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的三湾改编为什么能成功?

三湾改编是我党我军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之一。1927年9月-10月,毛主席在江西三湾,对秋收起义后的部队进行了改编。关于三湾改编的内容,很多人都了解,主要就是三点:

一是把原来的一个师改编为一个团。这是因为经过秋收起义和后来的撤退,人员已经少了很多。二是把党的支部建在连队上。三是在连以上城里士兵委员会,也就是实行军内民主制,政治上官兵平等。

我军的建军起点是南昌起义,可实际上可以说,三湾改编才是我军真正的建军起点。经过三湾改编,我军才从和其他军阀部队差不多的旧军队,转变为革命军队。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从此和国内外其他军队有了本质不同。

对三湾改编重大的历史作用和意义,已经有很多分析,但有一个问题基本被忽略了。那就是,毛主席为什么能成功地实施三湾改编?

要知道,当时主席只有34岁,而且不是职业军人,是个年轻书生,在党内的职务并不高,那时也还没有什么战功战绩可言。那么,一支成分复杂的上千人的部队,其中不乏资深职业军人,为什么愿意服从这位年轻书生,做出那么重大的改变呢?

今天就来说说这个。


三湾改编的那支部队,说白了,是一支刚吃了败仗的军队。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由于敌强我弱,加之缺乏作战经验,起义部队遭受重大损失,只好放弃进攻长沙的原定计划,转头向南转移——其实就是败退。

起义开始时,部队有5千多人。吃了败仗开始撤退时,剩下1500多人。开始撤退以后,9月天气炎热,疟疾流行,加上一路上不断有逃兵,到了江西三湾,只剩下1千人左右了。

这时,情况可谓惨淡到了谷底。部队里不少人都悲观失望,有的干脆当了逃兵。没有当逃兵留下来的,也不知道下一步要怎么办。那么,毛主席有什么好办法么?

主席的第一个动作是组织调整。也就是把原来的一个师改编为一个团。

对此,原来的师长等人坚决反对。师改成了团,他这个师长也就成了团长。他当然不愿意。再说,还有其他军官,怎么安排这些人呢?总不能让这些人都去当大头兵吧。

这时候,如果简单粗暴地要求这些军官去当兵,或者把他们赶走,那估计三湾改编也就不可能成功了。一开始就阻力巨大,想把事情办好,很难。这些不满的军官,指不定干出什么事呐。

主席提出的办法是:把改变后没有安排职务的军官,组成一支军官队。日后部队扩编时用得上。同时,建立起负责指挥的前敌委员会,原来的师长等高级军官,加入前敌委员会。这样一来,这些军官就容易接受了。毕竟,他们也看到了,部队就剩一千人了,确实只是个团的规模。只要把他们相对安置好,他们也就接受改编了。

尽可能想办法照顾、兼顾改编中利益受损的人。这是重要的经验之一。


接下来,就是支部建在连队上。主席为什么会想到这一点呢?

1921年建党以后,共产党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军队,在国民党军队中发展了一些组织和党员,但是,共产党在军队中的组织,设在团一级;再往下,有党员但没有党组织了。

秋收起义的这支部队也是如此。党组织设在团一级。因此,团以下部队的情况,党并不掌握。所以才会出现很多逃兵,甚至是成建制逃跑。

在撤退过程中,主席并非只是赶路而已,而是一直在思考和观察。他发现,部队中的第一团有个连指导员何挺颖挺厉害挺能干。他带的那个连队,一个逃兵也没有。主席就去找何挺颖取经,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何挺颖回答说:部队打败仗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党的领导。现在部队中党组织太薄弱,和基层士兵联系很少,所以党才对部队失去控制。他这支连队之所以没有逃兵,就是因为他和连里几名党员,积极做士兵的思想政治工作。何挺颖还建议,支部不要只建在团一级,而应该建到连队这一级。只有这样,才能直接联系到士兵,真正做到党领导军队。

