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四国 | 《夏暹传》考补

夏暹,明代云南人。进士,仕至左布政使。道光《云南通志稿》入“云南府乡贤传”。其传曰:“夏暹,字景升,右卫人。成化甲辰(1484年)进士。两任湖广参政,皆有廉名,擢平凉苑马寺卿。适小王子用兵,军官以首功数十归暹,却不受。转广西左布政使,卒于任。”又按语曰:“旧志只言擢苑马寺卿,不言平凉,亦不言何处用兵。《明史·职官志》:永乐四年(1406年)置苑马寺,凡四:北直隶、辽东、平凉、甘肃。十八年(1420年),革北京苑马寺,并入太仆。正统四年(1439年),革甘肃苑马寺。以此推之,非辽东即平凉矣。然成宏间辽东无用兵事,惟弘治八年(1495年)甘肃总兵官刘宁败小王子于凉州,则暹盖为平凉苑马卿,而用兵即小王子事也。”[1]虽然道光《志》是云南地方志中的翘楚,但这篇《夏暹传》却存在数点疏失。此后,光绪《云南通志》、光绪《续云南通志稿》、民国《新纂云南通志》等全都袭用其成说,影响很坏。因此,笔者尝试补正之。


云南通志方面,道光志之前的万历《云南通志》、天启《滇志》、雍正《云南通志》等也有夏暹传。这三部通志皆言夏暹的籍贯为云南左卫,此与道光志言夏暹是“右卫人”不同。考道光《云南通志稿》本身,其卷一三七《选举志二·进士》亦言夏暹的籍贯为“右卫”,但其卷一三八《选举志三之一·举人一》又言夏暹为“云南府人”。其自相矛盾,可见一斑。光绪《云南通志》、光绪《续云南通志稿》全同道光《云南通志稿》。民国《新纂云南通志》虽大部袭用道光志之成说,但更正了夏暹的籍贯,相较而言,可称有识。清代李周望等辑录《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记载“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题名碑录(甲辰科)”三甲一百四十五名:“夏暹:云南都司云南左卫军籍。”[2]此照录太学进士题名碑,可以依信。

明代准许军户子弟习儒,参加科举。《明会典》卷七八《礼部三十六·学校·儒学·补选生员》言:“正统元年(1436年),令生员名缺,许本处官员军民之家及社学俊秀无过犯子弟选补。” “十二年(1447年)奏准:生员常额之外,军民子弟愿入学者,提调教官,考选俊秀,待补增广名缺,一体考送应试。”[3]夏暹以军籍业儒,参加科举考试,不足为怪。

又,据胡绍锦先生《昆明地区的明代墓葬》一文,夏暹父夏敏、母刘氏合葬墓位于官渡区金马镇的呼马山。“墓葬已毁,仅收集到砂石质墓志铭一方。志石长0.75米、宽0.64米……上栏刻‘赠户部主事夏君太安人刘氏合葬墓志铭’ 17字,正文楷书,22行,满行25字,共565字。据志文知,户部员外郎夏暹之祖父夏颜忠为京口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人,‘从戍滇南遂家焉’,早卒。其父夏敏,字志聪……于成化戊子(公元1468年)‘以疾卒’,享年57岁。夏敏妻太安人刘氏卒于弘治乙卯(1495年),享年76岁。此志因夏暹‘闻其母太安人讣将奔归襄事’,‘当取圹从先君葬’时泣获的志铭。”[4]此碑刻关于夏暹祖、父事迹的记载,真实性和可信度当在诸种文献之上,唯前人修志时未能访获而据用,实在可惜!


夏暹中进士后,除官户部主事。《皇明条法事类纂》卷一五《户部类》二七《揽头挟制委官恃强包揽枷号三个月不为常例》中有“弘治二年(1489年)三月初九日”“该本部委官主事夏暹呈”[5]等语,说明夏暹此时的官职是户部主事。又明代官员考课,“初入仕者,且令试职一年,后考核堪用者与实授”,“内外官满三年为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黜陟”[6]。弘治六年(1493年),九年考满,夏暹升任户部员外郎。八年(1495年),其母刘氏卒,夏暹丁忧回籍。因此,《赠户部主事夏君太安人刘氏合葬墓志铭》称夏暹为户部员外郎。

