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不要再做假聋子

不要再做假聋子

文章来源:荔枝FMhttp://blog.sina.com.cn/s/blog_be694eec0101d55r.html

    这里的,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由于生理缺陷或疾病所致的聋,而是指听力正常的人对生活中的声音听而不闻。 

    人类对自身几种感觉的挖掘中,视觉最为透彻,并被发展成多种艺术,绘画、摄影、电影等均有独特技法对眼前的事物进行提炼改造,深刻诠释出。而同样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却遭到漠视,往往只有音乐语言才被认为有价值,于是人们只在欣赏音乐时才肯集中注意力花时间在上,录制、改造、保存等工作也只针对音乐和语音。在此前提下,声音艺术的提出带有几分悲壮:为了对抗视觉的垄断地位,不得不大力强调声音以唤起人们对的关注。 

    实际上,人类能听到202万赫兹的声音,其中语音和乐器只约占501万赫兹,在这之外,是一大片未被挖掘的宝藏。1977年加拿大作曲家默雷·夏弗(Murray Schafer)在《世界的旋律》中提出音景soundscape)概念,即把自然界的声音和都市生活环境的声音都纳入到听觉艺术中,将听觉艺术从狭窄的音乐扩展到宏观的声音艺术。他说:若要理解我所说的声音美学,就必须将世界看成在我们面前不断变化的音乐作品。” 早在70年代,夏弗就开始收集城市中的声音,1996年发布的唱片《The Vancouver Soundscape 1973; Soundscape Vancouver 1996》中就收录了他于1973年在温哥华录制的声音,长达76分钟。

    自夏弗创立的音景以及声音生态学(acoustic ecology)研究启动以来,多个基于城市音景的项目在民众中得到推广。早在1996年日本就曾评选最想留下的100处声音风景,而2005年英国领事馆更是把盛行于西方国家的文化盛事搬到了中国,在北京、重庆、广州、上海等多个城市举办了城市发声项目,除了邀请多位艺术家来华录制城市声音、举办声音艺术演出和出版唱片,还发起我最喜爱的城市声音评选活动,鼓励人们关注并录制生活中的声音。荔枝FM此次活动模块“ 城市的声音记忆的文化据点亦是在此。

    中国本土艺术家也致力于推广声音艺术事业。由中国新锐艺术家自发推动的大声展(Get It Louder2007年曾策划大型声音艺术项目听游记”(Moving Soundscape Project)。在这场07大声展的重头戏中,声音艺术家提前准备了声响素材,在设定的移动路线上听游和即兴发声;于是,移动的汽车成为声音的载体,而声音则受汽车、观众和周遭建筑影响而自然变化,汽车中的听众在聆听声音作品的同时游历沿线城市影像,实现了听和游的巧妙联系。

    纵观以上项目,无一不强调。实验音乐家颜峻指出:声音艺术的两个方面:听和造,包括了对所有声音的聆听,和对所有可能的声音的创造。我们习惯于忽略平常熟悉的事情,也习惯于过度思考而错过转瞬即逝的精彩。人类社会发展促使事物更新换代加快,它们独特的声音也随着它们的消失而不复再现,对它们最大的尊重就是认真聆听它们的声音。这正如修行提倡的觉察,对身外事物和内在感觉意念不加评判解释,纯粹关注感受,这样的活在当下,就是对我们有限生命的最大尊重。

读到这里,不妨打开耳朵,好好听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相对世界究竟的心》两篇节选之
孙燕:开启声音之门-建筑声环境
蔡悦宁× 构建声音的形态丨AMNUA在线放送
YT创想家 | 真锅大度:东京未来想象
心流
试试做个“聋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