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感燥邪咳嗽,桑杏汤主之 —— 外感燥邪初期的辨治规范



临床表现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口渴咽干鼻燥,舌红,苔薄白而干,右脉数大。



证候分析


外感燥邪初期,病位在肺,易伤肺津。


肺津损伤,影响肺的宣降功能,故可致咳嗽;肺津伤,则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口渴咽干鼻燥。


津伤导致阴虚,阴虚可生肺热,所以可见舌红苔薄白而干、右脉数大等肺热之征。



治 法


清宣肺热,养阴润燥。



方 药


桑菊饮(桑叶、菊花、桔梗、连翘、杏仁、薄荷、生甘草、苇根)加沙参、梨皮之类;


或用桑杏汤(桑叶、象贝、香豉、栀皮、梨皮、杏仁、沙参)。



方药说明


桑菊饮和桑杏汤皆出自吴鞠通的《温病条辨》。


上焦篇第6条:“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上焦篇第55条:“感燥而咳者,桑菊饮主之”。


桑菊饮是清宣肺热的主方,温病初期热邪犯肺,以咳为主者用之。


吴鞠通本身也将桑菊饮用于外感燥邪初期的咳嗽,但外感燥邪初期除咳嗽外,还有明显的燥伤津液的表现,用桑菊饮原方生津润燥的力量不够,需再加沙参、麦冬、梨皮、花粉等养阴润肺之品。


可以这么理解,外感热邪初期的咳嗽是肺热为主,有津伤的趋势和表现,但肺热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肺热清则津自存;


外感燥邪初期的咳嗽是津伤为主,有肺热的趋势和表现,但是津伤导致阴虚,阴虚导致的肺热,肺津伤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治疗应以生津润燥为主,兼清肺热。


桑菊饮是清肺热兼有润肺的功能,但润肺的力量不够。


上焦篇第54条:“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桑杏汤是吴鞠通专为外感燥邪初期咳嗽而设的方。



特别提示


外感燥邪初期,现行的教科书称为“秋燥表证”。将其称为“秋燥表证”的原因就是在外感燥邪初期有时可见“微恶风寒”。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燥邪没有收引、凝滞之性,不可能束缚人体的卫气,是不可能导致“恶寒”的。


所以“恶寒”不是外感燥邪初期固有的表现,而是外感燥邪的兼证,即燥伤肺津兼有外感寒邪。


有无“恶寒”,治疗是不一样的。


如果没有“微恶风寒”,则清宣肺热,养阴润燥即可,可用桑菊饮加沙参、麦冬、梨皮、花粉之类,或用桑杏汤;有“微恶风寒”则宜兼以散寒,在前方的基础上加荆芥、防风之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竹的六种配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1、...
『常用方剂』治燥剂>轻宣润燥>桑杏汤
湿热即用三仁汤?
玉竹(葳蕤)【百合科】
第十四章 治燥剂
保胃健康 | 煲汤加一点,既滋补又美容养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