《明孝宗实录》记载:弘治十四年(1501年)七月,“庚午,命……礼科右给事中王缜、御史罗列、郎中夏暹于南直隶……清理屯田”[7]。弘治十八年(1505年)二月丁丑,“升……户部郎中夏暹、南京户部郎中刘显俱为右参议……暹湖广,显四川”[8]。则夏暹丁母忧服阕以后,至迟于弘治十四年(1501年)即右迁为户部郎中,十八年(1505年)二月又右迁为湖广布政使司右参议。又《明武宗实录》记载:正德四年(1509年)九月戊申,“升湖广布政司右参议夏暹为本司右参政”[9]。道光《云南通志稿》言夏暹两任湖广参政,混淆了他任职湖广布政司参议、参政的两段经历。


《明武宗实录》又言:正德七年(1512年)闰五月庚辰“升……辽东苑马寺卿夏暹为广西右布政使”[10]。可知,夏暹曾为辽东苑马寺卿。查照嘉靖《辽东志》、民国《奉天通志》,两书皆谓夏暹曾官辽东苑马寺卿,唯其所记任职年岁互相抵牾。《辽东志》谓夏暹任职于弘治年间,明显错误;《奉天通志》虽谓夏暹任职于正德年间,然亦未言及确切年月。

考《明武宗实录》,正德四年十二月癸丑(1510年2月4日),“升河南布政司右参政徐贡为辽东苑马寺卿”[11]。徐贡任辽东苑马寺卿,辽东诸志不载,是其未就任也。罗钦顺撰《大卿徐公传》 言:徐贡“其年(正德四年)冬,升辽东苑马寺卿。会公久病未痊,先已驰书乞休致,辞甚肯,遂得请而归”[12]。又《明武宗实录》言:正德五年(1510年)二月乙卯,“抚按官……劾先任参政夏暹”[13]。此时夏暹已被称为先任参政,则其已转任别职,明矣。根据以上史实推测,夏暹转任辽东苑马寺卿当在正德五年初。

正德五至七年间,辽东拒蒙军事行动仅一次。即正德五年四月丙午,“虏寇辽东寺儿山台,游击将军高钦率所部击却之”[14]。天启《滇志》所谓“适御虏用兵”[15],大概指此。此次用兵,高钦等仅击退“虏军”,并无斩获。《滇志》所谓“军官以首功数十归公,公峻却之”[16],或是传记虚浮之言。道光《云南通志稿》不能详考史料,以《滇志》之虚语为故实,强自推论,导致错误,着实可叹。


正德七年(1512年)闰五月庚辰,夏暹右迁广西右布政使。第二年,迁本司左布政使,《明武宗实录》卷九六言:正德八年(1513年)正月戊寅,“升广西布政司右布政使夏暹为左布政使”。之后,《明实录》再无有关夏暹的记述。查阅诸种《广西通志》,也不见有关夏暹的详细记述。

考万历《云南通志》,夏暹于成化辛卯科(1471年)乡试中举。[17]该年其父夏敏冥龄60岁,其母刘氏52岁。[18]可以推断,此年夏暹的年龄当在30岁左右。正德八年(1513年),出任广西左布政使之时,夏暹已是古稀老人了。又,《明武宗实录》卷一〇八载:正德九年(1514年)正月甲申,“升……山西右布政使黎民表、云南右布政使周津……俱为左布政使……民表广西,津贵州”。[19]黎民表是下任广西左布政使,他的任职表明夏暹已然去职。综合以上诸点推测,天启《滇志》说夏暹“卒于任”[20],当是可信的。


经过上文诸点考证,夏暹一生仕历的脉络已较为清晰,下文试作其传以总结之。

夏暹,字景升,明代云南都指挥使司云南左卫军籍。祖夏颜忠,原籍京口丹徒,从戍云南,遂落籍云南左卫。父夏敏,字志聪,赠户部主事;母刘氏。夏暹自幼业儒,成化七年(辛卯,1471年)中乡举,二十年(甲辰,1484年)中进士,初授户部主事,弘治年间历官户部员外郎、户部郎中。弘治十八年(1505年)二月右迁为湖广布政使司右参议,正德四年(1509年)九月升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五年(1510年)初,转辽东苑马寺卿。七年(1512年)闰五月升广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八年(1513年)正月转左布政使,八年底或九年(1514年)初卒于任。


按:作者年四国(1980—),男,安徽灵壁人,现为云南大学图书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云南历史文献。原文载林超民主编:《西南古籍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00-203页。

责任编辑:陈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嘉靖年间出了一位姓“呼”的进士,原籍在登州府黄县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八十二卷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 卷一百五
文县进士录
余姓进士(明代)考之五
<枢垣记略>题名(查清代人物的重要资料)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