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漆松涛:情系苍生 技术巅峰上的完美领跑者
漆松涛: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首届名医。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先后承担省部级课题10余项,累计获科研经费100余万元,以第一作者在SCI发表论文5篇,国家统计源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3篇,主编专著2篇,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
漆松涛教授是国内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最全面、最高超的专家之一。手术技术精湛,对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颅脑、脊髓)的复杂难治性肿瘤、脑血管病、颅神经疾病等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其中在颅底、鞍区与松果体区等深部肿瘤及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经他诊治的恶性胶质瘤患者中有70多例长期存活,他倡导和实施积极手术治疗配合系统、正规的放、化疗,大为改观了胶质瘤患者的治愈率、控制率。他所带领的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神经外科学术和临床培训基地。
      小小少年,不俗情怀
——“修桥补路,救死扶伤,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活得有意义,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情怀。”
江西宜丰,是漆松涛教授的故乡。也曾是田园师祖陶渊明的故里,他的譬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诗佳句均出自那里;那里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历史上发展最久、最盛的两大派——临济宗曹洞宗的发祥地。青山绿水,暮鼓晨钟。这座静卧在九岭山脉南部的富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南国小城,孕育了少年漆松涛的不俗情怀。
少年时代的漆松涛,正是求知若渴的年龄,却逢“文革”十年动乱,很多书被列为“禁书”遭毁。但他还是想方设法从各种渠道弄到书籍,泛黄卷边的、又脏又破的、残缺不全的,他都奉若至宝,将自己偷偷关在家里津津有味地享受。从《三国》到《资质通鉴》,从《诗经》到《二十四史》,甚至从村里跌打损伤草医那里弄来的手抄医书,他读起来都觉得其乐无穷。
“那个时候走路、吃饭、睡觉都是书不离手,特别喜欢读历史。”
“以史为鉴,可知兴衰” 。历史读多了,人应该会变得清醒而豁达,可少年时代的漆松涛却迷茫了,风雨朝代的帝王更迭、将相沉浮都随着历史的车轮远去。历史,虽能预示时代的走向,却终难摆脱重复的命运终结,对于黎民百姓而言,有何意义呢?
古人云: “不为良相,即为良医”。“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良相,是很多有志之士的理想。但在封建统治的朝代或一些错误的年代里,都很容易被碾于历史的车轮之下,再远大的理想只能付与嗟叹;为良医,如秦之扁鹊、汉之华佗、唐之孙思邈,悬壶济世,救人于苦难,受万世之追仰,这才是值得人一世所追求的事业!于是,学医的理想早早就在漆松涛的内心扎下根了。
1977年,高考恢复,春雷阵阵,求知若渴却又常感前途渺茫的漆松涛也感觉到春天来了。
“我立志学医,哪怕是医专都可以,所以当年高考志愿中10个专业我选了8个医学院校,2个空着未填。”
1978年,漆松涛以远远超过重点线的优异成绩考入江西医学院医疗系。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长期的闭关锁国使中国医学也受到了重创,教学体制、方法、水平及理念都相对陈旧落后。出于前途考虑,当时的医学生普遍选择了骨科、肾内科、眼科、普外科等当时比较热门的专业。漆松涛却选择了当时相对冷僻的临床专业——神经外科。
“我选择学医是强烈立志的,但选择神经外科却是受惠于恩师的一片苦心.”
优异的毕业成绩、扎实的理论基础、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及超强的领悟力,实习期间的漆松涛引起了当时江西省神经外科权威刘泉开教授的注意,主动将他收于门下。
受时代与自身知识储备的限制,我当时也并不看好神经外科的发展。但老师很看好我的潜质,觉得我能成大器。干一行爱一行,恩师给我指明方向,我就得好好学,好好干,尊师重道,这是起码的。更何况,当时还有那么多危急重的神经外科病人等着我们去救助,怎能置他们于不顾呢。”
练就回生之妙术,大庇天下病患俱欢颜
——“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学医很苦,我却乐在其中”。
 上世纪70初,西方科学家发明了CT,并逐渐应用于临床,神经外科藉此在国际上得到了突飞猛进式地发展。而直到1983年,漆松涛毕业的那一年,中国还没有CT,医生对于病人,依然是 “一经验、二分析、三探查”这样一种较为传统的诊治方式,也导致这个高难专业的高风险、高死亡率。因此,当时的神经外科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神经外科就是‘三心科’——‘诊断费心,治疗累心,效果伤心!’”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直至80年代初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神经外科的临床诊断依然还主要依赖脑血管造影、脑室造影、气脑造影等方式,因缺乏必要的防护,医生得承受大量的X线射线。      
“当时也没想太多,射线是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救不了病人的命。”
不怕危险,又能吃苦,生性好学的漆松涛很快就在年轻医师里面脱颖而出。
“你是个好苗子,要想走得更远,你得站得更高,出去闯闯吧。”恩师刘泉开教授鼓励他出去再深造。
