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急流洪水救援之搜索与打捞

 

提示:急流洪水给救援人员造成许多危险,它是一个动态环境,一个小失误或错误判断都可能演变成灾难。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三分之一的溺亡者是准救援人员,他们中的许多人即没有经过适当的训练,也缺乏装备。因此,对救援队来说,最最重要的是,不仅要购买专用装备,也要在急流环境中模拟洪水来进行训练和实践。

 

《应急科学与工程》公众号邀请IRIA国际搜救教练联盟国区特助承錩先生,从多个方面谈了对急流救援之搜索与打捞几点认识,承錩先生長期战斗在急流救援一线,经验丰富,所提出的观点思想值得讨论和思考。

:原《逃生自救与搜救》公众号更名为《应急科学与工程》


近年的厄尔尼诺现象(西班牙语:El Ni?o,又称圣婴现象),应该为国内救援体系带来革命性的冲击,可预期的将来,消防单位之功能将由单纯的救火扩大营业成为包括救助、救生多样的救援单位。水上救生的范畴则除了传统的静水救生、海浪救生也将推进到包含急流洪水救援及空中救援的立体全方位救援。

长久以来,水上救援训练内容均假设救援者与溺者都处于确定的状况下来设计相关的训练活动。然而实际到达灾难现场执行水上救援勤务时,却往往发现实际状况与训练情境相差甚多。即使近年发展一套模拟救生状况演练的教学系统,实务上当救援人员抵达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灾难现场时,往往不知所措,错失救援的黄金时间。

本文将针对急流洪水救援中之搜索及打捞部分进行探讨。在此必须强调,虽然搜索任务危险性较低,但未受过急流洪水救援训练之救援人员,仍不应贸然下水担任搜索任务。即使在岸边协勤人员,亦应至少接受过自救训练,并且穿着适当的防护具及救生衣。搜索进行中,必须随时注意到搜索人员自身的安全。

 

急流洪水救援搜索的阶段性任务大至可分成被动即主动两阶段:

 

被动阶段:

被动阶段泛指发动搜索行动前,针对失踪者所做的一切资料搜集、整理等相关工作。这些先期作业包括访问报案者、目击者等最后发现失踪者的人或团体。同时尽快确认事发地点(Point of Last SeenPLS)。实务上,报案人员受到高度惊吓,报案内容往往与实际状况相去甚远。接受报案人员必须耐心倾听并加以交叉比对厘清失踪人员的资料如:身体特征、穿着衣物、颜色、前往地点、发生地点与地点以及任何对于搜索失踪者有帮助的任何线索。尽可能要求报案、目击者留置现场以便随时提供进一步的咨询。即使有必要离开,也应留下随时联络的方法。

 

搜索人员必须提防谎报或者不法行为。搜索人员最好针对报案内容巷失踪者亲友求证,避免发生类似1995美国 Maricopa County(马里科帕郡)警方接受一妇人报案协寻其夫,经过四天,动员四百人次,直升机、搜救犬,耗资数十万美元,最后在山谷中找到正在与情妇偷情的丈夫之乌龙事件。

 

失踪者的基本数据确定后,必须立刻进行紧急搜索(Hasty Search),在瞬息万变的河流中进行搜索,必须特别考虑到时效性永远必须列入首要考虑。紧急搜索部队可借助直升机、船艇、机动车辆或整合前述机动部队由事发地点往下游两岸进行快速搜索并标示溺者位置,溺者的位置如果标示清楚,通常可以再第一时间寻获。

救援指挥中心应在这个阶段成立,由现场指挥官负责指挥协调各相关功能编组进行搜救任务,同时确定搜索范围,除非溺者有可能被冲往上游,应该由事发地点往下游延伸。底线以流速乘以事件发生到搜索开始的时间。例如流速为5km/hr,时间已经超过半小时,则搜索范围延伸至事发地点2.5公里外的下游。如果离事发时间不久,建议搜索者利用简单的漂浮物(如奶瓶或宝特瓶)来模拟溺者漂流的方向。至于搜索的横轴则视个别情况而定,如果判断失踪者有可能自行上岸,则搜索的范围应适度往两岸延伸。

   

当紧急搜索小组展开搜索时,二线的搜索小组也应同时展开搜索行动。搜索行动展开不管徒手或机动车艇均应在适当地点设置关卡,互相以烟火、闪光或其他通讯方式联系。

 

搜索人员可实行探测机率(Probability of Detection  POD)在特定地点投入较多的资源进行搜索,这些探测机率包括:

 

1、溺者心理反应:每一个人在危急或迷失时的心理反应并不相同。专家曾经针对不同失踪人员之行为进行研究,发现猎人的反应就与小孩截然不同。将溺者根据行为模式加以分析,可以将搜索范围依不同类型溺者订定区域性探测机率,让有限的资源作最有效的运用。

