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豆粕老张的故事,深藏天气炒作的真相

做交易就是在一个个“故事”中游走。

本轮豆粕价格上涨始于4月中旬,到目前已经持续1个月。上涨幅度超过了20%。


这次的故事起因也许是这样的:

1、豆粕消费需求前景较好:当前猪粮比已超过国家控制的黄色警戒线,在如此高利润的情况下,养殖户对饲料价格上涨幅度的包容有明显提高,生猪养殖的高利润仍将维持较长时间,这有利于提高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进而对豆粕的价格的上涨做好了铺垫。

2、USDA报告利多豆粕:美国农业部发布的5月份大豆供需报告中,将美豆期末库存调低至4.0亿蒲式耳,低于上月4.45亿蒲式耳的预估值;阿根廷大豆产量调低250万吨至5650万吨,巴西大豆产量调低100万吨至9900万吨。豆粕价格将直接受期货走强的带动而连续上涨。

3、油粕格局转变,油厂挺粕意愿较强:国内豆粕价格上涨,豆油目前处于销售淡季,再加上前期国储大量抛售菜油使得油厂豆油成交持续疲软。而目前正处于养殖业补栏旺季,进而使得国内油厂或将改变思路采取挺粕降油的发展格局。


本轮豆粕的上涨行情,很难令人不去联想2012年的豆粕行情走势。

2012年6月至9月,美国大豆主产区伊利诺伊州、爱荷华州、印第安纳州等都出现了60年一遇的干旱。CBOT大豆与国内豆粕价格都出现了显著的上涨,涨势之凌厉,让人终生难忘。下图红色框为2012年6月至11月大商所豆粕指数价格走势。


2012年8月10日,美国农业部8月份供需报告大幅调低了当年美国大豆单产,9月4日,美国大豆已经度过了8月最关键的鼓粒期,单产再度大幅回落概率偏低,价格高点出现,之后CBOT大豆与国内豆粕价格持续回落。价格从哪里来的,回到了哪里。

2012年8月7日美国大豆主产区干旱升级开始出现4级干旱。

对于2012年行情的思考:

1、产量下滑,库存下滑,价格应该维持在高位,即便回落,也不应该回落到起涨点,并且仅仅两个月的时间,而事实是2012年11月16日,豆粕价格就回落到了起涨点。

2、在上涨的过程中,也很不能理解为什么涨幅如此巨大,因为当年的世界大豆期末库存只是下滑了500万吨,且剩余的期末库存还有5300万吨,还不至于库存非常紧张。

3、在库存不断回落预期下,卖方更有市场势力,因为在定价心理上,卖方的库存越来越低,自然也就越来越想提高价格。9月份之后,不管减产了多少,新作大豆就要上市,卖方的库存会立马增加,这时候买方心理博弈占优。豆粕多头选择9月4日是随机的,但是多头撤退的意愿是强烈的,因为越往后对自己的头寸越不利。

4、2015年经过股市的大幅波动后,开始把资金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加入分析框架中。开始理解9月4日至11月16日价格回落到起涨点,是因为买方认为随着南美大豆种植增加,未来大豆不缺,买方自然也就不着急购买。

对于2012年行情的总结:美国大豆减产的故事讲完,没有故事了,价格自然就回落了。

 一个豆粕老张的故事

在商品期货市场打拼了十余年的张先生在豆粕上获利颇丰,也甚有心得:“在豆粕上,我一年只做两波行情:上半年在3、4月份做空'禽流感疫情',下半年在6-8月份做多'天气行情',效果不错。”

张先生在上半年做空的逻辑简而言之是“禽流感”。冬、春季节是禽流感的多发季,3、4月份会是一个高峰期。张先生表示:“一旦发生疫情,不论是生猪行业还是家禽养殖行业,人们的直接反映是拒绝或者减少食用,对豆粕市场形成利空。”

张先生下半年做多豆粕的逻辑则更加简单,就是“炒美国天气”。回顾2003年以来豆粕期价走势可以发现,每年6月份左右豆粕就会启动一波显著的上涨行情。对此,有分析师指出,一般来说,7、8月份对应的是美国大豆生长过程中重要的结荚、灌浆期,如果在此期间天气情况较为干旱、高温,会影响大豆的结荚数量和颗粒饱满程度,对未来产量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7、8月份都呈现出较强的季节性强势周期,可以称之为天气市。由于天气影响的具体程度需要在大豆收割之时才能最终确定,投机资金往往会借助生长期间的不确定性增加净多头寸,推升期价上涨。

下面我们将来探讨一下:天气是怎样影响大豆产量的?对于天气因素的炒作,我们应该更关注什么? 