带着恩师的嘱托,1986年,漆松涛投笔从戎,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师从朱诚教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朱教授很开明,开放式教学,当时对于血管的认识及处理水平是神经外科医生共同面临的难题。我自主选择了对脑血管的干预处理为主要方法,以脑缺血和脑保护作为研究课题。几百只猫的血管,十分微细的小血管,要在显微镜下作血管吻合与结扎,我无比沉迷于其中,日日夜夜地泡在实验室内”。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先进的教学、治疗理念也使漆松涛的专业功底得到更长足的进步,对于这个专业,他有了更深的领悟。
1992年,漆松涛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分配到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
南方医院神经外科于1959年创科,经历了几代人的艰辛努力,也开展了一些工作。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与客观条件的限制,南方医院的现代神经外科技术仍亟待提高,还面临着太多新的领域和手术禁区。
为实现少年时期的治病救人的理想,为了挑战这些手术禁区,他又一头扎进学习的海洋,抛开已有的中国式外科的固定思维,大力补充国际上先进的神经外科基础及设备运用等知识。
1996年,漆松涛赴维也纳肿瘤医院显微外科学习,该院先进的显微外科技术在国际上有着较强的影响力,是欧洲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神经外科中心。收获颇丰的漆松涛回国后即写下“万言书”上交给医院领导,详述医院神经外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建言献策,在技术与理论上论证都应以中线颅底高危手术为主的发展方向。
神经外科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新技术、新理论的开创,有了充足的积累和功底,就要有担当的精神,努力成为科学发展的主要支柱。
1998年,漆松涛被任命为神经外科科主任。在他的带领下,神经外科从当年的24张床位逐步发展到100多张,年手术量达1500台次,业务技术也得到飞跃式的发展,学科特色鲜明,手术治疗无禁区。目前,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已经成为华南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大型神经外科中心。
自此,漆松涛不仅陆续创造了南方医院的许多第一例,也开始了在中国神经外科届的一系列“首创”之举:
1998年,漆松涛首创“雕刻性手术”的外科理念,即沿着肿瘤界面作“雕花镂空”式的切除。在医师的手术技巧达到相当高、对肿瘤的生长行为达到相当认识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更能达到全切肿瘤的目的,并且同时给脑组织予恰当充分的保护。
他还是国内最早提出并实施颅咽管瘤及松果体区肿瘤全切除的专家,是国内外实施颅咽管瘤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最多的专家之一。他所领导的医疗小组全切除率达90%以上,治愈率达80%以上,死亡率小于3%,在国际上处于先进行列,并经常被公推为国内专家代表与国外专家进行交流切磋。
纳洛酮本是一种麻醉苏醒药,他第一个提出了将纳洛酮移植过来用于脑外伤的治疗作用。
甘露醇是神经外科一个最基本用药,普通到几乎不再引起人们的注意,他第一个将其应用量降低到既往常规用量的1/5,不仅能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而且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大大降低了医源性的继发损伤。
外伤后颅骨修补的一定要等到6个月之后,这也是神经外科的“通常”原则,他又第一个用充实的论据予以否认。尔后,大量的临床实践也证明了,在患者局部及全身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进行修补手术,这样能更快的促进康复。
伽马刀引进中国,他又第一个站出来呼吁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规范化治疗,提出减少和阻止滥用。
交通性脑积水是神经内镜下造瘘术的禁忌证,虽然这又是一个常识,然而,又被他通过临床和基础的研究证实部分特殊类型仍可采用这样的微创术进行治疗。
……
中国神经外科界,他总是勇立山巅浪头,在众人的猜疑和惊异中昂然前奔,他已然是跑得最快的,最远的了,但他从不满足,永不止步。
“长远看来,我对南方医院神经外科的目标是在华南第一,在东南亚、香港、澳门地区成为最重要的具有领导意义的一个学科,为中国神经外科秀于国际学术之林作出自己绵薄的贡献。”
“这不仅仅是一项事业,更是一项善举,三人成众,万木成林,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为了让更多的神经外科患者能得到更好更有效的治疗,我渴望与所有的同行分享我的技术,渴望得到他们更多的挑剔与批评,我也希望大家都是这样,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从1998年起,为推广新的手术理念和观点,漆松涛全国各地巡回进行学术讲座和手术演示,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国内许多医学院校。并首开国内公开手术演示的先河,于 2000年后连续举办6届南方神经外科论坛,率先公开表演如颅咽管瘤、基底动脉尖端动脉瘤等高难度手术,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
南方医院神经外科的患者大部分是来自广东省外,包括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无论是病友还是同行,人们口碑相传,漆松涛教授的手术技巧已响誉全国,乃至在国际上都有了影响。一位国际上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观看了他的现场手术后禁不住惊叹:“中国有个成语叫行云流水,你做手术就是给我这样的感觉!非常漂亮!”
