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机理探讨
针灸临床杂志2011-7
目的:肥胖症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及社交带来极大的困难,近年来针灸疗法在单纯性肥胖症治疗中形成许多新方法、新理论,本文就单纯性肥胖症针灸治疗方法及机理研究进行综合述评.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MFD等资料库,检索时间自2000~2009年,获取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相关文献综合分析.结果:共有20篇文献纳入分析范围,结果显示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有一定疗效,方法各异,但缺乏高质量临床研究文献.结论: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有一定疗效,方法多样灵活,但孰优孰劣尚难判定,临床机理研究相对实验室机理研究展开不足,期待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工作,为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持.
 
机理探讨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究其机理针
刺对各个系统的调节起到了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2.1对神经系统的调整作用目前研究认为,瘦素和胰岛
素(INS)是抑制进食作用最强的2种主要激素m】。脂肪和
能量代谢的信号——瘦素和INS与各自受体结合通过血脑
屏障后经由各级神经元的信号传递,最终达到兴奋饱中枢,
抑制饥饿中枢的目的。能量代谢信号首先作用于进食中枢
下丘脑一级神经元弓状核(ARC),可增强前阿黑皮素(POMC)
与可卡因一苯丙胺一调节转录蛋白(CART)基因表达相应蛋
白.使人食欲降低。并可抑制神经肽Y(NPY)和刺鼠肽基因
(AGRP)的表达。NPY是目前所知的最强效的食物摄入诱导
剂之一。还可释放其他神经递质(CRH、TRH、OXY等),均可抑
制进食。而二级神经元如室旁核(PVN)、下丘脑外侧区(LHA)
等的神经元可合成促进食欲的递质m】。
2.1.1中枢神经方面刘志诚[惦】实验研究表明对于具有
明显临床特征的肥胖大鼠,针刺可以逆转中枢和外周的瘦素
和INS的异常代谢,纠正瘦素抵抗(LR)和胰岛素抵抗(IR)。
在进食中枢下丘脑中。刘志讲州研究表明针刺对肥胖机体
可以纠正弓状核(ARC)神经细胞功能的异常低下,使下丘脑
弓状核(ARc)神经细胞自发放电频率显著回升,室旁核(PVN)
神经细胞自发放电频率显著回降。
2.1.2对外周神经系统的影响相希等[17】在观察肥胖患
者的植物神经功能状况时发现,肥胖患者植物神经平衡指
数(Y)降低,神经外周介质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
亦明显降低,而乙酰胆碱酯酶(Ache)、唾液淀粉酶(s—Am)活
性明显增强。表明针灸增强了患者交感神经的功能,抑制了
亢进的副交感神经的功能。
2.2对内分泌的调整作用刘志诚等[培】在对718例单纯
性肥胖胃肠实热型患者的治疗中观察发现,患者血中肾上
腺素(Ad)偏低,去甲肾上腺素(N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唾液皮质醇(SCS)、甲状腺素(T4)CAMP、基础代谢率
(BMR)在针刺前均低于正常水平,表明患者除某些代谢异常
外,还存在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方面的改变。针刺后,患者
NA、Ad、ACTH、SCS、T.、CAMP、BMR回升,表明针刺可增强患者
偏低的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和交感一肾上腺系
统功能及甲状腺系统功能,从而增加能量消耗,促进体脂的
动员与分解。刘志诚等[191观察单纯性肥胖患者针灸前后血
浆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变化,针刺治疗后,患者植物神
经平衡指数(Y值)回升,血中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
O)A)明显升高,而唾液淀粉酶(S-Am)、乙酰胆碱酯酶(AchE)
活性下降,说明针刺可以调整肥胖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使
体内与此功能有关的内分泌、代谢等功能得到纠正和改善,
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2.3针刺对消化功能的影响刘志诚等t悖]观察到针刺可
以降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SPG)、胰淀粉酶(B-Am)水平,减
少木糖排泄率;通过观察肥胖患者体表胃电图的变化,发现
针刺可以延迟餐后胃排空.这些资料说明针刺可以抑制患
者亢进的消化吸收功能。
2.4对物质代谢的影响赵银龙c∞】临床观察显示:单纯
性肥胖症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针刺治疗后患者血糖(Bs)
及血中胰岛素含量明显下降(p<o.05),乳酸脱氢酶(LDH)
活力明显提高(P<O.01),表明针灸可改善患者的糖代谢
异常。黄乃好【2l】发现针刺能使肥胖症患者的血钠、醛固酮
含量明显回降,血钾和血渗量回升,提示针灸在减肥的同时
改善了患者的肾功能,而肾功能的改善是针灸实现对肥胖
症治疗效应的重要环节之一.
