的精彩,获得她想要的进步和成长,不抱怨,不后悔,只是顺其自然地前行,踏踏实实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因为真正厉害的人,并不是拿到好牌的人,而是能够打出一手好牌,也知道何时该离开牌桌的人。

 

Mullen是我心里一直很尊敬的姐姐。她在德国的不同城市生活了近十年,后来嫁了个瑞士老公,在苏黎世又生活了几年。后来,老公来中国发展事业,她也跟着回了北京,在北京生活了两年,再后来又去了上海。


这些年,她兜兜转转,改变了生活的地点,却从来没有改变她对于生活的热爱。


上善若水,她就如水一样灵动,去到哪儿,就在哪儿活出自己的快乐。她算不上是大美女,但是眼波流转间的神韵却让人看她一眼便念念不忘。


那股神韵,是她生活的不同国家、城市和经历赋予她的,独一无二,也是最宝贵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根西岛-2016猴年
柴米油盐,是最浪漫的事
孩子成了婚姻中的一面“照妖镜”
这里就是德国第三大城市,看不到什么高楼,绿化环境也太好了吧
蒙特利尔:一个说法语的加拿大城市
欧洲英国由七部分组成,大部分人以为只有四部分,你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