以下两幅图来自USDA的官方网站,是WAOB对单产预估的基础。纵轴的单产数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一个月多少降水最合适,然后按照这个降水量去估算每周合适的降水。至于温度的影响,更多的在感觉。我们平常经常会看到一些天气预报显示的是今年相比往年的降水或温度的百分比。这个比较本质上是有问题的。假如去年这个时间段的降水正好出现异常,那么再拿现在的情况去同比往年显然就有问题。举个去年年初的例子,某网站显示Bahia地区的降水只有前一年的20%,看上去降水是严重不足的。但实际的情况是,当周Bahia的降水是足够的,只是往前一年的降水太多了。因此,百分比可以关注,但最关键的还是绝对的量。对于温度来说,30度以内的温度都属于正常,但连续30度以上的温度相对就有些高,特别是美国和巴西适逢夏季超过35度高温的时候更加严重。另外,降水减少对于单产的影响显著强于降雨过多对于单产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看看北美和南美大豆主产区历史上的温度和降水数据,这个更有利于我们去判断这个量的情况,以及不同产区之间的异同:


首先看温度的情况,美国的Corn Belt在北纬35-48度之间,阿根廷的产区在南纬25-40度,巴西南部在南纬20-30度,中西部在南纬0-20度。单从纬度的不同就能看出,美国和阿根廷的天气状况应该类似,而巴西更靠近赤道,温度会更高一些。事实上也是这样,上面的左图是阿根廷同美国的对比,温度波动几乎一致(南北半球的区别),只是美国产区冬天要冷的多,而阿根廷产区临近海洋,天气更加温和。最高温度在25度左右,所以超过30度的温度就可以理解成高温了。再看右图是巴西产区,MT一年四季都很暖和,理论上能种植三季大豆。而最高温度多在25-30度之间,所以偶尔超过30度的温度也不足为奇。Parana的温度就介于MT和阿根廷之间,但也足够暖和,然在其冬季的时候也会偶尔出现霜冻。



首先看这个统计,该统计是关于2013年美国农地灌溉的情况。总计2.13亿英亩的土地,只有5500万英亩的土地有灌溉。再看具体的位置:灌溉最多的几个大豆主产州包括阿肯色州、堪萨斯州、密西西比州和尼布拉斯卡州。这几个区域印象中确实容易出干旱的情况。除此之外,中西部最大的几个产区3I、OH、MN等都没有发达的灌溉设施。其中原因,我猜想还是同气候条件有关:中西部产区大部分情况下天气是正常的,降水都足够使用。水利设施多的区域反过来倒可以说明当地降雨经常不足。这些规律也都正好契合美国各种作物的分布情况。另外,我们从前面第一副图上可以看到,画星和圆圈的位置就是水利设施,大豆主产区几乎一片空白。 

USDA每年公布的成本统计里面也有一些关于水利的数据。近些年灌溉的面积大概占到全部大豆产区的10%左右,也不多。而再看大豆种植区每英亩每年用于灌溉的水利费用平均只有6美分,所以可想而知产区的灌溉情况。 

由以上,我们在具体看天气问题的时候,有水利设施的区域是不是干旱影响的效果会有所减弱?而没有水利设施的区域,在面临高温干燥天气的时候,农作物毫无疑问会受到影响。一般每周三USDA都会更新一份全美的干燥情况图表,连同天气及作物回顾报告一同公布。此份报告会对每周一公布的美国作物进度报告进行详细的扩展分析,同时会涵盖美国以外所有地区的天气及作物情况。这是一份在炒作还没有开始之前,给投资者参考天气及农作物情况最精确的报告。

此文章不构成交易策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豆:罕见下调种植面积,美豆出口季将偏强
天气怎样影响期货交易,这篇文章说清了,重磅推荐!
美豆跌势不止 豆粕岂能幸免?
利空逐渐消化后豆粕就要起飞了?
尝试豆粕期权多头策略
Mysteel解读:豆粕期货罕见增仓 期价再创新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