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影像方志| 凯里:中国曾经的“硅谷” 酸汤鱼的故乡


CCTV-10

  2018.12.4   22:31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凯里篇


贵州凯里位于云贵高原向中部丘陵过渡地带的苗岭山麓,虽地处大山之中,却因清水江的滋润成为一片膏腴之地。



苗族古歌诉说着一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往事,“凯里”来自苗语,是苗族人对这片土地的称呼。

 

传统斗牛的重生


凯里多山地,自古牛就是人们耕作劳动最重要的伙伴。



直到今天,牛依然是凯里农民画最常见的主题。



苗族人不光敬牛爱牛也崇拜牛,苗族传说中,苗族人的始祖蚩尤就是铜头铁额、牛首人身,牛图腾崇拜自古以来就是苗族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苗族斗牛源于古代的牛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



在凯里,斗牛意味着家族兴旺发达;会相牛、会养牛的人格外受到尊敬。


现在,凯里政府和民间都在致力于培养和推广斗牛民俗的文化品牌,除了建设固定场地、扶持专业赛事之外,斗牛文化元素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也已提上日程。

 

国防事业的助力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凯里因为资源优势和隐蔽的地理位置等因素,被列入了国防电子工业发展的整体布局中。


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凯里,一下建起了十个机电企业,近两万名掌握现代高端科学知识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有高超技术的工人来到这里,为国防事业贡献青春。


凯里也奔跑着,迎来了工业现代化的开端,获得了“中国硅谷”的称号。



那是一个团结与拼搏的年代,大家一起建设起了新的凯里,一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大型电子计算机在这里生产,最尖端的军用无线电通讯设备在这里研制;甚至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关键部件也在这里研制和生产。



凯里在变,工业和科技进步催动着凯里的飞速发展,从仅有一条街道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而当年那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已经变得白发苍苍。


激情燃烧的岁月渐行渐远,往事却不能忘,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勇气终将被这块土地深深铭记。

 

酸汤鱼的故乡


每一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味道,在凯里,则是酸味。


凯里有句名言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蹿”,意思是不吃酸路都走不稳。



旧时,凯里是大山中的“小京州”,人口众多,商业繁盛。人潮涌动之处便是美食诞生的地方。


在西南山区湿热的气候中,开胃健脾的酸汤成为人们的自然选择。


今天的凯里人依然嗜食酸味。



吴笃琴已经做了三十多年的酸汤鱼,在她看来,这道菜的秘诀就是凯里地道的酸汤。



她最拿手的就是家传的白酸。大米在密封罐中逐步发酵,独特的生化反应产生了融合着米香的酸味。经过酸汤的洗礼,鱼的腥味被去除,只剩下了原本的鲜味,西红柿、生姜和凯里产的木姜子,又添加了一些来自植物的清香,它们一起溶成了酸汤鱼的美味。


2018年,吴笃琴的酸汤鱼亮相各大媒体,成了网红菜肴。



美食的背后是人心,苗家人用自己的方式守护酸汤鱼的原汁原味,也在印证着蕴含在其中的哲理。

 

 

苗岭塑造它的身姿,清水江滋养它的魂魄。



这里有农耕生活的淳朴之风,也有着源自自然的野性力量。



这里有宁静的田园往事,也有时代潮头的拼搏记忆。


用双眼描摹青山绿水,用耳朵聆听独特旋律、用舌尖感知地道滋味。



这是一座富集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城市,也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


凯里,在变革中探寻发展之路。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中国影像方志

《凯里篇》

播出时间:12月4日  22:31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田楚韵  程凤洁  李寅寅(实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贵州凯里斗牛文化
红酸汤
百城百艺舌尖上的非遗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
凯里市介绍
凯里酸汤鱼与木姜子
古黔酸汤鱼 念念不忘的酸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