主席一听,一拍大腿,对嘛,我观察过,凡是连队里党员数量比较多的,士气就高,作战英勇。就是要把支部建到连队上。

这就是主席支部建到连队这个想法的由来。

好的解决方案,来自充分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全面深入的思考。这是三湾改编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后来主席一生都提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所在。


虽然有了成熟的想法,但主席此时并没有贸然行事。

当时部队中有一些北伐老战士。主席找到他们,专门了解北伐中战斗力最强、作战最勇敢的叶挺独立团的情况。原来,在北伐军中,叶挺独立团是党组织最强的部队。有一个团级的支部,下设六个营级的党小组,但士兵中基本没有党员。

党组织建立到营级的叶挺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一枝独秀,战斗力超强。不过后来也暴露出对基层士兵控制力不强的弊病。如果更进一步,把支部建到连队,在士兵中发展党员,部队的战斗力岂不是要比叶挺独立团更强嘛。

并且,把叶挺独立团的情况拿出来说,支部建到连队就有了“历史渊源”,是继承、发扬和扩大叶挺独立团的做法,而不是某人突发的异想天开。改编就有了“传统上的合法性”,更容易说服人。

不过,你要是以为事情办到这一步,改编就成了。那你就幼稚了。接着看吧。

制定好改编方案,取得领导层同意以后,9月底,部队专门召开了全体大会,主席亲自对大家解释改编方案。

主席先是鼓舞了一番革命意志,然后坦诚地说:我们只图天下劳苦大众得解放。你们跟着我,可能很艰苦,很危险,但是也很光荣。人各有志,不能相强,有愿意跟我走的,请站到左边来。有愿意回家的,请站到右边去。我们不勉强。愿意走的,我们发路费。

接下来,果然抬上来一个桌子,上面是一堆大洋。站到右边的人,根据路途远近,分别领到了3-5元的路费。主席还对他们说,如果以后想要回来,随时欢迎。

经过这一番去留选择,部队还剩下700多人。10月3日凌晨,改编后的部队集合,毛主席宣布,向井冈山进军。中国革命,由此开始了新的篇章。

注意主席的这一系列操作。有了成熟的方案以后,还需要加入其他一些条件,才能让众人接受和信服。这其中,找到历史渊源,把方案和历史传统结合起来,这是赢得大家接受、信服的好办法。

此外,不管方案多么正确、成熟,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和接受。总会有一些人,不管你怎么说,他也不接受。这时,就要果断把这些人排除出去。如果犹犹豫豫,或者不愿意流失资源,勉强把这些人留下,他们多半会成为阻碍和破坏力量,甚至有可能造成改编失败。

排除了这些人,表面上看,部队人数进一步减少,但留下来的,都是自觉自愿的革命者。虽然人数较少,但反而更团结,战斗力更强。后来的革命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宁缺毋滥,排除那些不可改变的反对者,把支持者的力量集中起来,形成精锐核心。这是成事的又一个重要经验。


以后革命军队的丰功伟绩,充分证明了“把支部建在连队”的正确性。但是,这个做法到底为什么正确,还是没说清楚,需要进一步解释。

表面上看,“把支部建在连队”只是在部队中组建了一些名为“党支部”的新组织而已。人还是那些人,枪还是那些枪。这种做法为什么就能落实党指挥军队,就能把旧军队改造为革命军队呢?

这要从组织学的角度做一番分析。

任何军队,都分为军官和士兵,分为指挥者和被指挥者、领导者和被领导者。这种上下分层的指挥管理体系,从古到今的军队,是一样的。

这种结构当然比较简单,但也因此,军官对士兵的控制力,只靠军纪。至于到底为什么要打仗,为什么要服从纪律,士兵往往懵懵懂懂,并不清楚。传统军队甚至还有一种观念,要刻意保持士兵这种懵懵懂懂、稀里糊涂的状态。这样他们才能服从军官让他们冲锋、赴死的命令。士兵的心眼儿太多,太机灵,军官就不好指挥了。

如果我军也是这个样子,那么,我军就不可能比其他军阀部队更有战斗力。要知道,在武器和装备上,我军是长期落后的匮乏的。

既然武器装备劣势明显,革命军队要想拥有比旧军队更强的战斗力,必须充分激发起战士的斗争意志,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为谁打仗?为什么打仗?

