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世代生活在云南的老南京人




以前听人说,住在云南的汉族人,多半是明朝时候从南京迁来的,老家在南京高石坎、柳树街一带,说这是在家谱里记着的。


同样的话很多有点经历的云南人说起南京,都会引出类似的话,并且都会有两个相同的词,那就是“高石坎”和“柳树街”


现在一些南京老人的谈话中,很多方言也跟云南很像。比如普通话里的“去”,云南人的发音基本与“ke”相似,各地略有差别;而南京话说“ki”,发音很相像。再比如“小姑”,云南有种说法是“姑老太”,前段时间在公交车上听到两个四、五十岁的南京人聊天,也说的是“姑老太”。


这些相似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又想起了曾经的那个听闻:住在云南的汉族人,多半是明朝时候从南京迁来的,老家在南京高石坎、柳树街一带,说这是在家谱里记着的。




金陵晚报也曾有过类似的报道:


1983年秋天,云南省弥勒县给南京有关部门写来一封信,说他们那里有许多汉族同胞称先祖是从南京柳树湾迁去的,恳切要求帮助查找“柳树湾”。



金陵晚报


同期金陵旅游网还有一篇文章提到:在南京举办的一次学术座谈会上,南京史学界的人说:明故宫遗址内有一块明万历四十年(1612)立的石碑,碑文中有柳树湾地名的记载,也就是说,在明代确有“柳树湾”这个地名碑文曰:   


“看得疏通沟渠,乃王政要务。除十三门内大小渠陆续疏通外,惟洪武冈口(以)东,从口口关首下北东城兵马司门首下北标营,柳树湾、关王庙,太医院等处过西下各沟,向来不得下流之处,所以虽经疏浚,水仍不。


石碑现位于午朝门内、内五龙桥之间,是明故宫内仅有的两块石碑之一。从碑文上我们至少可以得出:南京在明朝的时候确实有过叫“柳树湾”的地方,其位置在当时的工部、东城兵马司、标营、关王庙、太医院附近。这说明那些传说和家谱中的记载并非无稽之谈。


于是,专家们又查对了《明宫城图第十》,上面标有“东城兵马司”、“太医院”。将碑文与宫城图一对照,说明柳树湾的位置原在东城兵马司与太医院之间,正与现在的石门坎相去不远(筑城后由城墙隔开)。


从南京的水道资料及《明应天府城内坊厢图》对照,柳树湾应该在“标营”、“太医院”、“大中桥”的区域内,具体位置在当年太医院的上游,东城兵马司的下方,即今天南京市的蓝旗街、御道街一带。云南祖辈们流传下来的“高石坎”实际上是一种口传之误,现在该处称作“石门坎”。


《洪武京城图志》


至此明白,“高石坎”应为今“石门坎',柳树湾即今天南京市的蓝旗街、御道街一带。

 


柳树湾地名为何消失?


清顺治二年(1645年,南明弘光2年)五月,豫亲王多铎率清军攻占南京。此时的明故宫因战争及自然灾害已大部分被毁,军选定以南京明皇城为八旗兵的屯住之所。


顺治六年,又把这片区域加以改筑,用围墙将汉民与旗兵分隔开来,使驻防城成为自成一体的城中之城,称为“满城”。


后来太平军攻进驻防城,昔日营防衙门悉数被毁。清军复入南京后,重建驻防城,但规模已大为缩小。


辛亥革命爆发后,驻防城再次遭毁,逐渐沦为普通百姓杂居之所。柳树湾一带由于原来为八旗军驻地,尤其以正蓝旗和镶蓝旗军为主,所以至今留下了“蓝旗街”的地名。


 现在的“柳树湾”一带

 


南京先祖为何移民云南?


云南《玉溪方志通讯》上有一篇文章记载:“通海县《王氏家谱》‘始祖名孜伯,原籍南京,世居南京高石坎柳树湾竹子巷。明洪武初年,随沐英军来滇。“


在关于云南现今居住着的汉族从何移居而来,有很多文章都这样提到:


朱元璋命令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等大将从南京率大军30万出征云南。其中就有原驻柳树湾的羽林左卫,以及原驻正阳门外大教场的金吾前卫的部队。


朱元璋很赏识沐英,又念其功劳无比,便派沐英留在云南镇守疆土。为了巩固疆域,促进云南的发展,洪武十五年(1382)前后,沐英亲自回到了南京,在南京广招工匠,随自己远赴云南屯田垦荒,兴修水利。


后来,当朱元璋兴建新的皇宫时,又因柳树湾紧靠皇宫的东南部,属于皇城禁地。因此,在这一片驻扎的军队以及居住着的居民,成为朱元璋的心头之患,居住在柳树湾一带的居民就自然成了移民的主要对象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让朝庭很不放心的官员、商贾以及那些犯了罪或被强行加上罪名的人,也都被统统发配充军到了云南。


1392年,沐春袭父爵为“镇国公”后,又奏请朝廷再移南京驻军30万至云南。


这些从南京迁往云南的明朝军队及带来的工匠中,有部分官兵带着家属随往,有些官兵则与云南的当地人通婚,从此开荒垦地,生儿育女,世居云南。


他们虽远去云南(后有一部分散布贵州),但华夏民族向来有寻根问祖,落叶归根的故乡情结。所以现在走遍云南3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只要询问云南的汉族人来自哪里,大多数人都会根异口同声地说,来自“南京应天府柳树湾高石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京地理】消逝的柳树湾
丘北各民族与南京柳树湾的渊源
果园山庄-四川攀枝花的荀家人
寻根南京“柳树湾”
为什么说云南人大部分的祖籍都是来自南京?-拔星君的回答
一步跨越一世纪 1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