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角色互换·让教师当一天“真学生”的效果如何?


“做学生真的不容易啊!”这是北京市顺义区第三中学的五位教师在当了一天“学生”后发出的感叹。师生关系和谐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基础,当前中小学校内的师生关系到底如何?教师是否真正了解学生?2015年,我们在对北京市顺义区五所中小学校的977名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在对“我和同学很融洽”以及“我和老师的关系很融洽”的回答中,96.2%和81.1%的学生分别选择“很符合”,二者相差15.1个百分点,还有19.6%的学生选择“老师不能够和我谈心交流”。


为了让教师真正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北京市顺义区第三中学在“师生互评促进师生共同成长”项目组的指导下,开展了“今天我是学生”活动,让教师作为一名学生,走进课堂,体验孩子一整天的学习生活,在师生之间搭建了一座互相理解和支撑的“桥梁”。


1
  换位行动

“今天我是学生”


“今天我是学生”活动,是让教师“以生为镜”,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师生良性互动与“教学相长”,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


学校首先设计了“今天我是学生”体验手册,让教师了解这项活动的意义,即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始至终都是评价的积极合作者与参与者;让教师真正走进课堂,真切感受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接下来,由任课教师自愿报名,学校根据报名顺序确定参加体验活动的教师人选。


活动当天,从早上开始,参加体验的五位教师便穿着棒球衫校服,背着书包走进校园,与学生们一起开始一天的校园生活。这五位的大部分时间都和学生在一起,他们要和学生一起上八节课,并且记录一天的学习生活和感悟。


2
 深度体验

全新感悟“师”“生”角色


角色体验真正的意义是让教师在一定层面读懂了学生,也读懂了自己。虽然仅仅是一天的体验,但这五位教师对“学生角色”和“教师角色”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


 重新认识“学生角色”


其一,善待学生之错。参加体验的王老师工作30多年了,这次体验让他开始以新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错误。王老师说:“作为学生,我会不小心犯些错误,我希望得到老师的宽容与谅解。如果说老师自己也会在不经意间读错一个音,写错一个字,会有那么一次上课时忘记关手机等,那么为什么非要求孩子是完美的呢?所以不要一味批评学生的过失,过多苛责学生的不足。”


其二,关注后进生之痛。参加体验的高老师是一名数学教师,当他和学生一起上课时,“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内容是他最感兴趣的,如对历史、生物、计算机课上的学习内容,他“懂”但又不是特别“懂”,这样的课对他就有很大吸引力,他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感觉收获很大。而在音乐、英语课上,由于他的基础比较薄弱,所以上课时他感觉非常痛苦,不敢举手,害怕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不敢与老师对视。这样的课,看似人坐在教室里,但他的“神”并没在教室里,他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一点收获都没有,产生的是一种痛苦、害怕的情绪体验。由此高老师也认识到,每位学生对学科的兴趣点是不一样的,当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学习感到困难时,上课对这名学生来讲是一种煎熬,所以教师一定要多关注后进生的感受


其三,关注学生之偏科现象。在目前的中考制度下,学生对中考科目大都比较重视,课上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相对活跃一些,而对会考科目不够重视,课堂相对沉闷一些。此外,参加体验的王老师反映:学生普遍对自己喜欢的老师教授的科目比较感兴趣,学得也比较好;而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即使这门学科很重要,学生对其教授的科目仍不感兴趣。


其四,关注学生之阅读习惯。五位教师在后续反馈中都提到,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不知道如何通过阅读书上相关内容寻找答案。教师们反映,走近学生才发现学生能自己支配的时间特别少,他们没有时间去阅读,没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重新认识“教师角色”


其一,给学生做榜样。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学习,就不能搞特殊化,而且还应给学生做榜样和示范。学校要求学生课间操跑六圈,教师一般是跟在学生后面慢跑,兼顾维持纪律,参加体验的徐老师以前最多跑三圈,而在进行角色体验时,他与学生一起跑了六圈;在体育课上,虽然他好长时间没有玩过跳绳了,但他一分钟跳了162个,让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一节语文课上,授课教师要进行《望岳》默写和《桃花源记》听写测试,成绩不好的学生要进行表演。参加体验的高老师虽然很认真地准备,但成绩还是排在后面,就很真诚地对学生说:“我既然输了,就表演一个节目,唱首歌!”高老师“讲诚信”的行为得到了学生们的充分肯定与认可。


其二,课前精心准备。参加角色体验的教师反映,凡是教师认真准备的课堂,学生学习的兴趣都比较大,这种准备是指基于学生需求、基于学生潜能的精心准备。例如:有一节生物课的内容是关于“种子萌发”的实验,教师自己在课前将所有小组要做的实验都做了一遍,还做了一些在课上无法做的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学生分享,让学生“脑洞大开”。由于准备充分精心,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其三,从其他学科中寻找教学灵感。其他学科教师教学呈现的形式、提问的形式,都给了参与体验的教师不同程度的启发。比如:乔老师提到,英语课上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回答问题,这是她的语文课上所没有的,此后她做了相应的改进。参与体验的教师在一天的“当学生”生活中,也发现了部分教师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太过严肃,不苟言笑,抹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不够活跃,学生参与率低;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只看表面,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只管教学进度,不了解学生的接受状态;只盯着优秀生,忽视后进生……他们警醒自己:以后自己的课堂不应再出现这种情况。


3
 不断反思

基于学生视角持续改进


虽然五位教师一天的体验时间很短,但我们却能从中发现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和有待改进的细节。


向身边的榜样学习

身边的榜样更能督促教师不断去反思与改进。学校不仅引导教师学习外校的优秀经验,也要号召教师学习本校教师好的经验。学校应给不同学科的教师创造沟通的机会,不断提升其教学能力。


从学生视角出发研究教学

教师要反思自身的教学方法,不断扩大知识面,不断充实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理解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提出问题。非中考科目的教师也应积极思考如何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非中考科目在学生心中也有一席之地。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特别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

教师尤其要关注学困生的需求,要了解学困生的症结所在,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找到自信。高老师在“当学生”的那一天里,既感受到了优等生的优越,也感受到了后进生的痛苦,更体验到了学生对分数的渴望以及通过努力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于是,高老师逐步改进了对学生的一些要求,开始使用多种方法帮助学困生。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第三中学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转化后进生的九条建议(转学思不至)
教学中如何对待差生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学工作总结大全
高效课堂系列问答三
教师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
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