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做艺术却只想着如何浪费时间-谢德庆
前面两期我们聊了谢德庆的三件作品, 笼子, 打卡, 户外, 如果没有听前面两期的介绍, 建议先看一下前面两期的介绍, 然后再倒回来听这一期, 可能你对谢德庆有一个更好的了解,这一期作为结尾.

我们聊一下他的"做一年"系列其中的第四件作品, 名字叫绳子.
1983 年 7 月,他和女性艺术家琳达·莫塔诺( LindaMontano )用一条2米左右长的绳子连在一起,互相不准接触,但是任何时候都必须待在一起,包括洗澡上厕所, 时间也是 1 年. 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这个行为和一个女的而且还是个艺术家整天呆在一起, 这是多好的一件事, 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就像有首歌唱的, 开始总是分分钟都妙不可言, 他们一整年当中过着完全丧失了隐私和空间的生活,到一年后结束的时候,两个人几乎到了互相仇视的地步. 这简直就像现代夫妻关系以及现代人际关系生动而透彻的揭露.

1983–1984 (绳子)

这是一个充满束缚和牵制意味的作品,在开始之前,他们都不认识对方,但开始之后他们在一年的时间里,从来没有分开过,这意味着彼此的缺点,甚至人性上的弱点都将暴露出来, 加上各自的性格迥异, 性别不同, 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 这一年对于他们来说都非常艰难, 如果换作是我, 我估计会疯掉. 因为这种差异性, 这种绝对的暴露,对两人之间的关系是具有破坏性的,这简直让谢德庆开始怀疑人生, 他觉得自己过去所做的那些作品简直一文不值,原先那些作品的价值已经被这条绳子消磨殆尽...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消解,培养了他非常淡定的心态,他不会过多地去想这件作品的意义和结果,他想做的只是把它完成,单纯的去体验这个行为的过程.

1983–1984 (绳子)

在作品中, 一年365天他们的生活变成了就像哲学家萨特所说的"他人就是地狱". 有时候过度的亲密反而会更加的烦人, 想象一下你每天和一个人黏在一起, 每天看着他, 黏得久了肯定会烦的, 一对男女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就僵死在这根绳子上, 比如一个人大小便或洗澡脱衣服的时候,另一个人无法退场,非得被这根绳子强制性的待在一边,自我和他者没办法区分, 彼此之间你就是我, 我就是你, 两个人在没有相互性的并存中,就像连体人一样, 你没办法分清到底是谁取代了谁.

1983–1984 (绳子)

我们常说的不离不弃,其实是人和人或人和物之间保持理想距离的状态,俗话说距离产生美. 我个人觉得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应该像古人所说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最好的状态就是哪怕各自在他方, 但心系对方, 都有各自的空间, 但在你需要的时候, 另一方就会在你身边, 其实用不着非得离开了一方就不能活,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有各自的性格, 都需要属于自己的空间, 如果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一种捆绑, 就会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人和人之间的相处那是需要不断调节的合适关系, 是一种微妙而惬意的感觉,都有自己的空间是最舒适的状态. 但是在谢德庆的绳子中却把人对交流和独处的需求定死了, 结果走向了不离不弃的反面。
 

1983–1984 (绳子)

我们可以想象这件行为作品甚至比他之前做的作品更加的受到约束, 之前他做的笼子, 打卡, 户外都是一个人去完成的, 虽然也有很多束缚, 但是起码他还有一小部分空间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 而在做绳子这件作品却完全不一样, 这种束缚变成了两个人的束缚, 各自的每一个行为每一次的决定无时无刻都在束缚对方, 吃饭睡觉上厕所, 白天黑夜都在一起.

1983–1984 (绳子)

举个例子, 就我个人来说, 我平常的性格是比较温和的, 但是我有起床气, 如果我在睡觉的时候, 别人用很粗暴的方式把我吵醒, 这个时候我就会爆炸, 我会破口大骂甚至问候他的家属.

我是一个比较宅的人, 如果不需要出门就尽量不出门, 我就很不能理解那些很喜欢去舞厅夜店的人, 当然我能够理解有些人去比较嗨的地方是为了释放压力和消遣, 但我不能理解有些人经常泡在这种的地方, 在人海里寻找刺激跟陌生人亲亲我我寻找可怜的存在感. 我可能比较极端, 我觉得人海里许多人都是丑陋的,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我就很不喜欢去很多人的地方, 就像萨特说的他人就是地狱, 快乐的方式有很多种, 有那种闲情雅致陪陌生人逢场作戏为什么不多陪陪家人和身边的朋友. 再举个例子我非常讨厌逛街, 如果旁边有个人非得拉我去逛街, 而且我不得不去的情况下, 那么在逛街的时候我就像死了一样, 像个游魂到处飘, 不过也有例外, 如果是陪美女逛街, 我会觉得走到哪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下雨天也觉得是件浪漫的事情. 所以就我这种性格的人, 如果非得要求我跟一个喜欢去夜店, 喜欢非常嗨的人待在一起一年, 对我来讲简直就是18层地狱.

1983–1984 (绳子)

我们再倒回来看谢德庆的这件作品, 就性格这一点, 就会产生无数分歧, 一条绳子把两个人连在一起生活一年, 这一年的生活他们既然没有放弃, 如果是普通人如果是我, 在这过程中估计想拍死对方都有可能, 所以我们看出这两位艺术家还是很理智的而且非常尽职的完成了作品.

1984 年7 月 4 日,当“绳子”被解开的时候,谢德庆和琳达像两个囚徒被关押了很久重新获得自由一样, 互相都不想再多看对方一眼, 各自的公证人证明, 他们腰间的绳结完好如初, 作品圆满完成,三十四岁的谢德庆已经连续多年没有过上正常的生活, 他终于解脱了.