1997年,南京患者梁辉(化名),因患颅咽管瘤,从1998年初到2007年近十年时间,梁辉奔走于全国各大城市的大医院,先后在南京、北京、上海等地数家三甲医院行开颅手术、伽玛刀治疗、囊内照射放疗等多次,但凶险的病魔仍然折磨着这个苦难的家庭,患者双目失明、严重垂体功能低下,生活不能自理,2007年患者与其家属慕名前来,漆松涛亲自主刀为其切除肿瘤,手术成功,梁辉重见光明。
 2000年,潮州患儿小志(化名),8岁开始患病,9年间走遍了广东省内外多家三甲医院,先后行开颅手术3次,但肿瘤均先后复发。2009年小志17岁时,家长慕名前来,看着小志颅内巨大的肿瘤、负债累累的家庭及患者家长渴望的眼神,仁心厚德的漆松涛勇担责任,立即组织全科医生进行了认真的术前讨论,制定了严密的手术及围手术期治疗方案,并交待主管医生尽量缩减小志的医疗费用,最终成功全切除肿瘤,小志终于摆脱了缠绕他多年的病魔,健康快乐地重新面对生活。
2007年,刚刚2岁多的深圳小女孩囡囡(化名)突然出现左侧手脚无力,运动不协调。家人把她送到医院,检查头部磁共振显示发现右侧脑室内巨大肿瘤,为囊实混合性,最大直径达9.2cm。她先后在深圳多家医院行三次手术,并瘤腔植入药囊行“基因治疗”,未果,肿瘤实质部分仍继续增大。后经多方打听,家人带囡囡慕名前往北京大医院就诊,等待一周,专家告知无法手术,并建议:“您如果实在不想放弃,就去找南方医院的漆大夫试试。”
仍不愿放弃的囡囡父母带着女儿来到南方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后复查磁共振显示肿瘤几乎占据半个颅腔,达10×8×8cm大小,跨过中线侵犯至对侧脑室,累及丘脑,伴梗阻性脑积水,脑萎缩。经过这两年的“折腾”,囡囡身体已经非常虚弱,长期卧床,左侧手脚偏瘫。漆松涛面对这一情况,尽管担心囡囡的身体可能难以耐受手术打击,但拖下去情况会更糟糕,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漆教授同家属商议后果断制定了手术方案,于2009年12月31日全麻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手术。手术异常艰难,既要全切除肿瘤,又要保护好稚嫩的脑组织,漆教授在手术台上足足奋战了近5个小时,术后复查磁共振显示肿瘤全切除,手术成功了!
就这样,漆松涛在不停地创造着拯救生命于万一的奇迹,而且这样的奇迹太多太多,数不胜数。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神经外科界流行起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您实在不想放弃,就去找漆松涛吧!”
    敬畏生命  尊重人性  心底无私天地宽
——“无论亲疏远近,不问贫富贵贱,能为病人带来健康与幸福是我的莫大荣幸。我只想做他们眼中的一名真正医者。”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再神奇的手术,也是人做出来的。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能将手术做到这么出神入化的地步。做手术,看起来很难,其实简单。勤学习,肯钻研,这毫无疑问是肯定要的。但是我认为外科手术更重要的体现的是一种思想。所以,一名好的神经外科医生不仅要是一名合格的医学家,还要是合格的人文学家以及社会学家,只有懂得了生命之本源,懂得了人性之根本,才会懂得尊重人性,敬畏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最宝贵的,经不起丝毫马虎与懈怠,就如我一直对科里医生所要求的——‘精细如发丝,决断如将军’。”
漆松涛是南方医院专家里面最忙碌的身影之一,“作为医生,为了这份职业,我总是希望多治疗一些病号,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遗憾的是,我穷尽一生也不能治疗所有的病号。”
他现在每年在临床一线重大手术量均达250台次以上(不包括外出会诊),这已然是一名神经外科医生的极限,但作为医者,对于患者,他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
除了病痛的折磨,让神经外科患者往往难以承受的,就是高昂的医疗费用。漆松涛深能理解,所以他一再对科里医生宣讲:“一定要给病人用最好的药,而不是最贵的药!什么是最好的药?最合适的药就是最好的药!一要对症下药,二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要把患者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据悉,神经外科从来没有一例因为病人拖欠费用而强迫停药出院的,在为患者制定治疗计划时,漆松涛都会一再要求医生采用最佳性价比的药物及器械,避免增加患者的负担。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并且能有机会和平台去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它帮助到别人。”
“我之所有能有今天的成就,是社会和时代赋予我的,使我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所以,我最需要做的就是回报社会。”
2010年,漆松涛当选为南方医院副院长,他的肩上又多了一副重担。
“松涛本质是医师,文人气息尤太重。管理技能从头学,手术台上逞英雄。哈哈!”问及感想,漆教授淡然自嘲。
“只是觉得时间更不够用了啊,但无论怎样,对于我来说,治病救人永远是第一位,只要病人需要我,我随叫随到。”
“我还是希望大家依然叫我漆医生或漆教授,我更喜欢这个称呼,因为它在时刻提醒着我,神经外科学还有许多谜一样的新领域等着我去再学习,去继续探究,我无比地热爱这项事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方医院漆松涛: QST分型手术,降低颅咽管瘤复发率
找一个可靠的外科医生
患病13年,竟是甲状旁腺惹的祸
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完成国内首例EasyGo!脊柱内镜下脊髓肿瘤切除手术
【聊医|新闻】两腺外科成功为两例患者实施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
6小时!11厘米髓内肿瘤成功剥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