而要想做到这一点,部队里必须有一整套从最高级指挥者到最基层士兵的“思想联络系统”。靠这套思想联络系统,毛主席等最高级指挥者的革命观念和革命意志,才能层层下达,一直传达到基层士兵的心中。

军队原有的军官层级,主要用于指挥作战和训练。向士兵传递革命观念和革命意志,并非军官擅长。毕竟,在旧军队中,并没有人专门去做士兵的思想工作。他们也没有需要从上到下传递、共享的什么观念。他们只需要知道“当兵吃粮领军饷”就行了。

只有革命军队才需要做这件事,而革命军队中的党组织,就是这种从上到下的思想联络系统。反过来说就是,军队中有这种组织的,就转变成为战斗力超强的革命军队,而不再是“吃粮当兵”的普通军队。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共产党员和其他一般人的区别就在于,共产党员有明确的革命观念,有强烈的革命意志。共产党员组成的党组织,也就因此是“革命浓度”很高的社会组织。把这样“革命浓度高”的组织从上到下“内嵌”到军队之中,是把旧军队改造成为革命军队的唯一办法。只靠高层少数革命领导人,是不可能把成千上万士兵组成的军队,改造成为革命军队的。

从组织学的角度来说,三湾改编提供的经验就是:如果组织需要与众不同的观念和意志,那就必须建立起专门的从上到下的思想联络系统,并且,这个系统是独立于业务系统之外、有能力制约业务系统的。同时,这个系统也就成为领导人控制、管理组织的有效工具和抓手。

领导人只要集中精力把这个系统培养好、教育好、管理好,就能利用它来有效地管理整个组织,并在整个组织中贯彻自己的观念和意志。


“把支部建在连队”还有了一个重要的“副产品”。支部建在连队,就意味着所有士兵身边都有特别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员。这些人深知,要想让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就不能让士兵继续懵懵懂懂、稀里糊涂地去上阵卖命,不仅不能如此,还要反其道而行之,尽可能激发士兵的头脑,开发他们的智能。党组织就成为让士兵接受文化教育的主体。

红军从一开始就强调对士兵的文化教育。入伍第一天起,就要参加扫盲学习。行军打仗中再艰苦,也不停止文化学习。要求士兵至少学会500个字,能看懂报纸文件。

不仅要识字,还要学习算术,要对世界和社会有基本的认识和思考能力。在旧中国,文盲是大多数。识字,能看懂纸面文书,能算账,在很多地方就成了被尊敬的人。这也成为民众愿意参加红军的原因之一。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对旧军队来说,士兵越愚蠢,越容易管理指挥。最好士兵像牲畜一样才好。但是,对革命军队来说,士兵越聪明,越理解革命道理,才越容易管理指挥,战斗力越强。

也就是说,从底层逻辑上,革命军队就注定是更有文化、更有思想、更有主动性、积极性的军队。因而也就更有牺牲精神、更有战斗力。

毛主席领导的三湾改编就是这样把一支旧军队改造成为革命军队。说毛主席是中国革命军队的缔造者和指挥者,千真万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湾改编”到底伟大在哪里?
我们的军队凭什么战无不胜? 密码是伟大领袖的三道顶级阳谋
【历史讲坛】'三湾改编“的历史意义
95年前,是什么让崩溃散兵蜕变成人民铁军?
人民军队在这里铸就军魂
起义官兵泪血大控诉6:“喝兵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