1983–1984 (绳子)

 
也许正是这种解脱, 使得谢德庆对生活的领悟又进了一步, 从笼子, 打卡, 户外,再到绳子, 每一件作品都经历了一年的时间, 在完成这些作品后, 在经历了这些行为的历练, 他真正悟出了原来生命就是无期徒刑, 生命就是度过时间, 无所谓浪费.

1983–1984 (绳子)

1983–1984 (绳子)

<不做艺术>
于是他做了第五件作品, 名字叫”不做艺术”, 1985年至1986年, 他不创作艺术作品, 不看艺术, 不听艺术, 不进艺术馆, 他只想回归生活, 就只是好好生活一年.
一个认识谢德庆的美国艺术评论家, 曾经故意给谢德庆寄了一包艺术品和艺术书籍,但在那一年里,那个邮件原封不动被谢德庆放在一边.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谢德庆在创作了那么多难度极大的行为艺术之后, 确实很疲惫, 他应该停下来好好生活, 他得恢复消耗太多的精力.
 
谢德庆的作品, 是活着的力量, 也体现了无能的无奈的力量,摆脱了物的纠缠,直接处理生活、生活状态、生命意义和生存的定义,是东方人特有的百无聊赖呆板的状态,抽离尊严和崇高的活着,"用最为踊跃的方法去过那最为消极的人生". 通过这些作品,他试图探讨人类生存中最本质的“生命存在”、“时间流逝”.
 

1985–1986 (不做艺术)


从1986年12月31日谢德庆三十六岁生日起直到1999年12月31日他四十九岁生日,其中他还做了一件作品,名字叫"十三年计划" 在这十三年里,他只做艺术,但不发表. 他的身影渐渐的退出了艺术圈, 他原本可以利用这些作品大肆炒作一番, 获得更多的名望和金钱,但是他没有这样做.

之后的时间里他不再做艺术,他开始低调地面对生活. 直到近些年全球很多重要的美术馆纷纷对行为艺术的强烈兴趣和广泛讨论,谢德庆的作品以及他的影响做为行为艺术历史脉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被带到了核心舞台. 被称为行为艺术教母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称赞谢德庆是行为艺术历史上的"大师",是她个人的"英雄". 但谢德庆在一次采访的时候笑着说自己早年的"地下"状态并没有受到关注,姗姗来迟的广泛认可,和当年对非法移民大赦的到来一样,对他来讲都已经太晚了,没有太多兴奋的感觉. 其实从他三十岁做作品,直到2009年才开始被广泛讨论,比较晚,这个时候他已经老了.
 
我们都知道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行为艺术成为全球性的时髦话题和焦点. 可是谢德庆已经不再创作艺术作品了, 他甚至不惧怕并且承认自己"江郎才尽",他说他选择不再创作艺术, 还有一个原因是, 在做完五件"做一年"的行为艺术之后, 他已经没有新的有力量的创作想法了, 如果只能重复他之前所作的, 如果没有新的想法, 他宁愿选择不再做艺术,那便是他的出口. 他在一次采访中说道:"你问我现在做什么,我想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好好的生活, 把我的生命过完," 此时他沉默的行为似乎更加诚实,也更加需要勇气.
 
如今很多艺术家都想表达艺术, 或者告诉人们什么是艺术, 很多人都在创作艺术作品, 极力创作出被人们看到的物品或者感觉美的艺术品. 当我们看了谢德庆的行为作品, 会发现他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哪怕你多有钱你也不能买到他的作品, 因为他的作品或者他的工作就是不制造产品, 相反他的作品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并且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作品, 哪怕你没去看过他现场的作品展览, 只要你认为他的行为是真实地, 只要你去想象, 去领悟, 你就相当于已经拥有了他的作品. 他是个行为艺术家, 而且是个伟大的行为艺术家, 当现在有许多艺术家用裸露或者自残血腥的做法来创作作品来博大众眼球的时候, 我反而觉得他们误解了行为艺术, 而谢德庆的作品,在我看来, 他的作品从<笼子>, <打卡>, <户外>, <绳子>到<不做艺术>, 没有血腥没有裸露, 甚至让人怀疑这也能算艺术, 但却让人感觉更加的深刻和感动, 他不去解释艺术也不去制作一个物品, 他用他的行为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艺术, 他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思考, 他是真正的艺术家, 他用他的生活和艺术合二为一, 因为他的生活就是艺术.

1986–1999 (十三年计划)


我原本想随随便便讲一下凑一期. 但随着慢慢写文章, 尤其是当我写完介绍谢德庆的稿子, 我发现自己之前做的很多事情都太急了, 总是在追赶什么似的, 无法把心沉淀下来. 重新认识了谢德庆的作品之后, 我最大的感悟是, 说起来有点搞笑, 我觉得就是"浪费", 学会浪费而且不怕浪费, 就像谢德庆所说的: "国王和乞丐都一样, 一生当中做了很多事或者什么都不做, 本质上没什么区别,都是在度过时间, 度过生命." 何不把时间浪费在一件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上, 对吧, 正在阅读的道友们你们觉得呢?
好了, 关于谢德庆的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 在接下来的我会介绍更多艺术家, 我们下次接着聊, 再见!

了解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谱写悲观主义的“歌”| 当代艺术家谢德庆:生命就是无期徒刑
他浪费了五年生命,就成了艺术界大神
谢德庆:用自我剥夺回应社会剥夺
谢德庆:艺术不是我的职业,是我的生命
行为艺术 到底想表达什么(2)|美术|北京文艺网
他把自己关在笼子一年,和一名女子绑在一起,网友:不太正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