3动物实验研究
3.1对实验大鼠体重及血脂的影响杨春壮等[霉】针刺肥
胖大鼠“足三里’’和“中脘”穴,并接通电针仪。结果:针刺组
大鼠体质量和Lee’S指数比肥胖模型组降低(P<O.01或
P<O.05),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均比肥胖模型组降低
(P<O.01)。但与普食组仍有一定的差异(P<O.05)。结论:
针刺可以降低肥胖大鼠体质量和Lee’S指数,并且“减肥”
优二j:“减重”,针刺降低血脂含量可能是针刺减肥的作用机
制之一。
3.2对实验性大鼠胃肠功能影响方正清等旧】将30只
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C)、模型组(M)、电针组
(M+EA),制作单纯性肥胖模型。电针组每天针刺足三里
(ST一36)和内庭(ST-44)。4周后开始记录胃肠电图及测定
脂代谢指标。结果:电针对肥胖大鼠胃肠电及血清甘油三酯
(TG)、游离脂肪酸(FFA)和总胆固醇(TC)含量有明显的调制
作用(P<O.01)。结论: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胃肠功能紊
乱具有良性调制作用,可能通过下丘脑能量调节网络发挥
作用。
3.3对实验性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李亚蕊等m】通过建
立单纯性肥胖大鼠的动物模型,观察肥胖大鼠肾素一血管
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的改变、心脏结构的改变以及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氯沙坦(10sartan)对其的干预保
护作用,鼠的心脏结构变化。结果:高脂非用药组Ang II、
ALD比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左心室
质量(LVW)、左心室质量与体质量比值(LVWI)均大于对照组
(P<O.05){高脂非用药组大鼠LVW、LVWI与高脂用药组相
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相关分析显示Ang II、ALD
均与LVW之间有正相关关系。结论:①肥胖大鼠存在心肌肥
厚,心脏舒张、收缩功能降低的心血管改变。②肥胖大鼠存
在RAAs的异常激活。⑨小剂量ATI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可预
防和逆转左室肥厚,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
心肌ATI受体皿RNA合成来实现。
3.4对实验大鼠血清瘦素的影响杨春壮等[引针刺对肥
胖大鼠血清瘦素含量和下丘脑瘦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
针灸减肥的机制。将Wistar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
对照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各15只。用高脂饲料喂养制作肥
胖大鼠模型。针刺大鼠“后三里”和“中脘”穴,并接通电针
仪,频搴10Hz,电压1.5 v,每次治疗lO分钟,1次/d,连续
治疗14天。每lO天测体质量、体长并计算Lee’s指数。放
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瘦素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下丘脑
瘦素受体表达。结果:针刺组血清瘦素含量比模型组降低
(P<0.01),下丘脑瘦素受体表达增加(P<0.01):针刺组
血清瘦素水平、下丘脑瘦素受体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仍
有显著性意义(P<0.05,P<O.01)。结论:肥胖大鼠瘦素抵
抗状态的改善是针刺减肥的作用机制之一:针刺减肥需要
一定的时程。钟广伟等汹3观察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下丘
脑瘦素和神经肽Y表达的影响。结论:电针有良好的减肥效
果,起作用可能与电针增强下丘脑组织瘦素蛋白的表达、同
时抑制下丘脑组织中的神经肽Y蛋白表达有关。
4结语
针灸作为肥胖病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疗效高且持久
简单、经济安全、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目前临床研究和机理探讨日趋增多,但目前的研究仍有许
多问题亟待解决【引。第~,选择病例的纳入标准及临床疗
效的评判标准缺乏统一性。不宜单纯以减轻体质量作为唯
一的评判标准,应结合体重指数、腰臀比值、体脂百分率及
其他的实验室指标如血糖、血脂、脂肪的分布等综合评判。
第二,对各种针灸方法辨证治疗进行比较以确定治疗不同
/'+ 证型肥胖症的最佳治疗手段,建立针灸减肥的规范化体系。
第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筛选针灸减肥的有效穴位。第四,
缺乏远期疗效及反弹情况的追踪。第五,针灸减肥的机制研
究目前大多集中在神经、电生理和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上.
初步涉及某些基因的表达。今后应多从分子生物学机制着
手,观察对神经肽Y及其基因表达、解偶联蛋白及其基因表
达等的影响,迸~步阐明针灸减肥的作用机理,以便更好地
指导临床,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减肥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中医针灸
灵枢针灸黄晓晨治疗肥胖病
针灸命门与关元穴对免疫介导物质β
中医针炙如何治疗肥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