 

2、河流的特质:每个河流水域均有其特殊探测机率。特别是巨石的上游侧、阻隔物、陷阱、拦砂坝等高危险地点就是探测机率较高之处。

 

3、搜索领队之直觉:基于长久的经验及直觉,往往也会有神来之笔。

 

搜索人员不妨设身处地以溺者的情境来模拟溺水事件发生被漂往下游时可能发生的状况。溺者通常会设法游上岸或紧抓河中任何足以救命之物。因此,一个未穿着救生衣的溺者遇难后,如果水流流速不是很急,通常会像一支内弯的鱼雷浮漂般插在事发地点附近略为下游处。以多年实践经验来说,在最后发现溺者地点下流不远处,通常是探测机率最高的地方。现场指挥官可以在高探测机率处加派人手进行搜索。等人力、资源充足时再增加对低探测机率处进行搜索。


主动阶段:


 

搜索行动正式展开后,马上进入行动阶段。进入这阶段应该已经完成现场指挥系统,并且与相关单位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国内许多河流两岸分属不同管辖权,为了避免事权不一、互踢皮球,不同辖区间的沟通协调平时就应由主管单位先行建立共识。当不同单位所属的救援人员赶抵现场时,现场指挥官必须马上根据其专长、能力分别指定任务,同时根据紧急搜索小组提供之情报,分析探测机率,编订更为细密之正式搜索计划。

 

进入行动阶段后,所有搜索行动必须有别于紧急搜索小组粗放式的搜索,而定位在精耕、正式的搜索行动。所有的搜索行动必须由受过训练的救援人员接手在指定的高探测机率处反复进行搜索,而非放任一群未经专业训练的菜鸟乱枪打鸟,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妨碍整个搜索行动的进展。再搜索行动中,现场指挥官应随时向搜索组长提供最新状况,必要时可修改搜索计划。

 

搜索行动通常采用军事化的SMEAC作业准则,即:状况(SITUATION),任务(MISSION),执行(EXECUTION),管理(ADMINISTRTION),指挥与通讯(COMMAND AND COMMUNICATIONS)

 

1、状况:导致此次灾难发生的原因,河流概况,如河床、流速、水位,救援人员可能碰到的危险区域,协助单位及联络方式,管辖权归属。

 

2、任务:搜索小组的任务是搜索或救援或两者皆是?溺者人数及其特征?搜索范围?特殊规定?发动搜索时间?

 

3、执行:开始执行后的细部计划如搜索小组之组成份子、分配个别搜索区域、高探测机率区域位置及搜索装备与取得方法。

 

4、管理:包括后勤支持位置、基地建立、医疗设施等,其他诸如食物供应、饮水取得、医疗支持、公共信息取得以及其他相关事宜。

 

5、指挥与通讯:指挥所位置、与现场指挥官取得联系的方法,通讯频道及其他辅助沟通、联系方式,任务结束之通知方式,紧急联络方式等。

 

各组组长应充分掌握时间进行决策下达命令,以免其他单位欠缺应变时间。通常以三分之一的任务时间来下达本单位之搜索命令,而让其他相关单位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充裕时间来因应。

 

搜索任务展开后会一直持续到目标寻获或者任务取消为止。当任务结束时,应清点所有参与搜索行动的人员及装备,并且集合参与搜索行动人员交换意见,作为以后类似搜索行动之参考,同时纾解任务中所带来的压力。

 

夜间搜索:

夜间搜索通常因视觉的限制有其一定的困难度,搜索者间及指挥中心之沟通均较白天困难。因为指挥官很难掌握搜索人员的动态,甚至不知有多少人在水里或岸边,所以黑暗对于指挥官而言也是一大挑战。

搜索者被动的考虑需规定在水里的搜索者穿着专用装备,例如:救援型救生衣、保暖潜水服、水域救援头盔、抛绳包、防滑鞋等来突显其能见度及确保个人安全,岸上的搜索者则穿着普通救生衣并在手臂、背心贴上反光条,以与水中搜索者区别。主动的做法则是采用闪光灯或荧光灯(条)。闪光灯在区别正常行动与紧急行动之分野有极佳的效果,因为人们看到闪光灯都会警觉到有特殊状况发生。目前应用于军事用途的新型化学反应荧光条(棒)没有交、直流电源的问题,且可利用不同颜色来区分不同的功能,例如通信人员以红色来作识别,组长为绿色,水中搜索则为黄色。如此,现场指挥官在夜间搜索调度人马时就不会有雾煞煞的困扰。目前国内消防救援单位均配有强力探照灯,则可集中于高探测机率区担任照明任务。

 

夜间探索最少要有两个人,而且配备有通信器材。一个人千万不要逞英雄单独作夜间搜索。

 

大体搜索及善后:

