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之美』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二)
接上期内容,我们下面再谈谈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和“津液”的关系相似于气和血的关系,“气”为阳,“津液”为阴。“气”能布“津”,“津液”的输布要靠脏腑的气化,即阴”津“得阳气才能“化”,才能布散全身,供机体所需。
若“气”不能化“津”,水液就会停聚,变为水湿、痰饮等。而水湿、痰饮则是中医眼里与治疗用药密切相关的、非常重要的致病邪气。
如有些女性,每遇经前期会出现面目四肢浮肿的症状,月经一畅行,则浮肿消退,月复一月,反复发作。
在中医看来,这些女性大多是气机郁滞所致。由于气郁而影响了津液的气化与布散,使津液停聚,变为水湿之邪,泛溢肌肤而致成水肿。当经血一行,气随血的下行而畅通,津液得以布化,故水肿消退。
所以治疗这一病症的关键是调顺气机,解除气郁的问题,这种情况如果用常规的利水消肿药往往无效。
临床上我们还经常还会遇到这样一种疾病,即在颈前出现一个质地较软、如花生米、鸽蛋大小的肿块,通过检查,常被西医确诊为“甲状腺囊肿”(一种良性的肿瘤)。这些病例在追问病史时,常会发现有长期较强烈的不良的精神刺激,如离异、丧偶、失子等,整日郁郁寡欢,以泪洗面。
中医认为“思则气结”,气机郁结而使津液不能很好的布散,聚而成痰核(即皮下的各种不痛不痒皮色不变的肿块),因颈部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重要通路,故多结于此处。
治疗这类疾病,着重在调气化痰。
水液的停聚反过来也会使气行受阻
如南方的梅雨季节(黄霉天)或夏季,气候潮湿,由于外界的湿度过高,体内多余的水液不能蒸发,造成机体水湿过多,湿阻气道,影响气的畅行,此时人体常会出现胸闷,头昏脑胀,食欲下降,大便稀溏粘腻等气机郁滞症状。
另外,如果大家留意的话,就会发现南方一带每到夏天菜场里卖肉的摊位会明显减少,是因为这时人们脾胃之气受湿邪的困阻,运行不畅,消化能力自然减弱,就没那么想吃荤食啦。
气能生津,即津液的生成与气(脏气)相关,气如何生津布津,这在以后的脏腑学说中会谈及。
气又能摄津,即气能控制、保留人体所需要的水液。汗液、尿液的正常排泄靠气的调控。
如尿崩症、糖尿病等,因气不摄津,会出现频繁小便与严重的口渴,古人称“饮一溲一”,即喝多少水尿多少尿。
治疗上会采用补气摄津的方法,如用西洋参(东北白人参)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基础理论歌诀(7)
1.4.4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庸胜堂中医》血虚,血瘀与调理精气血津液的关系的治则。
气血精津液之间的关系
『秋季养生』秋季养肺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