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误区:中药——大黄是泻药!【己安先生讲伤寒】

导读:阳明病一定要用下法吗??调胃承气汤和大承气汤有什么区别?大黄真的是泻药吗?

关于大黄

很多人都认为大黄是泻药,其实不然,大黄是一个催化剂,

大黄和清热的药在一块起到清热的目的,

和祛湿的药在一起起到祛湿的作用,

和这个破寒的药放到一块它有破寒的作用,

和破瘀的药放到一起它有加强破瘀的能力。

伤寒论原文

第204条 :“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阳明病,面合色赤,就可以理解为缘缘面赤。

《医宗金鉴》中有这样的描述:“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发热恶寒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其实本条就是说的这个征候。

这是葛根汤的征候,不是承气汤的证候。

但是如果我们用了承气汤攻下,就可能导致以下几个证候:

发热、色黄。

为什么色黄、小便不利?就是到时湿热反而闷到里面了,本来病邪应该从表出来,结果闷到里面了,所以就出现了湿热在里。

第205条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方

甘草二两 芒硝半升 大黄四两

得了阳明病,可能出现的情况,一个是往实证上走,一个是往虚证上走,还要一个看上去是表证。

前两条一个就是讲了虚证,也就是泻心汤类的证候,

第二个是表证,应该用葛根汤类这个方剂。

本条是为了区分上两条,不吐不下可以有两个理解的角度,

第一个就是我们没有想吐的这个情况,或者没有吐过,也没有腹泻,通过这些也可以间接证明可能没有虚证,

另外一个理解角度是没有用过吐发,没有用过下法,导致里虚。

这个时候,出现心烦,是因为热闷在里面,上扰了心神,所以就会导致心烦,所以“与调胃承气汤”,这个“与”的意思是可以商量的意思,可以商量着来。

我们看调胃承气汤的方,甘草起到缓中的作用,所以有调胃之意,这个是调胃承气汤调胃两个字的使用缘由。

芒硝和大黄好比是很大的风,要吹起一个风筝来,那我们为了保证这个风筝这个食物还存在,就尽可能给它配套一个比较结实的绳,拽着这一个风筝,不要让这个事物消亡了,所以甘草就起到这么一个作用。

芒硝起到了软坚、清热的作用,大黄是一个催化剂,就是帮助这种力量。

放到这儿的话,它既有帮助软坚又帮助清热的作用。

本方剂,它和真正的大承气汤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它没有这个枳实,也没有厚朴,因为调胃承气汤不需要推动力,因为这个热主要还是在中焦,热和燥结在中焦,所以只是加上了大黄和芒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种人发汗不当产生的坏病《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51 
经方方证浅解(十二) 泻心汤方证浅解
【学伤寒】背诵条文第105条
治疗便秘的处方(出自《伤寒论》--调胃承气汤) 炙甘草
伤寒论条目及学习笔记-70
大陷胸汤——结胸医案三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