任何一位救援人员都不愿看见自己搜救的对象竟是一具大体,但是依笔者投入救援行列担任救援工作多年的经验,溺水事件发生后同伴救援无效,通报消防单位转报救援人员赶抵现场,都已超过有效救援的黄金时间。因此透过119通报前往执行的救援勤务,打捞大体的机会相当多。每次面对捞起的大体,救援人员都充满挫折感。急流洪水救援中打捞大体除了前述之挫折感外,还要加上许多不确定的危险性。因为大体经常卡在救援行动不易展开之处或者河流的危险区域。因此在从事打捞任务时,应特别注意本身的安全。问题是,担任救援工作者多数属于急公好义之A型人格,每年或多或少都会发生救援人员不幸牺牲的悲剧。

 

因此,再展开搜救任务时有必要先了解搜寻对象是仍有生存希望的溺者或是一具大体。一个人溺水后多久还有存活希望目前仍无定论,但是通常一个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仍为一般救援人员所遵循。也就是说,超过一个小时以上的溺水者存活率微乎其微。

 

大体打捞与搜救溺者都是针对侦测机率地进行搜索,利用目测法或竹竿、挂钩、水中探测器进行探测来搜索大体。如果河流水位可由上游水坝控制,降低水位当然有助于大体的打捞。如果无法由上游水坝控制水位,利用障碍物让河流改道或利用砂包来减少下游水量都有助于大体的打捞工作。

许多人采用爪钩来打捞大体,笔者并不赞同。因为爪钩钩到的往往不是大体,而是水底的不明物体,结果反而成为整个打捞的障碍物,其次原因是涉及非正常死亡必须进行法医检验,以确定死因。地方公安机关通行规定:对怀疑非正常死亡的情况,应由有关部门进行检验以查明死因。如果此时采用爪钩打捞,破坏大体可能性极大,就很难去厘清死因。其次是对死者亲属之同理心,谁都希望能保留完整的大体,否则还要请化妆师进行修补。

 

受过专业训练的搜救犬,在急流中打捞大体也可以扮演临门一脚的功效。沉在水底的大体所散发的一点味道,便足以让在船上的搜救犬发出警讯,引领救援人员进行打捞工作。

 

如果水流不急、清澈见底而且没有特殊的险阻地形,受过急流救援训练的潜水员可以利用轻装备或重装备潜入水中进行打捞。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在水流缓慢之水域采取两点拖拉(2 Point tether)进行打捞。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急流中潜水并不等同于海洋潜水,未经急流救援训练者不宜贸然使用重装备进行潜水打捞工作。

我们前面曾提及,遇难者大体通常不会离开发生地点过远,因此搜索、打捞工作可以从高探测机率区域向下游展开。实务上,我们建议采取船艇拖放法(Tether lower using a boat)配合潜水人员进行打捞,一方面提供搜索人员一个安全、稳定的作业平台,同时方便搜索人员横渡水域以定格(Grid)方式对每一块可疑水域进行搜索、打捞。必要时,岸上绳索手可以松放到阻隔物或巨石上方进行搜索、打捞,甚至于绕过阻隔物到其后方的回旋区(Eddy)进行搜索。必要时,也可考虑以高角度绳索(High angle rope rescue)针对巨石上游测高探测机率区域进行搜索打捞。

 

在洪流中进行搜索、打捞具高度危险性,我们并不鼓励。洪水退后之搜索、打捞范围应适度加大,洪水冲刷而下的大量堆积物经常会将受难者掩埋其下,水中倾倒的树木也往往可以找到搜寻的目标。如果不幸连车一起被洪水冲走,水退后车辆会被泥沙掩埋而成依堆无法办识的残骸,这时便得借助救援犬来进行搜索。

 

大体在水中经过一段时间,溺者腹腔细菌产生大量空气后自行漂浮至水面。自行浮出水面的时间与水温高低有关,如果经过长一段时间仍未浮出水面,建议继续以岸上搜索方式来进行搜索、打捞。

 

有时候溺者被卡在倾倒的树木或岩石下方,无法自行浮出水面,必须借助外力方可帮助其困境。因为这些地形很容易卡住对象(包括搜索者),在进行打捞时应该特别注意本身的安全。建议施救前先在自己打上双套结,接触溺者时握着溺者之手,将该双套结滑至溺者手脕后离开交由岸上绳索手进行打捞,以免本身被卷入陷阱。

 

在水底接触大体的一剎那,感觉上挺不好受。特别是传说中的许多禁忌,延误打捞工作的进行,搜索组长应适时加以说明,将往生者视为自己亲人,以减少打捞时的恐惧感,最重要的是不要与往生者正面相对,以免产生压力症候。

打捞上岸的大体应该给予适当的尊重,以尸袋包里或就地取材以衣物或塑料布加以掩盖并保留现场等待法医或检察官验尸。检方可能认为打捞上岸的大体及现场为刑事现场及证物,除非经过检方同意,不要随意移动大体。

