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六)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变证(续六)

姚荷生 原撰    整理:姚梅龄 伍炳彩

(江西中医学院姚荷生研究室  江西南昌 330006

风淫经脉(柔痉)

在临床上,外感病中的“刚痉”与“柔痉”均较常见。

痉病的临床表现,以项背强急、角弓反张、抽搐口噤为特征,刚痉与柔痉亦不例外。张仲景依据痉病的不同兼症,以及不同的病因属性,将痉病分类成“刚痉”和“柔痉”。

按照《金匮·痉湿病篇》开首所说的:“一.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二.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名曰柔痉。”即将处于表证阶段的痉病分类成了刚、柔两类,并列举出二者的主症及二者的鉴别要点;同时,从其现症亦可分析出二者的病因异同。

从刚痉症现“发热无汗,反恶寒”可知其病因属犯表之风寒,此点笔者在上一节已作分析,不再赘述。

从柔痉症现“发热汗出,不恶寒”则可知,其病因属犯表之风热(之所以判断其病因属风热,笔者在下面【病因病机】中尚会进一步论证)。

张仲景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引起痉病的病因有伤寒、中风、风热等多种:因伤寒所致者如“刚痉”;因中风所致或与中风相关者,如“五.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金匮·痉湿病篇》),即使风寒所致的“刚痉”及风热所致的“柔痉”,其病因亦常兼挟风邪,其痉症与风邪亦不无关系;因风热所致者如“柔痉”等等。同时张仲景观察到,痉病的形成机理与太阳表证发汗太过而伤津助热、经脉失养关系较大,所以他在治疗痉病时,常常采用升津或生津的根与栝篓根(即天花粉)为君药。

我们应注意的是,在张仲景所处的时代,对辛凉解表法治疗风热表证的认识尚很模糊,更无在临床上成熟有效的辛凉解表方剂。所以,仲景虽明知柔痉多为风热所致,但仍选用辛温的桂枝汤以疏其风,然后加用甘寒的天花粉为君,一则制桂枝汤之温,二则生津、濡养经脉以祛强急。处在我们当今的时代,则有更多更好的方剂可供选择,为了提高临床的实际疗效,故笔者在【治疗方法】中,选用后世《温病条辨》中的银翘散加栝蒌根,作为治疗处于表证阶段的柔痉的主方。

全文: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六).pdf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27
第12讲:第一篇:小结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精讲一 概述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一_(第一页)
刘渡舟讲痉病,抽搐,抽风,为难治
白话金匮要略:痉病形成的主要病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