 

民间流传大体见亲人七孔出血之说,在打捞上岸后,亲人俯尸痛哭,造成死者七孔流血也是常见,切勿惊慌。为了避免现场过于紊乱,现场指挥官应该设法阻隔群众(包括媒体),严格限制救援人员个别对外发言,统一发言人对外发布消息。

 

有些罹难者亲属事后会拿香、银纸给参与打捞人员去霉运,可依个人宗教信仰处理,视为解除灾后压力症候群的处方之一即可,绝对不可向家属加强需索,破坏消防单位及救援组织的清誉。曾有耳闻打捞人员在水底发现溺者,加以捆绑固定后向家属索取高额奖金的害群之马,应严加谴责。

 

结论:

水域救援是一项神圣的任务,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当救援人员抵达现场时马上面临的可能就是在一团乱中开始进行搜索任务。遵循前述之搜索原则及方法,将可有效减少搜索阶段之时间、人力、物力的浪费,尽速进入救援任务阶段。万一搜索、救援均告失败,救援人员应勇于面对现实,开始进行打捞任务,让整个任务画下完美的句点。

 

不管是搜索、救援、打捞都不是主体,任何一项任务均需耗费相当大的社会成本。正本清源,为了消弥灾难仍应于事前进行预防灾难的发生,而这项神圣的任务正是消防单位或救援协会所有相关人员所应自我期许的。

 

附注:

 

急流洪水救援SOGStandard Operating Guide)参考:洪水瀑涨→人员受困(或冲走)→派遣出勤→执行抢救→送医或安排收容。

 

派遣人车机具:依报案资料,指派人车机具。(初期救灾作为准备,其中应包括IRB、抛绳枪、绳索、拦截索…等准备。)

 

(一)一般洪水围困案件:辖区救援单位出动车、艇、通讯及救生器材。

(二)特殊洪水围困案件:视情况派遣器材车、艇或照明器材及救生、通讯器材前往支持。

 

1、辖区救援人员了解灾情状况,派遣具水域专才人员携带救生器具、出动救生舟艇或车辆。

 

2、指挥官对于潜在危害分析:观察(地形位置)并分析以现有人车资源可否完全掌握现场状况→回报现场情形,确定受困民众人数及有无需要增派人车支持→分析灾区水位(流)状况→考虑侵入()点、安全退出及抢救方式→评估内部可能遭受之危害及搜救可能衍生之危害→排除障碍及避免各项危害考虑。

 

3、执行抢救:各出勤人员对于地形位置及水域分析(周围地形及环境、水流速、水量、能见度、深浅度、水温等)→选定救援方式【岸上救援(抛投器具)、涉水(水流缓且水深不超过腰的情形)、入水间接(舟艇)、入水不接触、入水接触】→选择入侵(水)点(或固定点)→考虑退出点→障碍排除→接近受困者(抬头游法)→水中救援(靠近、拖带)→或执行人命搜寻(疏散、防护、救助、包扎、固定、运送)→防护及避免危害→救出→清点人员及器材数量后,人车返队待命。※上述执行抢救任务人员需接受过专业急流洪水救援训练,并且穿着正确的防护器具及救生衣,否则不应贸然下水执行救援任务※

 

4、备注:灾民遭洪水冲走时,依水流强度及特性,分析及预估灾民所在的位置,视装备器材人员分组,可借助直升机、船艇、机动车辆由事发地点河道两岸往下游进行快速搜索并标示溺者位置,溺者的位置如果标示清楚,通常可以再第一时间寻获,在找寻到灾民时,将灾民先行送至相对安全区或绝对安全区,并将状况回执救援团队指挥官。※在瞬息万变的河流中进行搜索,必须特别考虑水流流速及水量,超出可控范围不应下水搜索※

 

5、本文急流洪水救援SOG仅供参考,面对水域环境想要安全一定要接受专业训练,未接受过风险管理与急流洪水救援技术训练之救援人援,不应贸然下水担任搜索任务,即使在岸边协勤人员,亦应至少接受过自救训练,并且穿着适当的防护具及救生衣,搜索进行中,必须随时注意到搜索人员自身的安全。

 

 

 

注:配图与本文无关

 

作者:承錩 ID:吴先冲 IRIA国际搜救教练联盟中国区特助,目前任职于深圳市爱力亚救援技术顾问有限公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域救援技术培训手册
橡皮艇被4米高巨浪掀翻!他回忆牺牲队友,不禁泪流满面
狗狗因洪水被困在了树上,救援人员果断救下它:不放弃任何生命!
树干架起桥梁,脚下尽是滚滚急流!为了生命,全力以赴!
救援人员进村搜索 发现了狗狗被留在家中
加州南部泥石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